陈小叶 黎蔚华 纪玉桂 唐艳平 邓秋霖 刘 丹 谢红珍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护理部,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电子邮箱:122300786@qq.com;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桂林市 541002;3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4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2016年,造成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因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死亡的病例占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的85.1%[1]。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而照顾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康复以及重要的医疗决策[2-4]。近年来患者的救治以及居家照护是脑卒中的研究热点,而有关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照顾者应激情况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其照顾者的应激反应水平,并分析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实践中减轻照顾者应激反应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2~5月在南部战区总医院、珠江医院、南方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参考文献[5]的方法估计样本含量(样本含量至少为变量数量的5~10倍),本研究共纳入15个自变量,则应至少纳入150例研究对象,最终共纳入194例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脑卒中患者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6];(2)发病至就诊天数≤14 d;(3)照顾者指无偿为患者提供主要照顾任务和医疗决策责任者,且为患者家庭成员,若同时有数名主要照顾者,则将照顾时间最长的照顾者纳入研究;(4)照顾者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正常,且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精神疾病或恶性肿瘤等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不予配合的照顾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1)一般资料调查表。经咨询专家并结合研究目的,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情况,以及照顾者的人口学资料、陪护情况、相关疾病情况等。健康指个体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亚健康指自觉身体出现疾病症状而检查无任何阳性指标;(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7]。该量表包括6个维度,即客观支持(3个条目)、主观支持(4个条目)和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条目)。客观支持是指实际、客观或可见的支持;主观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中被尊重、支持和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社会支持利用度是指个体对于社会支持的利用情况。量表总分为12~66分,总分≤22分为低水平,23~44分为中等水平,≥45分为高水平。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4。(3)家属应激量表[8]。该量表包含在与患者关系中所体验的心理痛苦(6个条目)、生活被扰乱程度(5个条目)、因患者而出现负性情感程度(4个条目)3个维度。各条目采用3级评分标准,0表示“从无”,1分表示“有时或有些”,2分表示“常常或很多”。量表总分为0~30分,总分越高,心理应激水平就越高。各维度的标准化得分=某一维度总分/该维度条目数。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4。
1.2.2 调查方法:由统一培训的课题组调查员到病房对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对填写问卷有困难者,由调查员逐条读出、统一解释、准确记录;填写完毕当场检查问卷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或为等级变量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逐步法)分析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照顾者的应激反应和社会支持水平 照顾者的应激量表总分为(10.45±5.50)分,标准化得分为(0.70±0.37)分,总体呈低水平;应激量表各维度中,生活被扰乱程度标准化得分最高,见表1。照顾者社会支持总分为(44.45±5.96)分,其中社会支持高水平者105例,中等水平者89例。
表1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应激量表得分(x±s,分)
2.2 不同特征照顾者的应激反应水平比较 不同特征照顾者的应激量表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照顾者的应激量表得分比较(x±s,分)
续表2
2.3 照顾者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因素 以2.2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应激量表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见表3。结果显示,患者发病至就诊天数、患病对家庭经济影响,以及照顾者是否还需照顾其他家人、是否了解脑卒中相关知识、认为患者是否有生命危险、社会支持水平均为照顾者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4。
表3 变量赋值表
表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注:F=17.700,P<0.001;R2=0.362,调整后R2=0.342。
对于大部分医学知识匮乏的照顾者而言,脑卒中意味着患者会出现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等。因此,在照顾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过程中,照顾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9]。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照顾者的应激反应总体处于低水平,应激量表各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自觉生活扰乱程度,原因可能为:本研究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大多数为患者子女,为保证照顾效果,需要从休息、工作中额外抽出时间照顾患者,因此自觉突发的脑卒中打乱了生活工作的平衡[10]。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不良的应激反应将严重影响照顾者的心理健康[11]。护理人员可以采取相关措施减轻照顾者的应激反应:与照顾者进行全面地沟通,评估产生应激的原因;对照顾者进行脑卒中相关知识的宣教,并告知其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开展喘息照护(即对照顾者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且住院期间随时有义工和其他人员进行短时间替代照护),以减少长期照护的疲劳感、促进照顾者的角色转换。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急性期照顾者的应激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1)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照顾者的应激反应水平与患者发病至就诊天数呈正相关(P<0.05)。发病初期,照顾者关注焦点为患者的抢救和治疗,难以顾及自己的情绪;之后照顾者逐渐知晓相关病情及疾病知识,但因缺乏指导,反而出现焦虑、担忧等不良应激反应[12]。(2)如照顾者还需照顾其他家人,其应激水平更高(P<0.05)。本研究中,照顾者以子女居多,此类照顾者需要同时兼顾家庭、工作和照顾三方面,造成照顾者角色冲突,更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3)有研究表明,年收入[13]和医保方式[14-15]分别是患者照顾者心理健康和应激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脑卒中诊治医疗费用较高,若没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和相应的医疗保险,会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稳定的经济来源和适当的医疗保险保障可解除照顾者的经济顾虑,进而降低应激反应水平。(4)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照顾者的应激反应水平与照顾者是否了解脑卒中相关知识以及认为患者有生命危险有关(P<0.05)。照顾者对疾病知识或患者病情不了解,可能引发对脑卒中疾病的恐惧,导致应激反应水平升高。(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社会支持水平是照顾者应激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与相关研究[16-17]结果相似。研究结果表明,当获得较多的客观支持后,照顾者会变得更积极和乐观,更善于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减少不良应激反应[16]。因此,医护人员应制定各种措施提高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尤其是增加照顾者的客观支持水平;通过给予照顾者实际支持,既能让照顾者得到实际帮助,又可以提升照顾者的被关怀感,增加个人主观支持,从而减轻照顾者的应激水平。
综上所述,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照顾者的应激反应总体处于低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应及时关注具有相关高危特征的照顾者,并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干预,以降低照顾者的应激水平,促进照顾者的心理健康,以达到保障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