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燕 文赟筠 陈禹衡 严卉敏 南敏 史灵恩(通讯作者)
(1 江苏省血液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42)
(2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29)
在无法进行普查的情况下,无偿献血人群常被用来代表一般人群,以采供血机构为基础的疾病监测能够最大程度化的反映一般人群的真实患病率水平。为此,江苏省在徐州地区设置经血途径传播疾病的监测哨点,监测经血途径传播疾病的感染率,为科学评价该地区的感染率及献血筛查体系提供线索。
以江苏省徐州地区的采供血机构为监测点,4~6月定为监测期,样本量定为2000人,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监测人群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梅毒初筛检测采用ELISA方法(北京万泰),对于初筛阳性者,ELISA法采用另一种试剂(厦门新创)进行复检;HIV初筛检测采用ELISA法(北京万泰),对于初筛阳性者,ELISA法采用另一种试剂(厦门新创)进行复检;HCV初筛检测采用ELISA法(上海科华),对于初筛阳性者,ELISA法采用另一种试剂(厦门新创)进行复检。
一般人口学特征采用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亚变量之间的疾病阳性率,对年龄进行χ2趋势检验,对不满足χ2检验的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采用SAS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000 例无偿献血者中,其中男性1149例,女性851例,男女性别比为1.35:1;无偿献血者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为42.6%;从职业分布看,工人及企事业单位人员所占比例最大;详见表1。
年龄分布男女性别差异较大,总体来看,无偿献血者年龄跨度从18岁到60岁;男性献血高峰年龄组为25~30岁年龄组,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女性各个年龄段无偿献血者比较平均,未出现较大波动;50~60岁年龄组无偿献血者均急剧下降,详见图1。
表1 采购血机构无偿献血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
图1 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人群年龄分布特征
从病种看:梅毒筛查总体阳性率为0.4%,丙肝筛查总体阳性率为0.3%,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感染率有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逐渐升高趋势,梅毒感染主要集中在文化程度较高人群,而丙肝感染主要集中在低文化程度人群,丙肝同样集中在农民为主的群体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采供血机构监测人群监测病种阳性率
调查发现,无偿献血者整体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5:1,无偿献血者整体文化水平较高,工人及企事业单位为献血的主力;男性有明显的献血年龄高峰;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在人群特征分布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阳性率为0.4%,丙肝阳性率为0.3%,与多篇文献报道的阳性率接近[1-3],一方面说明该地区基于随机抽样的无偿献血者监测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另一方面,经血途径传播的疾病在该地区的感染率并未见显著聚集性。
传染性疾病的阳性率年龄分布特征明显,梅毒、丙肝在高年龄组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提示我们在发展高年龄组无偿献血者的时候,要加强对相关疾病的征询检测,避免相关疾病的传播。江苏省目前HIV的主要感染途径是性传播,其中男男性行为传播是江苏省性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4],而目前由于社会歧视的存在,男男性行为人群在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后,部分人群会采取无偿献血的方式,来检测自己是否感染HIV[5],而目前血站采用的核酸检测也不能避免窗口期的存在,本次调查虽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但应加大献血前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危险性行为因素的调查,来最大程度避免HIV通过血液传播。丙肝的阳性率在农民中较高,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丙肝感染更多来源与不安全的医疗行为,而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监管不到位,时有发生丙肝聚集性疫情[6],因此,在开发农村地区的无偿献血者时,应着重收集该无偿献血者的既往医疗行为。
综上所述,无偿献血人群传染性疾病的阳性率虽然未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但显著高于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的阳性率。基于以上信息,开发一整套完整的献血者危险因素评价体系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经血途径传播疾病的危险,同时不断加强血液的安全筛查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血液制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