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洪
(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福州 350014)
副猪嗜血杆菌是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其生长严格依赖NAD,是引起革拉泽氏病的主要病原因子。这种细菌的特点是感染宿主后可引起全身性的纤维素性浆膜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炎、浆膜炎和脑膜炎等炎症。该病主要危害2 周龄至4 月龄的猪。副猪嗜血杆菌病通常是作为继发或者并发病症出现。临床上若有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感染时,副猪嗜血杆菌则会加剧病猪的临床症状。当前对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主要应用抗菌素类药物,但因临床上的不规范用药和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类药物,导致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持续增强,这将增加了临床对该病防控和治疗的难度。
抗菌素根据其抑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作用于细胞壁:对糖肽交联进行有效的阻止使得细菌的细胞壁无法合成,细菌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因自溶酶或者渗透压的作用而导致死亡[1];(2)作用于细胞膜或生物被膜:抗生素与细菌细胞膜的内磷脂相结合,导致病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致死亡;而一些抗菌素还可以抑制或破坏细菌生物膜的形成;(3)作用于蛋白质的合成:通过合成异常的蛋白质而增加了病菌细胞膜透性最终导致病菌死亡[1];(4)抑制DNA、RNA 的合成:通过阻止病菌DNA、RNA 的合成而起到抑菌或者杀菌作用。
抗菌素在临床养殖中主要有治疗与预防疾病、促进动物生长等作用。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抗菌药物可以直接有效地抑制或杀灭致病菌。目前,副猪嗜血杆菌对磺胺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药物敏感;对红霉素、氨基苷类、林可霉素等有一定的抵抗力,极易产生耐药性。抗生素的应用使得临床上很多细菌性疾病的爆发都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也是抗菌素在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上得以大量使用的主要原因。而副猪嗜血杆菌病通常是作为继发或者并发病发生的,而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可有效的预防本病的发生。另外,一些抗菌素还可作用于宿主细胞上,这可减少副猪嗜血杆菌(致病菌与非致病菌)在呼吸道的定植降低致病风险。
抗生素促进动物生长表现为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改善动物的胃肠道状况,其在胃肠道内可以选择性的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从而有效的阻止胃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分泌有害物质等,使得动物进行正常的物质代谢,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动物的发病率,从而促进动物的生长。还可使动物肠壁变薄,增强肠黏膜通透性,加快营养吸收等。
大量使用抗生素可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会抑杀了畜禽体内生理性的微生物,这将扰乱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制约格局,最终会破坏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从而产生新的感染[2]。作为一种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抗菌类药物,在猪体内同样也会对所有微生物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这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易引起消化道类疾病[3]。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抑制畜禽免疫器官的发育,使其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疾病。抗菌素虽能抑制细菌的感染,但也会影响宿主将要应对病原菌感染所必需的保护性免疫应答的产生,即抗菌素对免疫应答也具有潜在的影响。其免疫抑制表现为:直接抑制或杀灭肠道内的微生物,减少了其对肠上皮和肠内淋巴组织的刺激,从而降低机体免疫系统的活化状态;降低吞噬细胞对微生物的趋化、摄取和杀灭等功能;干扰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合成等。
临床上因抗生素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导致HPS 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并且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和预防该病时,在发病初期这些药物对其均敏感,但到了后期也易产生耐受性。同时,如果抗菌药物治疗不彻底时,只是病菌表层细胞壁受损缺失但并杀死,此时症状虽有所缓解,但病根并未消除,这也会造成疾病的慢性迁延或反复发作,最终将产生耐药菌株。
副猪嗜血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抗菌素可使菌体裂解,而裂解后可释放菌体内毒素。在临床中发现用药之后病猪的病情未减轻,反而有加重的趋势,推测可能与该菌的内毒素释放有关,并且该内毒素的毒性强。释放的细菌内毒素还可引起猪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临床症状。因此,临床用药还应尽可能的避免内毒素的释放。
HPS 感染宿主后主要存在于内脏器官肺脏、浆膜、脑膜等部位,但体内浆膜、脑膜的毛细血管分布比较少,一般抗菌素通过血液循环也难以到达这些部位,导致抗菌药物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菌株也日益严重,接踵而来的控制或禁止一些抗生素的使用已被逐渐提出。而抗生素用法与细菌的耐药和治疗效果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保障该病的治疗安全性,需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在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时要结合具体的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可口服抗生素进行全群性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