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李金容
(重庆市渝北区畜牧水产站 重庆 401120)
从出生到断奶这一阶段的羊称为羔羊,羔羊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但因该时期羔羊各器官还处于发育阶段,消化能力、免疫力、抗应激能力都较低,极易感染各种病,轻者生长发育受阻,严重者死亡,给养殖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搞好羔羊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能有效减少羔羊被各类疾病感染的机会,有助于羔羊正常生长发育和减少死亡率,提高养羊经济效益。
产羔前对产房和羔羊舍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并保持10℃以上,地面干燥且铺垫清洁柔软的垫料,既要确保空气新鲜,又要防止贼风侵袭。
1)羔羊出生后要及时清除羔羊口腔、鼻腔以及身上的黏液,断脐后用碘酒浸润,并于12h 内注射破伤风疫苗。
2)羔羊出生半小时后务必吃上初乳,初乳里面的免疫抗体是初生羔羊的健康保障。出生后的头几天,时刻注意观察羔羊是否能自己主动寻到母羊的乳头以及泌乳量是否满足羔羊的需要,如果不能,必须及时人工助奶,直到羔羊能主动吃上母乳为止。
山羊为反刍动物,为了使羔羊提早反刍,并使瘤胃机能尽早得到锻炼,促使前胃和咀嚼肌发达,实现自由采食,在羔羊出生7d 后就可投放少量鲜嫩青草,训练其采食草料。随着羔羊日龄增加,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加,15 日龄后,必须补饲精料。为减少养殖成本,笔者利用养殖户自有饲料原料,拟定了一个山羊羔羊哺乳期精料补饲配方:玉米62%,豆粕15%,麦麸20%,骨粉3%,该配方的蛋白含量为15.36%,消化能为13.78MJ/kg,添加原则是少量多次,从30g/d 开始,随日龄增加添加量逐渐增加,30日龄前精料饲喂量不超过50g/d,30 日龄后可根据羔羊的生长情况增加补饲量,但不能补饲过多精料,以防发生酸中毒。
开展羔羊免疫是最大限度降低疾病发生率的必要措施。笔者根据我区羔羊发病特点和规律,制定了如下的免疫程序:为了预防羔羊痢疾,孕羊分娩前20~30 天实施“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三联四防灭活疫苗”免疫,用量为5mL/次;羔羊出生断脐后12h 内注射破伤风疫苗;7~10 日龄进行羊痘鸡胚化弱毒苗免疫,股内侧皮内注射,用量为0.5mL/次;20~30 日龄进行三联四防免疫;2 月龄时用丙硫苯咪唑和伊维菌素进行体内外驱虫;90 日龄断奶后按照相关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用法和用量参照疫苗使用说明。
目前羔羊的断奶时间为2~4 月龄不等,据调查我区绝大部分采取3 月龄断奶。据养殖户介绍,这个时期断奶,是多年来根据羔羊的自由采食能力和采食量以及母羊产后恢复状况摸索出来的,既能保证羔羊健康生长,又能使母羊的繁殖力得到合理利用。
羔羊因免疫机能、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极易发生羔羊腹泻和羔羊肺炎。
排除母体因哺乳传染给羔羊外,主要病因主要有以下2 种:①营养性不良引起的腹泻;②饲养管理不当,外界刺激产生应激反应引起的腹泻。2016 年3 月,茨竹镇有5 只才出生4d 的小羔羊排出带气泡状的稀粪,同时伴随体温下降,不吃奶,不肯走动,尾根部有残留粪污。根据业主口述症状和该养殖场圈舍环境情况,指导业主进行以下操作:更换垫料,并用生石灰水对地面进行消毒,对圈舍进行保暖处理,给羔羊灌服土霉素,用量:2 次/d,每次0.03g/(kg•bw),同时每只羔羊灌服0.2g 胃蛋白酶,2d 后病情得到控制,5d 后基本痊愈。羊圈为吊脚楼半封闭式结构,冬季保温使用塑料帘子进行遮挡,气温温暖就将帘子拆除。这样既能保证圈舍空气新鲜,又能使圈舍冬暖夏凉。事后总结这次发病是因为没有正确估计气温变化,提前将用于遮风的帘子拆除,突然降温产生应激反应,引发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羔羊腹泻。
该病由肺炎球菌和羊霉形体引起,常发生于3~4 月龄山羊。常发于冬春季,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是其典型症状。2017年1 月中旬,大湾镇刘某饲养的部分黑羔羊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打喷嚏,咳嗽,体温升高到40~41℃不等,张嘴呼吸,有明显的湿性啰音,部分体弱的还出现呼吸困难,解剖一只濒临死亡的羔羊,发现肺部有明显的充血点,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状液体,胸腔积液,鼻腔内有脓性鼻液。立即隔离病羊,将病羊安置在干净温暖、通风良好的羊舍内,供应清洁饮水,采取胸腔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0 万IU,2 次/d,同时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2mL/次,2 次/d,4d 后,病情轻微的已经痊愈,重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继续用药3d 后,羊群恢复正常。究其主要原因是业主为了保暖将羊舍的窗户以及墙缝全部封闭,结果导致舍内空气质量极差引发呼吸道感染导致肺炎。
从以上两个病例不难发现,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对于羔羊疾病防控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是减少疾病发生和提高养羊效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