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摘 要] 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深入,高一美术鉴赏课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帮助高中生在美术鉴赏课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应有效集合美术教师的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研究。本文结合理论与实际案例,对“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在高一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
[关键词] 同课异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研究
“同课异构”是指不同的老师对相同的授课内容进行个性化教学。由于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及授课特点,他们对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授课计划。美术教师把“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一美术鉴赏课堂,与同行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既能够帮助高中生在美术鉴赏课堂丰富美术知识、拓展美术视野、提升美术素养,又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使同课异构合理应用
伴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一美术鉴赏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课堂的开放性。因此,“同课异构”的教育模式对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将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到高一美术鉴赏的教学实践中,是高中美术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及教师应积极参与“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
以“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如何进行美术鉴赏。不同特点的教师会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的导入及教学过程。例如,A是年轻教师,设计专业出身,对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教学设备的使用较为娴熟。他会制作精美课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受。而B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教材内容了然于心。虽然对新的信息教学设备不够了解,但其教学特点是循循善诱,用春风化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美术作品知识。这两位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A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B教师则可以通过不断设置疑问,让学生在回答中不断思考和总结。两位教师还可在课后分享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在实践中贯彻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开展除了能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外,学生也能在“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下,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观念。学生应理解教师“同课异构”的良苦用心,在教师合理安排及逐步引导下不断提升自身美术知识储备与美术鉴赏能力。此外,学生还可在教师“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树立自主学习观念,注重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例如,学生在教师讲解完内容后,及时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或自觉进行相关知识拓展。以A教师的美术鉴赏教学为例,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与教师进行网络交流。而在B教師的课堂教学后,学生便可多分析、翻看教材内容。积极向教师提问教材中自己感兴趣或还存有疑问的美术现象及知识。通过多方位的自主学习及发展,学生可在“同课异构”的教学课程中,提高自身的美术综合能力。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推进同课异构共同开展
为了推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在课堂实际教学中的综合发展,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具体的教学方案设计。旨在通过“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教版第六课“移情草木—花鸟画”教学为例,教师在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对文、理科班及艺术特长班学生不同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课程安排,以此达成“同课异构”的教学目标。“移情草木——花鸟画”主要鉴赏内容是花、草、树、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绘画作品的鉴赏中,体会其隐喻及象征手法的使用,画家是如何把情感寄托于草木之间。在理科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课堂反映情况,增加一些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环节。而对文科班和艺术特长班,学生对美术更感兴趣,思维认知水平相对发展较快,教师可在教学环节侧重学生对花鸟画作品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对高一美术鉴赏课有其独特的教学意义。为此,教育工作者应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学生也应在该种课堂教学模式下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学校应积极创新,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下推进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应用及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群.“同课异构”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27)176.
[2]喻凤.巧借同课异构,促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J].文理导航,2016(7z).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