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彤
[摘 要] 语言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必要工具。儿童在学习社交语言的同时,也培植了人际交往的本领。积极培养儿童语言交往技能,对儿童交流和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促进自身行为、道德和智力的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语言交往;技能培养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思维和社交能力怎样,和其语言发展关系较大。儿童时期是语言能力培育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对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如何促进儿童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呢?
一、培养良好倾听习惯,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会说,首先要会听。教师有必要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儿童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在空闲时间里,播放一些优美的歌曲;走进大自然,注意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雨声,倾听各种动物,如蝉和鸟的叫声;倾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如自行车的脆鈴声、哨声。然后教师引导孩子模仿、表达,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孩子表达能力的重要保证。教师应该多和孩子交谈,并让孩子彼此互相交流,逐步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同时,组织各种各样的话题活动,如讲故事、介绍新衣服等。教师应捕捉每一道闪光点与孩子交谈,抓住机会对其进行道德教育,如尊重其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等,使孩子不仅拥有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还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
二、重视各种指导方法,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成熟的思想和较强的语言表达需要运用准确的词汇。首先,教师可以运用歌曲来引导孩子掌握日常运用的词语,欣赏语言的韵律美,提高语言的感知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童话故事和寓言的方法,并让儿童按角色表演,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声音和语言,提高其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指导教学时,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将阅读等同于“读写汉字”,这种教学是片面的,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学习和全面发展。二是语言教材陈旧,内容单一。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一般集中在歌曲、绕口令、古诗、成语故事、普通漫画等。即使是国学研究的部分,也只是阅读《三字经》《弟子规》,存在文学性、艺术性不足等缺陷。三是教师语言教学的专业程度不高。教师即要考虑到作品的教育功能,也要考虑儿童鉴赏兴趣和鉴赏能力。为了适应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应对其心理发展进行研究与调查,对自身的阅读质量、文学修养等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得到培植是语言本领得以提升的主要动力。教师应把握各式活动的进展,为孩子供给优越的学习机会和最佳语言实践机会。为孩子交流创造契机不单可以提高孩子口头交流技能,还可以推进他们的社会发展能力。
三、创造轻松快乐的语境,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教师要创造轻松快乐的语境,激活其头脑,踊跃地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乐趣,并努力解决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善于利用空暇时间,在校园内、校园外与孩子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交谈。如教师可以带孩子去种植园,鼓励孩子说出观察到的现象,鼓励他们提问,丰富孩子的词汇。活动要有计划性、目的性,以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谈话中确立主题,建立感情,使他们摆脱束缚,通过自身的观察判断和以往的经历,学会用恰当的交际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提高交往能力,并能根据他人的态度和语言来调整自己的言行,做出适当的反应。在交谈中,教师和孩子更容易沟通,关系也会更亲密。儿童有什么事更愿意告诉老师,这对培养孩子掌握沟通技巧和形成正确地对待事物的态度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为了提高孩子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师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单靠说教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需要教师为孩子创造一切交流的机会,并给予认真的指导。只有这样,孩子的语言交际才能得到发展,他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