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会 图/朱擎
当一个人专精于某项技艺并与其融合时,就变成了一个快乐自信的人,这样的性格犹如阳光,让人心生向往,久而久之,这个人也就变成了一个充满魅力的人,比如宋瑞芝。
工作中,她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从业33年的麻醉科医生;生活中,她是快乐自信的绘画达人,学习中国水墨画40余年,用一支毛笔绘出生活之美,也渲染出一幅灿烂多彩的人生画卷。
初见宋瑞芝是在市工人文化宫主办的一场传统文化活动中,恰逢午间,带着工业气息的园区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一个不大的展台旁,几位书画大师正心无旁骛地创作着各自的作品,宋瑞芝就是其中之一。
“每当我坐在桌子前拿起毛笔,就感到无比充实与幸福。”宋瑞芝喜欢画画,那颗关于水墨的种子其实很早就在她心里种下了,但真正开始绘画之路却要从30年前谈起。1987年,刚刚工作不久的宋瑞芝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绘画进修学校,当她看到许多和自己一样爱好绘画的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拿起毛笔任情挥洒时,宋瑞芝被深深地吸引了,从此开启了她与绘画的一段情缘。
那些年,宋瑞芝的生活基本就是在家、医院、学校的三点一线间度过,即使工作再忙,每周末到学校进修中国画都是雷打不动的定律,没有双休日也乐在其中。很快,宋瑞芝的勤奋有了回报,进修绘画的第二年,学校的老师就注意到了宋瑞芝,“你画得很好,很有天赋。”正是这份鼓励,给了宋瑞芝更多的信心和动力。后来,随着绘画技艺的提高,在院长的推荐下,宋瑞芝还到青少年艺术学校做起了老师。
当然,教学与个人创作毕竟不同,这对宋瑞芝来说是又一个全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教好绘画,业余时间,宋瑞芝大量阅读绘画书籍,希望通过理论学习来指导实践,提高自己在绘画方面的眼界,以便更好地传播、推广中国绘画。
“比如画一朵花,一个好的画家一定不是凭空乱画的,还要知道它是什么季节开、什么形态、花开的不同阶段是什么状态都要了解。绘画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与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人生阅历、思想格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样一种信念的鞭策下,宋瑞芝不断提升自己,绘画技艺日渐精进,不仅作品先后入选了“上海市民艺术大展”、“上海市江南之春画展”、“上海美协中国画小品展”,这一业余爱好还给宋瑞芝的医疗工作带来了重要帮助。
“我是麻醉师嘛,医院里经常会有手术,需要画一些解剖图,如果有绘画基础,解剖图往往就会更精细,这样能加深对解剖部位的理解与记忆,对手术本身十分重要。”一把柳叶刀救死扶伤,一支绘画笔绘天绘地,在宋瑞芝手中,一支普通的画笔有了更多生命的重量。
更难得的是,各种荣誉加持后并未让宋瑞芝骄傲自满,人前人后,她还是那个自信、优雅、依然像最初那样热爱着绘画的麻醉科医生。用她自己的话说,绘画已经成了她精神和思想的寄托,晨起、午后,执一支画笔,摊开一卷宣纸,心清气静地画一朵花、一座山,瞬间就可以忘记纷扰、海阔天空。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水墨画在国人心中的重要性、特殊性不言而喻。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也开始被中国绘画所吸引,在宋瑞芝的课堂中就有这样一批“洋学生”。
“他们来自世界各地,英国的、美国的、法国的,还有立陶宛的,要知道在上海一共就没有几个立陶宛人,其中有一个就在我们班。”说到这里,平日里低调少言的宋瑞芝立刻打开了话匣子。
“很多都是没有绘画基础的,一开始非常困难,我就从拿毛笔教起。”因为是外国学生,沟通上没有中国学生那么顺畅,不过这些并没有难倒宋瑞芝,她反而总结出了一套鼓励教学法。
有时候学生把自己练习的作品拿给宋老师看,她永远是鼓励为先;看到被学生扔进废纸篓里的“失败之作”,宋瑞芝就默默修改、认真补救。她告诉记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外国学生,要先培养他们对中国绘画的兴趣,才能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好奇心去了解中国。
不仅如此,近两年,宋瑞芝还努力思考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承问题,“比如市宫主办的传统文化直通车不断走进校园、企业、楼宇,就让曾经高大上的水墨画更接地气了。”在宋瑞芝看来,绘画不是一个小圈子里的艺术,还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这两年,在一个慈善机构的牵头下,宋瑞芝将自己的部分作品进行义卖,并将所得善款全部捐献给了边远山区,帮助那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早日就医。
如今,绘画、旅行、公益,宋瑞芝的生活繁忙而充实。当被问到累不累时,她总是微笑着说:“更多的是荣幸,很荣幸自己能够从事两个非常高尚的职业,一个是医疗工作,是对生命的敬重;一个是教学,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