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沙障的蚀积特征

2019-12-11 08:34刘湘杰党晓宏丁延龙焦宏远
水土保持通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沙障风蚀方格

刘湘杰,党晓宏,2,汪 季,2,丁延龙,焦宏远

(1.内蒙古农业大学 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8;2.内蒙古杭锦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内蒙古 鄂尔多斯,017400)

风沙灾害是中国北方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威胁之一[1-2],对农田、工矿区、交通线路和居民点等造成严重影响,并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采取措施进行治理[3-4]。在沙丘活动较强、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机械沙障已成为治理沙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5-6],沙障材料较多,比如:麦草沙障[7-8]、沙柳沙障[9]和黏土沙障[10]等。20世纪60年代,许多专家就对方格状沙障进行了深入研究[11],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方格状沙障仍是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12-13]。方格沙障能否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其稳定的凹曲面形成是关键[14]。

风沙流通过沙障时,在障格内部会形成短轴与沙障高度接近,长轴为障高5~6倍的椭圆形涡流[15],在涡流的作用下,障格内原始沙面经过充分蚀积后会达到平衡状态,即形成稳定的凹曲面。屈建军等[14]认为格状沙障蚀积系数满足1/10~1/8之间才能形成稳定的凹曲面。张登山等[16]通过对青海湖6种规格草方格沙障蚀积效应进行评定,得出凹曲面侵蚀强度与沙障规格大小呈正相关。周娜等[17]对草方格内部气流场进行模拟,得出气流在草方格障体前受阻滞减速,穿过草方格时,受狭管效应,在障格内形成加速区,对障格中心沙面风蚀,形成障格内中间低四周高的凹曲面。一般通过凹曲面形态、蚀积系数和蚀积强度来表征凹曲面特征,反映过境风沙流通过沙障时障格内部地表起伏变化,是衡量沙障防风固沙效果的重要手段,常作为沙障规格选取的重要依据[14-16]。

方格沙障规格参数的选取还需要考虑沙障材料的防护寿命,如传统麦草沙障地上部分在风打沙割及日光照射下老化较快,同时在铺设时一部分需埋入沙面以下,地下部分也易腐烂,导致其使用年限减少。沙漠地区秸秆、黏土、砾石等传统沙障材料资源匮乏,加之交通不便,大大增加了沙害治理的难度[18]。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沙障(以下简称PLA 沙障)采用木薯淀粉等天然原料生成,遵循“以沙治沙”理念,就地取材,将沙物质装入沙袋中铺设于地表,既可有效控制地表风沙活动,且在沙障铺设5 a后性能仍较为稳定[19],其可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18],对沙区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应用前景极广阔的防风固沙材料。目前对此沙障材料特性[19]、防风固沙效益[20-24]、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25-26]和对沙区植被恢复的作用[18,27]等方面均有相关研究。障格内蚀积特征作为障格间距确定的依据具有重要 意义[14,16],本文 通 过 对PLA 沙 障 障 格 内 凹 曲 面形态和土壤蚀积特征进行定量描述,旨在揭示不同规格PLA 沙障障格内的蚀积规律,为今后PLA 沙障规格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北部5 km处的自然保护区内,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该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日差较大,极端最低气温-31.2 ℃,极端最高气温40.9℃,年均气温8.6℃;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年均降水109.9 mm,年均蒸发量3 005.2 mm;风力强劲,沙源物质丰富,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和东北风,风力平均4~5 级,平均风速3.6 m/s,最大瞬时风速24 m/s,年均扬沙日数82.5 d,年均风沙流频率112.9次。在风力长期作用下,盐湖北部形成大量西北—东南走向、长度数百米的巨大沙垄。土壤种类主要为灰漠土、风沙土和盐渍土,间有盐化草甸土出现。植物资源贫乏,结构单一,以梭梭(Hɑloxylonɑmmodendron)、白刺(Nitrɑriɑtɑngutorum)、阿拉善沙拐枣(Cɑlligonumɑlɑschɑnicum)和沙米(Agriophyllum squɑrrosum)等荒漠植被为主。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样地布设 在试验区选取西北—东南走向的的沙垄,沙垄长250 m,宽30 m,沙垄两侧不对称,西北坡坡度12°~13°,东北坡坡度25°~26°。沙垄顶部平坦宽阔,宽度大于15 m。在沙垄西北坡,沿坡底向沙垄顶部铺设PLA 沙障,沙障内填充风积沙后就地铺设于沙表面,障体呈筒状,障高约10 cm,自南向北沙障规格依次为0.5 m×0.5 m,1 m×1 m,1.5 m×1.5 m 和2 m×2 m,每种规格区面积约为200 m2,间隔20 m。

1.2.2 凹曲面形态测量 为避免地形干扰,选择沙垄顶部平坦处的障格为研究对象,每种规格选取10个障格作为重复。在风季前对障格内进行人为整平,风季结束后对凹曲面采用悬测法进行测量[16]。沿方格对角线和平行边中点连线布设测线(方格的4条对称轴),4条测线呈“米”型,将障格划分为8 个方位区。沿测线两头拉直皮尺,而后用激光测距仪沿皮尺每隔5 cm 测量皮尺到沙面的距离,同时记录测点到起点(点NW,N,NE 和E)的相对距离,记为X。并在每个方位区内选择5~10个点测量皮尺到沙面的距离,以补充测线间的空白区域。

凹曲面与原沙面相对高差计算公式。

式中:Y——凹曲面与原始沙面相对高差(cm);H——沙障障高(cm);h——皮尺到凹曲面的距离(cm);Y>0表示堆积,Y<0表示风蚀。

1.2.3 数据处理 利用Surfer 8.0的空间插值和三维空间分析功能,分别绘制障格内凹曲面形态图和计算障格内沙粒蚀积体积。采用Origin 2017拟合障格内蚀积深度曲线在不同方位变化规律。通过适用范围和插值的优缺点对12种空间插值方法进行筛选验证,筛选出6种空间插值方法(克里格法、径向基函数法、自然临点法、最近临点法、局部多项式法和带线性插值的三角剖分法)进行交叉验证,确定最优空间插值方法,评价指标如下[28]:

(1)残差计算公式。

式中:Zres——残差值;Zdat——障格内蚀 积深度;Zgrd——该点模拟值。

(2)平均估计误差百分比计算公式。

式中:Z*i(Xk)——位置Xk处随机变量Zi估计值;Zi(Xk)——位 置Xk处 的 样 点 值;¯Zi——样 点 平均值。

(3)相对均方差计算公式。

式中:s2——样点方差。

(4)均方根 预测误差计算公式。

分析每种方法的平均残差、均方根预测误差、相对误差和误差百分比进行筛选,筛选依据为计算值越小,效果越好,最终确定最优空间插值方法,通过计算分析本文选择克里格方法进行空间插值。

蚀积参数常用指标包括蚀积系数、堆积强度、侵蚀强度和净堆积强度等[15]。其中凹曲面深度、障格边长和障格表面积为实测值,蚀积量是通过Surfer 8.0求得障格内蚀积体积后与沙粒密度乘积求得。计算公式如下:

①蚀积系数。

式中:ɑ——蚀积系数;H——凹曲面中心深度(cm);L——为障格边长(cm)。

②蚀积/堆积强度。

式中:Q——风蚀强度或堆积强度(g/cm2);M——风蚀量或堆积量(g);S——障格规格表面积(cm2)。

③净堆积强度。

式中:Q净——净堆积强度(g/cm2);Q堆积——堆积强度(g/cm2);Q侵蚀——侵蚀强度(g/cm2)。

④PLA 沙障障格内不同方位轮廓断面拟合方程。

式中:Y——充分蚀积后凹曲面与原始沙面的相对高差(cm);X——不同方位线上所取测量点距测量起点的投影距离(cm)。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规格障格蚀积凹曲面特征

沙障障格内凹曲面形态是对地表蚀积状况最直观的反映,也是衡量沙障效果的重要指标。当风沙流通过沙障时,沙障影响流场和近地表风沙流结构,从而改变了地表的蚀积状况。沙障规格的差异导致蚀积程度不同(见图1)。在经历一个风季后,对障格凹曲面进行测量,不同规格障格内蚀积差异明显,但整体均呈中间低四周高,凹曲面中心深度随着沙障规格的增大而加深,最深风蚀深度可达13 cm。障格四周为风沙流阻滞区,呈堆积状态,堆积平均高度为6.29 cm。

由表1可知,随着沙障规格的增大,障格内中心平均风蚀深度从6.70 cm 增加到23.00 cm。4种规格沙障蚀积系数均在1/8~1/10之间,即障格内风蚀深度达到障格边长的1/8~1/10,属于格状沙障边长与风蚀深度稳定比例[13]。在同一个障格内的不同区域,风蚀和堆积同时存在,风蚀强度随着障格规格的增大呈增大趋势,堆积强度与之相反。在障格稳定凹曲面形成前,其内部不同部位呈现蚀积动态过程。通过对比凹曲面形成前障格内的净堆积强度(以原沙面为基准),可知PLA 障格内在凹曲面形成过程中,0.5 m×0.5 m和1 m×1 m障格内沙物质堆积量大于风蚀量,净堆积强度分别为17.29 g/cm2和7.09 g/cm2,障格内大量积沙;1.5 m×1.5 m 障格内堆积量与风蚀量接近,净堆积强度为0.61 g/cm2,障格内积沙量较少;而2 m×2 m 障格内风蚀量大于堆积量,净堆积强度为-8.2 g/cm2,障格内沙物质被风蚀。

图1 不同规格PLA沙障蚀积凹曲面拟合特征

表1 不同规格PLA沙障障格内蚀积特征

2.2 障格内不同方位蚀积剖面特征

图2为不同规格PLA 沙障障格内不同方位蚀积深度变化。4种规格PLA 沙障内NW-SE 和NE-SW两个方向中心深度较其他两个方位更深,风蚀量更大,这与研究区风季主害风方向为NW-SE和NE-SW相符合[14,25]。在凹曲面形成过程中(以原沙面为基准),PLA 沙障障格内4 条方位线上蚀积情况不同。0.5 m×0.5 m 障格内,4个方向上断面最低点均在原沙面以上,说明此规格障格内主要发生堆积;1 m×1 m障格内E-W 和N-S方向断面最低点在原沙面以上,NW-SE和NE-SW 方向断面有部分在原沙面以下,说明该规格沙障内仍以堆积为主;1.5 m×1.5 m障格内除N-S方向,其他3个方向上断面均有部分在原沙面以下,障格内堆积与风蚀并存;2 m×2 m 障格内,4个方向上断面大部分在原沙面以下,障格内以风蚀为主。

图2 障格内不同方位蚀积深度状况

对4种规格沙障障格内不同方向断面轮廓线进行函数拟合,可为沙障凹曲面形态提供简明的描述方法,拟合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障格内不同方向断面轮廓线拟合

由表2可知4种规格PLA 沙障障格内4个方位垂直剖面轮廓曲线均符合二项式函数。拟合系数均在0.8以上,拟合度较高,说明障格内形成的凹曲面较为光滑,障格内沟壑坑洼等较少。表2中方程中二次项系数和一次向系数分别为ɑ 和b,ɑ 为垂直剖面轮廓曲线开口大小,系数a的值在0.000 8~0.005 2范围内变化,其数值随障格规格的增大逐渐减小,在不同方向上其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E-W 和S-N>NE-SW 和NW-SE。-b/2a代表拟合曲线中心在方位线上的位置。经计算,0.5 m×0.5 m 障格内4条拟合曲线中点均在障格中心处附近,因此凹曲面中心基本与方格中心重合;1 m×1 m 障格内,凹曲面中心较方格中心向SE 方向偏离;1.5 m×1.5 m 障格内,凹曲面中心较方格中心向SE方向偏离;2 m×2 m 障格内,凹曲面中心较方格中心向S方向偏离。

3 讨论

风沙流经过沙障后,由于气流的涡旋作用,使障格内原始沙面充分蚀积后达到平衡状态,即形成稳定的凹曲面。一般认为,格状沙障满足蚀积系数在1/10~1/8之间才能在障格内形成稳定的凹曲面,且这种比例关系是稳定的,不会随意增大或减小[14,29]。本研究计算的蚀积系数均在上述研究结果范围内,表明0.5 m×0.5 m,1 m×1 m,1.5 m×1.5 m 和2 m×2 m规格的PLA 沙障内已形成稳定的凹曲面。本研究发现,随着PLA 沙障规格的增大,障格内凹曲面中心风蚀深度和风蚀强度也呈现增大趋势,与张登山等[16]研究结果一致,其中各指标数值大小有所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风力条件、沙物质属性、沙障材料不同等原因所致。

沙障障格内凹曲面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地表气流运行速度、方向及地形等因素。障格内不同部位风蚀和堆积的分布还受到障体的作用,一般而言,障格中心距离障体最远,风力较强,易被侵蚀;而障格四周由于障体对气流的扰动,使流体以湍流形式运动,流速降低,促进沙粒沉降,多形成堆积现象。障格内蚀积分布的不同最终使其内部形成四周高、中央低的凹曲面[14,17,23]。研究区内PLA 方格沙障凹曲面的形成过程主要受控于当地风向风速条件,在不同风向作用下,障格内4条断面轮廓曲线均符合二项式函数,障格内所形成的凹曲面较为光滑。且本文得出障格内N-S方向曲线开口均较小,W-E方向轮廓曲线开口较大,这主要是受控于沙垄走向和研究区主害风方向,对N-S方向侵蚀较为严重,研究结果与袁立敏[24]等人研究结果一致。

根据凹曲面内蚀积体积变化,0.5 m×0.5 m 和1 m×1 m障格内以沙粒堆积为主,拦截风沙流效率较高,可有效控制地表风蚀。1.5 m×1.5 m 障格内风蚀强度与堆积强度差值较小,障内大致保持蚀积平衡。2 m×2 m 障格内风蚀强度大于其他3种规格,但根据同一研究区沙垄上铺设8 a后的PLA 沙障来看[26],2 m×2 m PLA 障格在铺设8 a后仍可维持原有形状(图3),表明2 m×2 m 规格PLA 沙障内刚铺设后虽会发生风蚀,但在形成稳定的凹曲面后,沙面将不再继续向下风蚀,可长期发挥其固沙功能。

图3 PLA沙障铺设8 a后效果(2016,丁延龙)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沙障铺设成本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较小规格的沙障防护效益好,但其铺设成本亦十分高昂[9],因此在进行沙障施工设计时,要因地制宜,在风沙流活动强烈或需要重点隔离保护的区域,适用小规格沙障;在风沙活动较弱、防护需求不强的地区,适用较大规格的沙障。同时,对于某一地区设置什么规格沙障较好,还需根据当地风向、地形起伏等特点合理配置,才能使沙障的综合防护效果发挥到最佳。

4 结论

(1)PLA 沙障障格内蚀积形态均呈四周高中间低的整体格局,随沙障规格的增大,凹曲面中心风蚀深度越深,最深可达13 cm。障格四周呈堆积状态,堆积平均高度6.29 cm。障格内凹曲面深度约为障格边长的1/10~1/8,均形成了稳定的凹曲面。PLA沙障障格内断面轮廓线基本符合二项式模型,平行主害风向的断面轮廓线深度较大,风蚀强度较高。

(2)0.5 m×0.5 m,1 m×1 m,1.5 m×1.5 m 和2 m×2 m 这4种规格PLA 沙障障格内的净堆积强度分别为17.29,7.09,0.61,8.2 g/cm2。在障格内稳定的凹曲面形成过程中,0.5 m×0.5 m 和1 m×1 m障格内呈积沙状态,拦截风沙流效率高;1.5 m×1.5 m 障格内沙物质呈近乎积蚀平衡状态;2 m×2 m 障格内沙物质布设初期有所风蚀,但之后可形成稳定的凹曲面,仍有控制地表风蚀的作用。

猜你喜欢
沙障风蚀方格
延怀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风蚀物特征
土壤风蚀可蚀性研究进展评述
方格里填数
沙障治沙知多少
近50年新疆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方格里填数
不同沙埋程度下带状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我国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分方格
秦王川灌区种植春小麦与披碱草对耕地风蚀的影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