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江苏 苏州 215300)
学生进入初二才开始正式学习物理这门课程,但它并不是全新而陌生的,在我们熟悉的很多学科中都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无论是在知识储备、解题技巧方面,还是课堂呈现、动手实验方面,学生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可以集各学科所长,找准知识的互通点,优化物理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中国有着绵延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文化,历代文人雅士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学珍宝,我们在感受其无尽韵味的同时,也能从中领悟丰富的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古代诗词歌赋与现代科学技术互相融合,即“古今交融,喻理于文”,使物理知识更为生动,更易被接受,[1]下面以两道例题来呈现文理结合下的生动情景。
例1:“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词中的第一句,一眼望去,山好似在走来相迎,末尾的船在航行,相对应的参照物各是什么?
分析:本题以词句为背景,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这一题涉及的是相对运动知识,在审题时,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词句,在正确理解其大意的基础上作答,而一些文学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就容易在此类题上出错。
例2:下面成语中的“影”,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 杯弓蛇影 B. 形影不离
C. 形单影只 D. 立竿见影
分析:教学中,笔者发现做错的学生不仅仅是因为物理知识的欠缺,更多的是对成语的不理解,特别是“杯弓蛇影”的意思,他们会认为就是蛇的影子,而这个成语的真正意思是:墙上挂着一张弓,弓影倒映入酒杯,形似一条蛇。这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物理和语文的结合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考查方面,也可以体现在上课形式的多样化方面。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中“功”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时利用了语文课堂经常用到的情景剧表演形式。在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什么是做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一个表演环节,其中道具为:篮球,人物为:男主角、女主角、群众演员,表演内容为:人对球做功、人对球不做功,表演要求:表演时自己设计台词。这种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很受学生欢迎,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群众演员”也会帮自己“加戏”,指出“主角”表演中的不足,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巩固了知识。
物理和数学密不可分,大多数物理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数学作为工具,而数学知识的拓展也往往以物理为背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解物理题目时会轻松一些,甚至会找到一些规律和技巧,大大提高了解题效率。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图像题,这类题目既考察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又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数理分析能力,难度较大,有学生会无从下手。但是,结合数学中正比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等图像特点,学生不难发现:有时只要把每个选项的横、纵坐标的函数关系式列出来,再对比图像是否与函数关系式相符合,就可以找到突破口,化繁为简。
例3:如图1所示,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在某两点间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1A到3A,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6V到8V。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以及电源电压分别为多少?
图1
分析:这是电学中很常见的一道题目,定值电阻和电源电压两个量都不知道,可以作为未知数,如同数学中的x、y,列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然后解方程组就可以了。但是在列方程组时要注意电流和电压的对应,定值电阻R为负数时,没有物理意义,应舍去。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但是,我们要关注物理与数学的不同之处,物理不是简单的代数运算,每个物理量都有它的物理意义,大多物理量都有单位,在进行公式运算时,必须单位统一,否则就会出错。但是,像忘记加单位、单位混用的错误,在学生初学物理时经常会犯,需要老师不断地纠正。
比如在数学中如果“x与y成正比”,那“y与x成正比”肯定也是成立的,但在物理上却不一定正确。我们在研究欧姆定律时,结论却只能说成“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反过来说就是错误的。因为电压是自变量,而电流是应变量,电流随电压而改变。在得出欧姆定律后,可推得变形公式R=U/I,从数学角度可以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但是在物理中,这样的理解却又是错误的。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等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数学作为物理中数据分析和运算的工具,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但我们也要求同存异,发现两者的不同。[2]
生物、地理在初中阶段属于考查科目,往往会被学生所忽视,其实学好它们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比如,在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杠杆”中就有关于“人体中的杠杆”的课后阅读材料,而且在平时测试中也常会遇到此类问题,学生做题的错误率较高,分析原因,很多学生对于举哑铃时上臂中肱三头肌伸展、肱二头肌收缩产生动力使前臂绕肘关节转动的理解不到位。在解题时,学生往往会找不到动力,画不出动力作用点。究其本质,很多学生连肱三头肌、肱二头肌是人体哪里的肌肉也不知道,更别提它们是如何附着在骨骼上,如何通过肌肉伸展、收缩引起骨骼运动,而这些都是生物的基础知识。其实,物理和生物都属于自然科学,知识间互相融合,相辅相成。
物理和生物又都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进入初中后,学生就开始学习生物,经历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分组实验、交流讨论的科学探究过程,为物理实验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而且,生物实验的器材也可以应用于物理实验中,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如在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透镜”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用铁丝来制作水透镜,并通过观察字的大小变化让学生发现两种透镜的不同。方法如下:用铁丝绕成一个小圆环,然后在清水中浸一下,取出,制成一个凸透镜;再轻轻甩一下(水膜完好),便是一个凹透镜。但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很难控制铁丝小圆环的大小,而且制成凸透镜后,“轻甩”力度的大小也不好控制,导致在后面的凹透镜的制作中,很多学生都失败了,观察不到字变小的现象。
图2
针对上述实验,我们借助生物实验常用的载玻片,对水透镜的制作进行了改进,具体操作如下:如图2所示,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此时是凸透镜,通过它看到的字是放大的;然后在载玻片上放上一个小橡皮圈(从橡皮软管上剪下来),再在中间滴一滴水,可制成一个凹透镜,透镜下方的字是缩小的。
通过两次实验对比,学生不禁感叹:通过一滴水竟看出了放大、缩小的两个像,大大激发了学生探寻其中原理的欲望。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成功率非常高。正如,朱正元教授所说:“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时,不能仅仅着眼于身边既有的器材,还要善于与生物、化学等同样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互通有无,优化实验教学。
总而言之,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仅能使物理教学形式多样,也可使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掌握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