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接受与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设

2019-12-11 14:38
江西社会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西马文论文艺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引进、吸收与话语建构是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文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译介与研究主要历经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性引进;20世纪90年代,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处于从文艺社会学到文化研究的转变;21世纪以来,学界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展开批判性反思。

对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设问题的讨论,需要从四个维度综合起来考虑,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古代文论现代转化、20世纪西方文论思潮引入和现当代文艺创作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其中具有支配性的学术力量。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一直作为当代中国文艺学、美学学术话语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并成为中国文论自我表达并建构文论话语的理论支撑。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经典马克思主义,以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俄苏马克思主义和以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伊格尔顿、詹明信等为代表的归属于20世纪西方文论思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多种理论资源的混合性、交织性引入的现象,并一直伴随着“西马非马”的理论之争。与此同时,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在逆向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又在20世纪80年代后折返中国,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引入中国的过程中也包含着他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造性误读。①具体来说,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到以列宁、斯大林为代表的俄苏马克思主义文论再到毛泽东文艺思想,构成了被称为“马列文艺论著”的典范文本,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核心文本和思想资源;20世纪西方文艺思潮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由于成分复杂、倾向不一而倍受争议。不过,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之下,西方马克思主义既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具有思想传统的同源性,又因其身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而带来巨大的差异性,因此成为不断激活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展开思想论争、应对现实挑战的“西方同行”②。

正因为如此,展开对新时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的引进、吸收和话语建构的梳理和反思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取的方式是以40年的历时发展为线索,力图在多维理论资源的交互影响下,呈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面貌。

一、20世纪80年代:现实主义精神的回归与“西马”话语的批判性引进

改革开放之初的文论思想作为整体的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部分,也同样面临着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的重要任务。恢复被极“左”思潮扭曲的以现实主义精神为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传统成为首选。因此,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恢复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接续俄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论的理论体系,并以“开放的现实主义”的姿态来接受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特点。③

第一,新时期文学初期最重要的特征,即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随着思想解放运动以及“双百方针”等文艺政策的影响,文学创作领域逐渐突破“十七年”文学的政治中心论、“三突出”原则和典型论等文学主张和创作观念,出现了被命名为“重放的鲜花”的现实主义作品,并逐渐形成一股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不过,在何为“现实主义”以及恢复何种“现实主义传统”问题上,不同理论家和作家的意见并不太一致,于是出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多元化”以及围绕现实主义展开的学术争鸣[1],并形成了重申“批判现实主义”、力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呼吁“开放的现实主义”乃至“无边的现实主义”等不同的文学观念的碰撞[2]。由于对“现实主义传统”的不同理解与阐释以及论争的不断深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阐释成为不同派别、立场的理论支撑,而社会转型期的文艺论争与美学讨论又反过来促进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想的再阐释与再解读,最终,演变为一个社会思想启蒙与美学建构双向并进的过程。

第二,在20世纪80年代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回归中,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阐释及其引发的“手稿热”成为当时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手稿热”肇始于1979年蔡仪发表的《马克思究竟怎样论美》,以及1980年发表的朱光潜重译的“手稿”和三篇研究性论文。由此,引发“青年马克思”或“两个马克思”的分歧、关于“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的讨论、对“物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的分歧、关于“美的规律”的论争以及关于“劳动创造美”的论争等一系列文艺论争和美学讨论。④“手稿热”是思想解放与回归“现实主义传统”等社会文化语境的转向在美学领域的折射,是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寻求突破并构建自我表述的文论话语的策略。由“手稿热”引发的文艺论争和美学讨论使美学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贯通,但“美”本身因其终极问题被归结为偏重于价值论的“自由”而被搁置。⑤“手稿热”引发的问题除了如何评价“青年马克思”之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异化”问题的探讨,使当代中国文论找到对接“西马”话语的学术通道。

在新时期“手稿热”以及中国美学和文论话语建构的基础上,20世纪西方文论思潮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也成为当代中国文论的重要理论来源,并参与到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生成机制中。最早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介绍的是徐崇温,他的《评苏联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辩证法理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成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系统介绍。⑥其基本的观点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不能简单等同于马克思主义,而是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股修正主义思潮”,是“把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的倾向”。⑦这也就是“西马”引进中国的逻辑起点:“西马非马”。进入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尽管具有对马克思主义一些思想原则的继承和发扬,但总体上或被视为“修正主义”,或被认定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从此,“西马非马”之争成为新时期以来围绕“西马”话语绕不开的问题。

第三,20世纪80年代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建立在与俄苏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与列宁主义的对比分析之中展开的。这一方面源自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身最初即是共产国际内部的一种思潮,继而在欧美资本主义社会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也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历史中形成的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列宁、斯大林的俄苏马克思主义再到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有关。⑧这一部分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并没有直接影响到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研究,但这一接受“西马”的方式却是值得特别注意的。如何处理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其中也包含了如何处理与当代中国文论中所谓“苏联体系”的关系的问题。⑨

正是在上述思想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译介也相应展开。其一是对西方学者所撰写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的译介,比如安德森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成为早期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早的系统译介。1985年,佛克马和易布思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介绍了“卢卡契与‘新马克思主义’批评”,还从辩证法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西马”的关系。[3]1986年,杰弗森和罗比等的《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收录了戴维·福加克斯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诸流派”。该文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并未组成一个学派,并且其文学理论是在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话中发展起来的,而后者又对前者的形式产生影响。论者概述了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制定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上来解释文学的总方针,还从决定论和关于意识形态的看法等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与“西马”的区别。[4](P161-168)其二是中国学者编译的介绍20世纪西方文论的文选或教材中也开始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情况。如1987年,伍蠡甫和胡经之的《西方文艺理论名著导读》介绍了“西马”主要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包括:“萨特尔及其《为什么写作》”“卢卡契的总体—叙事理论”“阿道诺的艺术理论”“马尔库塞的文艺观”“本雅明 《论波德莱尔》中的主题与形式”。这些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想的介绍几乎占据下册全书的三分之一,该书也成为早期介绍“西马”文论的重要著作。1989年,胡经之、张首映主编的《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收录了“新马克思主义”的名作名篇,包括卢卡契的《现实主义辩》和《艺术与客观真实》、本亚明的《作为生产者的作家》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布莱希特的《戏剧为了学习》和《论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埃德蒙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伊格尔顿的《政治批评》。该书较为直接地译介了“西马”文论的论著,而编者的选择与侧重也蕴含着一定的中国化与时代性。其三,这段时间还出现了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较有代表性的译本和研究专著。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冯宪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陆梅林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董学文和荣伟编的《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等。

从这些成果中能够清晰地发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大多延续了马克思主义从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阐释问题的研究方法。这些理论资源也使传统的文艺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发生转化,逐渐呈现出混合型批评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特点,使文论研究在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文化研究的转向。

二、20世纪90年代: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文艺社会学到文化研究的借鉴与挪用

20世纪90年代,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引进更为自觉。尤其是以对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以及伊格尔顿、詹明信等英美新马克思主义的译介最为集中。这些“西马”思想参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论话语的“再‘向外转’”“再‘政治化’”的转型,也成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从“文艺社会学”向“文化研究”转向的理论资源。[5]

第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对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文学之外”的关系的重新重视促成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再‘向外转’”。新时期之初,为了纠正被极“左”思潮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原则,创作界试图以“纯文学”和“审美”来实现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松绑。为先锋文学进行理论辩护的各种现代主义文论思潮以及“向内转”口号的提出,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文论话语的形式主义倾向与美学化的努力。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向外转”开始在文学创作、文艺主张、文艺理论中萌生。在创作方面,具体表现为“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等新的文学流派及其创作。在文艺主张方面,姚文放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形成了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向外转”的大趋势,即由注重语言、形式、文本向注重社会、历史、现实转变。[6]这一转向可以从“文艺社会学”这个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演变中看出来。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学研究方法热过程中,当代中国文论即已开始对“文艺社会学”的系统研究。这一时期对“文艺社会学”的关注更多地聚焦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的外部研究”,包括生产、传播、政策以及社会作用等,强调的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对文学和文化的影响,还没有特别强调文艺社会学知识谱系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的特殊性。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文艺社会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社会学开始得到普遍重视。刘庆福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问题》不赞同西方文论界将马克思主义文论视为文学社会学的一个派别的观点,而认为“作为文学社会学一个派别的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社会学”,并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只能指导而不能代替文学社会学的具体研究”和“建设我国的文学社会学,需要借鉴西方的文学社会学”等主张。[7](P3-7)而由程正民和童庆炳主编的《文艺社会学:传统与现代》(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则明确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划分文艺社会学历史分期的重要标尺,分为“马克思主义前西方著名的文艺社会学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社会学思想”“普列汉诺夫与文艺社会学”“前苏联的文艺社会学研究”“毛泽东文学批评的社会历史维度”“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批评传统的选择”“20-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的‘语言论转向’”等几章。其中最后一章主要介绍的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家学说,包括:巴赫金、本雅明、沃尔佩、洛特曼、阿尔都塞、杰姆逊等。

第二,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论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相对独立性有了更为自觉的认知。而20世纪80年代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译介和研究往往是从哲学角度笼统地接受与讨论。这显然得益于以冯宪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专门从美学和文论的角度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梳理。1994年,马新国主编的《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专门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文艺理论(包括“本杰明论现代艺术”“阿尔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马尔库塞的艺术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文艺美学思想”),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阿尔都塞的艺术与意识形态理论”“马契雷的文学生产理论”“哥德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文艺理论”),英美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包括 “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詹姆逊的文化政治诗学与后现代理论”)。1995年,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介绍了“德里达、巴尔特与文本后结构主义”和“阿尔都塞与马克思主义形式形态理论”这两部分。1997年,冯宪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系统研究了卢卡契、布洛赫、勒斐伏尔、布莱希特、阿多诺、本雅明、阿尔都塞、马歇雷、萨特,以及葛兰西、威廉斯、伊格尔顿、杰姆逊等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代表性学者,提炼出其核心的美学思想和文论主张,成为该时期最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研究著作。同样是1997年,朱立元主编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也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下)”两大部分,详细介绍“西马”各个支流及其主要文艺理论,包括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马舍雷和戈德曼的结构主义文论、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布洛赫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论、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理论、本雅明的技术主义艺术理论、阿多诺的否定文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文论、弗洛姆的精神分析文论、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1998年,章国峰、王逢振在其主编的《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中明确地指出20世纪西方文论与此前对“文论”的定义相比已发生“范式的转换”:场外征用导致文论哲学化、泛文化化,后现代主义使“文学”本身变得可疑,“语言学转向”使语言成为研究文学/文化文本的重要角度,而学科融合使文艺研究演变为文化研究、文艺理论扩展为文化理论,“后工业文化”“后审美文化”与传统艺术的关系使传统文论失语,同时也成为新文论的研究对象。[8](P1-5)1999年,张首映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讨论了“新马克思主义”,包括总体性、文学与现实、现实主义问题、间离性效果、意识形态评论等。从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关注的主要问题、理论观点和批评研究方法可以看出它对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重视。这些关于“西马”文论中的文学“泛文化化”,文学与社会、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对中国文论的“向外转”产生了重大影响。文学研究转为文化研究:不仅文学文本由形式主义向历史主义、现实主义回归,就连文学理论的研究范畴也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西方文论教材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显示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对“西马”话语的引入速度和深度的加快。与之相对应的,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许多议题也开始更加美学化、文学化,比如意识形态与艺术理论、文学总体批评模式、大众文化批判、空间理论、艺术生产等等。围绕“西马”思潮和“西马”理论家的美学、文论思想的研究更是不可胜数,形成蔚为可观的研究盛况。

第三,上述各种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也并非受到中国文论的同等重视。面对诸如卢卡奇、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伯明翰学派、伊格尔顿、詹明信等,当代中国文论更多会选择法兰克学派中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以及伯明翰学派中的雷蒙·威廉斯对文化的重新定义、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以及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詹明信的后现代文化理论等,并在追溯其思想脉络时或聚焦于卢卡奇,或重返葛兰西。这种有意识的理论选择,其直接的诱因在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论开启了“文化研究”的学术转向。借助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思想立场,从文化(含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角度出发,通过机制(文化工业,或文化生产机构)、媒介(以影视为代表的视觉装置)、大众(从读者到受众,进而强调其消费者的身份)展开对“正在形成中的文化”的批判性分析。这种理论资源和学术视野的储备,促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研究中文化研究思潮的全面兴起。

三、“理论之后”与21世纪初期对“西马”文论的批判性反思

进入21世纪之后,学界对“西马”的知识建构基本定型,并在“后理论”或“理论之后”的视域下获得了反思性视角。与此同时,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影响下的中国文化批评也获得了更加自觉的发展。21世纪以来的当代中国文论继续深化对“西马”文论的理解,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的知识构建。

第一,经过20年的译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许多关键文本都已获得译介。以理论细读的方式推进对“西马”文论的研究成为一个鲜明的特点。21世纪初,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了“现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丛书”⑩。此外,还有张一兵的《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天保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文本解读与中西对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李慧斌、薛晓源主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等。这些学者主张从文本学入手进入当代西方哲学文化的深度研究模式,以此“重回马克思”并真正建构当代的学术话语。

第二,一些中国学者充分认识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的复杂性,不再将“西方马克思主义”视为一个具有内在思想一致性的整体。如21世纪之初,中国学者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结”展开了一场学术论辩。2000年,张一兵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一文中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结”,而早在1978年西方学者就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了质疑。[9]对于这一理论指认,中国学术界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逻辑终结”的含义与表现、终结后的理论效应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张一兵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逻辑经历了早期建构、人本主义转移和科学主义扭转,并在20世纪60年代终结。所谓的“终结”是就理论逻辑发生扭转而言的,其理论特征表现为在全面批判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否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生产和人的解放逻辑。[10]“逻辑终结”的论争使“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并确认了前者所具有的质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倾向和理论特点。这一论争虽然属于哲学范围,其观点也未必得到广泛的认同,但这一事件表明中国学者已开始充分重视“西马”内部的差异性,尤其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认识到西方学术领域中的诸多马克思主义思潮也存在着“非马”和“反马”的因素,进而有了更为清醒与自觉的选择意识。进入21世纪之后,对以巴迪欧、齐泽克、朗西埃、阿甘本等激进左翼思想家以及哈特、奈格里的“帝国”系列的关注成为文论界值得注意的现象。⑪激进左翼思想家一方面对阿尔都塞学派的思想倾向有着某种断裂式的延续,继续坚持彻底反思和全面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又在思想方法上借鉴后现代的颠覆与解构策略,并以此强化其激进的倾向。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中急剧转向而产生的理论变种。对“激进左翼思想”的美学和文论研究,激发了“身体美学”和“情感美学”,以及对“事件”等哲学理论的美学化建构。

第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的“自我否定”也强化了当代中国文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视角。2003年,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引起中国学界的高度关注。在这本书中,伊格尔顿做出了“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的判断。这种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的“自我否定”,使中国学者获得了某种超越“西马”学术话语的理论视角。面对“理论之后”,中国学者对以“文化研究”为代表的文化理论(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就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理论思潮)做出了积极的回应。通过“理论之后”与“拒绝阐释”“失语症”等各种“反理论”思潮的合流,强化了当代中国文论的“原创性”“本土性”焦虑,并成为探索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危机”和“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学术动力。因此,“理论之后”作为一种理论背景,并非当代中国文论走向困境的标志而是真正走向“文化自觉”的象征。中国学者认为,当代中国文论应突出研究普遍性问题和文论的自我反思,实施解构与建构并举的策略。[11]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实践需要重新确立本土性、当代性的研究对象、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致力于“形成中的支配性文化”的参与性研究。[12]近年来,中国学者也开始展开对20世纪西方文论局限性的整体性反思,其中也包含对“西马”话语以及文化研究的批判性分析,如张江从西方文论的场外征用、主观预设、非逻辑证明、混乱的认识路径四个基本特征,揭示出西方文论的“强制阐释”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缺陷,并认为20世纪西方文论进入到继“作者中心”“文本中心”“读者中心”之后的“理论中心”时代,而“理论中心”指的正是混杂着不同性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的文化理论思潮。[13]

第四,除了批判性视角,在中国文论界、美学界也有建设性的努力,即建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及体系。比如,董学文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将法兰克福学派文艺观、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认为“西马”文艺观的代表性思潮;王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致力于将经典马克思主义、俄苏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关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问题域进行系统整合,使之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有内在逻辑线索的思想体系。其基本原则和问题域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在具体问题的深化和展开中则尽可能地开放,体现出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新发展。比如在“审美反映论”中,将从恩格斯的“现实主义伟大胜利”到卢卡奇、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之争”作为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审美意识形态”中,根据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和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逐渐构建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审美话语;在“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寓言”中,从“世界文学”“第三世界文学”与“民族寓言”等概念出发倡导一种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共存的主张;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中,从“五四”时期、左翼文艺时期到延安文艺时期,逐步梳理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谱系;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中,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后殖民主义文论以及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争开始,不断构建具有时代性、大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14]与之相似,冯宪光的《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论》也是试图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基本问题的框架下将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思想的多维思想背景融为一体。[15]

纵观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论话语的构建历程,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各种文论发展路径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在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一百多年发展历程中,既有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立场和理论方法的坚持和完善,也有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创新和发展,当然也不乏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理解和误解偏离。因而,在40年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一方面要克服受极“左”思潮影响而形成地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在接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各种思潮流派的影响过程中学会甄别其中的偏见和错误;一方面要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应对和分析当代中国文化和文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努力推动经典马克思主义、俄苏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想的中国化进程,其建设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本文无法完整而全面地梳理整个过程,只能挂一漏万地在多维文论思想背景下勾勒“西马”文论话语的引进历程,希望能够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有所裨益。

注释:

①关于这个问题,参见曾军《西方左翼思潮中的毛泽东美学》(《文学评论》2018年第1期)、蓝江《不平衡矛盾与一分为二——巴迪欧论毛泽东的〈矛盾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年第4期)、吴娱玉《西方左翼怎样阐释中国马克思主义?——以德里克对〈矛盾论〉的解读为例》(《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2期)、马欣的《布莱希特对毛泽东〈矛盾论〉的美学转化》(《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第2期)和韩振江《齐泽克对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阐释与误读》(《上海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等。

②“西方同行”的概念是刘康在其《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一书的副标题“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他们的西方同行”中提出来的,用“contemporaries”可以强调中国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左翼学者同处于20世纪至21世纪的同一时期却拥有不同社会文化语境和问题意识的“同时代性”和“当代性”。参见(美)刘康:《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他们的西方同行》,李辉、杨建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③在这一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俄苏美学与文论的译介在有意无意中被忽略了。事实上这一时期对俄苏美学与文论的译介与研究形成了一个复兴的小高潮,“中国文论借助外来思想文化的转型,是从对我们以往熟识的俄苏文论在中国的‘复兴’开始的”(曹谦:《俄苏美学及文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译介与研究》,《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1期)。

④进入新世纪以后,关于《手稿》的生态/生态美学思想、身体美学思想的研究又成为其研究的新视角。参见李世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意蕴——新时期关于<手稿>美学思想的讨论》,《艺术百家》2017年第6期。

⑤参见程代熙的《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马列文论研究》编辑部编的《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问题 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朱立元的 《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等。

⑥最早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介绍的文章也是由徐崇温完成的。参见徐崇温:《关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流派和观点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5期。

⑦参见徐崇温《关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流派与观点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5期。关于这一“西马研究”的缘起,徐崇温在2015年的一篇短文中回忆道:是在1977-1978年间,胡乔木安排中国社会科学院提供一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相关材料。随即许多中央部委、高校的讲习班也都产生了强烈的需求,“这种强烈的社会需要促使我把对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由临时性的政治任务转变成我在尔后十多年内的研究专业”。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方面,徐崇温也经历了一个习惯性沿用苏联模式到自觉以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针的过程,并将西方马克思主义视为“西方社会的一种左翼激进主义思潮”。参见徐崇温:《怎样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北京日报》2015年1月19日。

⑧比如御民的《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的反映论的攻击》(《复旦学报》1983年第6期)、贺金瑞的《列宁实践观研究——兼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一元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以及叶卫平的《评西方“列宁学”所谓的列宁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对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论西方“列宁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区别》(《理论月刊》1988年第2期)和《西方“列宁学”与当代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等等。

⑨这一问题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期才真正引起中国文论界的高度重视,并引发激烈的讨论。这就是“文艺学学科反思”的讨论。

⑩包括张一兵的《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仰海峰的《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刘怀玉的《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张亮的《“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阿多诺早中期哲学思想的文本学解读》、夏凡的《乌托邦困境中的希望:布洛赫早中期哲学的文本学解读》等。

⑪进入21世纪之后,对新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译介扩大到活跃于20世纪80、90年代的学者那里,并且更加密切地与当代文化的最新发展相结合。如金元浦在《批评理论的再兴——新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家及其理论》(《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10期)中,明确指出,“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一个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社会文化理论中的发展前景”,并重点介绍了理查德·沃林、本·阿格、马克·波斯特、史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芬·布隆纳等一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的学者。

猜你喜欢
西马文论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关于文论“失语症”的争论、悬疑和前瞻
雷电传说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通缉犯
西马庄
从文论医评《内经》
从现象学看现当代西方文论科学神话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