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国有林场森林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

2019-12-10 09:44吴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20期
关键词:提升对策

吴军

摘 要:该文介绍了黟县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质量现状、特征,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国有林场森林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黟县国有林场;森林质量;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0-0072-02

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已成为了现代林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为进一步加快国土绿化步伐,全面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质量效益,安徽省政府决定在全省组织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其中包括大力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为此,黟县县委、县政府制定了《黟县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实施方案》,规划到2021年,全县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34693hm2,年均增加森林蓄积量24.6万m3,森林总蓄积量达到564万m3以上。

黟县国有林场的前身安徽省黟县国营林场始建于1957年,2017年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后,更名为黟县国有林场,为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现有在职职工73人,下设洪星、西武、西递、宏村、泗溪5个分场。林场地处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周围,所辖山场位于青弋江和新安江的源头,生态区位非常重要。如何提高林场的森林质量与效益,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黟县国有林场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

1 黟县国有林场森林质量现状

1.1 森林资源现状 林场经营总面积5731.0hm2,其中:乔木林地5365.1hm2,竹林地148.5hm2,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25.7hm2,其他灌木林地134.0hm2,人工未成林造林地17.0hm2,苗圃地3.6hm2,采伐迹地17.4hm2,其他無立木林地8.8hm2,宜林荒山荒地3.8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7.1hm2。林场森林覆盖率为96.66%,林木绿化率为98.99%,活立木总蓄积500278m3,区划各级公益林面积4736.7hm2。

1.2 森林经营情况 据统计,2008—2016年期间,全场人工造林面积为80.67hm2,森林抚育面积为875.47hm2,退耕还林面积为12.67hm2,木材产量10701m3。通过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及森林抚育工程建设,构建多林种、多层次、功能较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使森林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状况明显好转,生态功能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并有效的控制了森林病虫害及森林火灾的发生,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1.3 森林资源评价

1.3.1 单位面积蓄积量 黟县国有林场乔木林平均蓄积量为93.16m3/hm2,其中:幼龄林7.59m3/hm2,中龄林76.42m3/hm2,近熟林107.84m3/hm2,成熟林134.69m3/hm2,过熟林101.87m3/hm2。林分质量中下等。

1.3.2 林分郁闭度 林分平均郁闭度为0.63(采用权重法计算),郁闭度适中,森林受干扰的程度不大,森林的生物量水平较好。

1.3.3 龄组结构 幼、中龄林与近、成、过熟林的面积比为1.1∶1,接近合理的幼、中龄林与近、成、过熟林的面积比为1∶1,龄组结构比较合理。

1.3.4 树种结构 针叶林与阔叶林的面积比为1∶1.06,蓄积比为1.70∶1,合理的针叶林与阔叶林的面积和蓄积比为1∶1,在黟县国有林场林分中,针叶林的蓄积比重大,林分的树种结构不合理。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森林经营粗放,森林质量不高 虽已初步建立分类经营体系,但并未实现科学化、集约化经营,全场乔木林平均蓄积量为93.16m3/hm2,森林蓄积量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年均生长量为5.89m3/hm2,明显低于全省水平;综合生长率6.16%,低于全省综合生长率9.65%。资源总量不足,生态功能减弱,森林生产力低,可采资源匮乏,总体森林质量不高。

2.2 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 森林资源的起源结构十分不合理,人工林面积过大,容易发生森林病虫害;树种结构不合理,针叶林、阔叶林面积几乎相等,但是蓄积比大,说明阔叶林长势不好或经营水平高低。

2.3 林业技术手段落后 林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滞后,森林资源调查、动态监测、森林保护技术落后,应用软件、数据更新时效性差,档案管理不健全。

3 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的对策建议

3.1 科学编制并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 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规范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培育和经营的根本措施,是国有林场服务林业增绿增效目标的重要手段。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以培育健康、高效和长期稳定的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通过分类经营、科学培育和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林地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为实现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实施分类经营,定向培育 把森林按分类经营划分为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2大类。将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区划为公益林区。区划公益林区面积4736.7hm2,占林地面积的82.65%。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4536.7hm2,省级公益林面积200.0hm2。通过实施抚育、间伐、补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技术措施,增加林分中乡土乔木阔叶树种,提高林木覆盖度和生物多样性。将以生产木材、薪材、干鲜品和其他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用材林、经济林区划为商品林区。区划商品林区面积994.3hm2,占林地面积的17.35%。明确培育目标,加强商品用材林培育,重点培育大径级用材林,推进经济林园艺化经营。黟县林场现有香榧基地面积为149.3hm2,实现香榧优质高产首先要加强抚育管理,主要措施有松土除草和扩穴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采用环沟法,注意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香榧紫色根腐病和香榧瘿螨的防治。

3.3 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加大森林抚育力度 全面加强新造林抚育养护,提高保存率,促进郁闭成林,巩固造林成果。加大中幼林抚育间伐的力度,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增加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采取改造、培育、更新等多措并举,推进退化林修复,切实解决林分过密、过纯、过疏等问题。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珍稀树种,积极培育混交林和异龄复层林,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全面增强森林的多种功能。采取速生丰产精准措施,积极发展用材林和国家储备林,加快培育大径级材。黟县国有林场共划定储备林面积为825.1hm2,蓄积量96497m3。将国家储备林划分为针叶类大径级材改培类型、阔叶类大径级(含珍贵)材改培类型、针阔混交林大径级(含珍贵)材改培类型,通过现有林改良培育,具体措施有选择目标树、间伐、修枝、选择培育幼树、森林资源保護等技术措施,提高国家储备林质量,增加大径级材及珍贵树种资源储备,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结构性矛盾、保护种质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优化人工林树种结构。

3.4 促进森林旅游产业发展 黟县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丰富,经营范围内不仅有多处优美的林景、山景、水景等自然景观,有闻名海内外的西递、宏村古村落,也有许多历史遗址等人文景观。因此,应充分利用黟县现有旅游资源优势,规划游憩项目和线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打造有特色的森林旅游产业,吸引省内外游客前来游憩、休闲、观光和疗养。依托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和五溪山自然保护区春季杜鹃花,修整羊栈岭工区通往五溪山的道路,修缮羊栈岭工区,打造徒步和赏花精品线路。

3.5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 加强林地及森林资源保护,坚决打击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建立森林管护体系,完善森林管护管理制度,组建森林管护队伍,落实各级森林管护工作范围和责任,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创新管理体系。组建森林防火队伍,配备防火设施。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灾减灾和服务保障4大体系,有效防止以松材线虫病为主等林业有害生物疫情传入,确保西递、宏村古村落生态安全;开展疫情普查,加强对马尾松毛虫、刚竹毒蛾等本土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工作,逐步实现由被动减灾向主动御灾的转变,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切实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3.6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 一是大力推广森林质量提升所需的先进实用林业新技术、新装备,并加强林场职工的技能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及时掌握林业的新动态、新技术。二是不断吸收外界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森林经营工作中,通过人才引进,提高林场职工素质的整体水平。三是积极与场外科技人员、农林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提高林场科技的创新水平,积极开展林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科学培育森林。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提升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