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减少高职学生就业违约现象发生的对策

2019-12-10 09:03高雨雨
科技资讯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就业高职

高雨雨

摘  要:诚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立足社会得到他人认可、与人相处的最基本的前提。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诚信,随意违约的现象屡见不鲜,高职招生人数的扩招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势态,相应的,对就业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通过研究分析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违约现象的成因,提出应对解决措施,对提高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诚信度以及营造良好的就业大氛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  诚信教育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193-02

2019年高职扩招信号的释放,无疑加重了就业市场的压力。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国内就业岗位竞争激烈,高职学生的就业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金钱至上的社会诱惑,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完善,导致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屡屡出现违约现象,造成了多方面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影响学生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国家层面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促进高职学生的就业,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等,但是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违约率仍居高不下,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表面原因看似为学生个人不诚信行为,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还需从多方面去分析解决。

1  违约现状

“违约”一般指的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后,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在毕业之前未能履行所签协议中承诺的内容而进行毁约的行为。笔者从陕西5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近3年来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违约率高居不下,平均违约率从3.2%左右上升至3.8%左右,其中五年制高职毕业生违约率略高于三年制高职毕业生违约率。违约现象的发生,无疑造成用人单位、学校以及求职者本人“三输”的局面。

2  高职学生违约现象发生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1)简历制作“灌水”。为了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获得面试机会,过分夸大自己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实习实践经历、篡改学业成绩单等诚信缺失现象是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不诚信行为。在求职过程中从心理角度抓住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渴望,想法设法拔高和美化自己在校期间的表现现象极为普遍,甚至会认为不经过“加工”的简历就是一份不完美的简历,特别是身边同学通过各种不诚信手段获得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后,更会影响高职学生对于求职的价值观。

(2)缺少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部分学生对个人诚信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在与用人单位完成三方协议签约后,如果遇到自己更愿意去的其他单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毁约,我们一般会认为造成该现象发生就是学生个人诚信缺失。笔者通过调研数所学校就业部门和部分违约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得出高职学生在以下方面存在困惑是违约的主导因素: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少对工作世界的了解,缺少对自己性格兴趣等方面的探索,未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合理规划;学生对用人单位的信息了解不深入彻底,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没有如实向求职者提供单位的真实现状以及员工入职后的发展等。

(3)未来预期的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在毕业前一段时间内就可赴企业工作,这段时间内学生对用人单位有初步的了解后会从个人发展空间够不够、薪资福利在同行业中是否合理、是否一直从事本自己行业或者趁早转行、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等是否能适应以及是否能经得住一定的工作压力等因素进行慎重考虑,从而会对自己的就业状况做出调整,就可能导致违约的发生。企业在招聘宣传过程中夸大对企业规模、工资待遇、发展前景等,学生赴企业后若与自己所预期的信息不对等也是造成学生违约的重要影响因素。

(4)政策制度的影响。对于学校层面来说,关注侧重点是学生整体的就业率,因为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来年的招生人数,这就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学生就业满意度或学生就业质量的关注。对于学生层面来说,学校要求学生在毕业前一段时间内找到一份工作,否则毕业后将派遣回原地,给予学生考虑和对就业前景预期的时间相对较短。同时较低的违约成本也助长了学生违约现象的发生,大部分企业在学生提出违约的情况下,学生同意交付协议中规定的违约金,迫于无奈也会同学生办理违约手续。

(5)人际社交和沟通能力的影响。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与人交往,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对于开放社会中正在成长发展的大学生来说甚是重要,从相对单纯的校园环境直接过渡到广泛和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较高的挑战。通过调研走访大量用人单位发现,违约学生大部分存在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严重影响毕业生在单位的发展,不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这也是造成学生违约的重要影响因素。

3  减少高职学生就业违约现象的对策

(1)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更加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是提升整个就业环境规范的重要前提,要避免因制度的缺失造成违约现象的频繁发生,这就要从社会层面入手逐步完善個人诚信系统的建设,建议将学生个人诚信行为关联至个人诚信系统,进一步明确就业三方协议书的法律效力,提高其法律约束力,加大违约成本,就业三方协议中虽然赋予了学生违约的权利,但是这项权利必须加以控制和引导,否则会造成社会公共利益受损以及社会资源的浪费[1]。设置有效机制监督企业在就业市场中招聘信息的宣传,若存在宣传信息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夸大宣传等行为,建议将其列入招聘系统黑名单。

(2)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诚信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美德,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诚信教育[2]。把诚信教育贯穿始终,放在对学生培养的首要位置,不能仅仅以“口号”的形式进行诚信教育,应从方方面面常态化落实和践行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引导教育学生增强对诚实守信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样家庭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可忽视,一个人的诚实守信非一日养成,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

(3)提升學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合理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合理的规划必然会导致不理想的结果,职业规划是长期动态的过程,建议将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在入学之初就开设,贯穿大学始终,不能以一学期或者一年所完成课时量为任务标准,更应该关注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落实情况和科学性,进一步提升教育的服务质量。依据兴趣、性别、心理等不同影响因素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3],帮助学生探索和认识工作世界信息,发掘个人长处,自我探索性格特质,开拓学生对生涯规划的思维,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避免盲目签约,从而可减少违约现象的发生。

(4)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教育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择业观显得尤为重要,全面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就业形势和就业相关政策是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的重要环节[4]。例如,充分了解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校就业部门应充分发挥好用人单位和求职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及时准确地为学生提供招聘单位最详实的信息,使得学生在签约之前对用人单位有更为充分的了解等。

(5)用人单位招的聘程序应科学设置。高职院校扩招后,用人单位在千万求职者中为挑选更加优秀的人才加入,有意提高招聘门槛,所列举招聘条件未必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匹配,造成毕业生“想办法”去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为后期学生违约埋下隐患。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应该探索设置符合单位自身情况的招聘方式,设置自己的招聘体系,不能仅以成绩和技能证书为主要参考因素进行招录,更应注重考查求职者的综合素质,例如,可以设置一定的招聘技巧,诱使毕业生展示出其应聘的真实意图和一定时期内的规划,从而可招到心理预期的、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避免后期违约现象的发生。

4  结语

就业违约现象的发生无形中造成了社会人力、物力资源的严重浪费,破坏了整个就业市场的良好氛围,增加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对学生所在学校声誉和下一届学生的就业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使得学生个人的未来信用行为受限。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最大程度地降低和减少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违约现象还需要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多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荣远兰.高职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0):249-250.

[2] 苏国红,李卫华,吴超.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3):39-43.

[3] 丁欣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违约现象分析——基于心理契约视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8):13-16.

[4] 孙干,徐鸿宇.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非理性离职调查及对策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8(5):80-84.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就业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