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智能教学模式初探

2019-12-10 09:08李杨
北方文学 2019年33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互联网

李杨

摘要: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探讨了当前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提出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智能教学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大学英语视听说智能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互联网;大学英语视听说;智能教学模式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并且应用到各个领域中。近年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英语在线学习平台层出不穷,各大外语出版社也顺应时代趋势,推出了基于教材内容和形式的在线学习平台,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在诸多新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评价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融合微课、慕课的课堂教学结合在线自主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然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新趋势。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理论源于认知心理学,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由个体决定,即个体在自己原有经验基础上构建并解释事物。因此学习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并不是通过传授获得,而是在一定情境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外界条件(如协作、交流等),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获得多少取决于学习者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四大要素,即情境、协作、会话以及意义建构(贠丽萍,2008:69)。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何克抗,1997:35)。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发展到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说明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备和技术均有提高。然而,视听说教学以视听为主,口语表达占比较小在很多大学仍然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其原因多是视听说教学课时紧张,其结果却学生鲜有机会构建知识,输入与输出严重割裂,学习的成果依旧是“哑巴英语”、“应试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二)教学资源取舍难题

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但是面对各高校在人工智能时代不断压缩英语课时的局面,如何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利用好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当代高校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多元化教师的缺失

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教学资源和教学软件极大丰富使教师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此背景下,能够将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软件灵活运用在课程中的多元化教师成为稀缺物种。高校英语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培训,以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三、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智能视听说教学模式

(一)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智能生态系统

1.课程資源生态建设

对于大学英语来说,课程素材资源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为构建良好的课程生态,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语言和认知水平,内容优质的教材资源。教师还需要搜集整理英语素材和慕课资源,制作微课,建设丰富课程资源。良好的课程资源,是保证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础。

2.课程系统智能生态建设

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新世纪学生已将网络视为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线上自主学习既符合学生建构知识的要求,也顺应了新时代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然而,自主学习不等于自愿学习,有监督机制的自主学习才会发挥出其该有的效度。视听说课程智能生态需要构建强大的智能学习平台。学习平台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信息采集。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所,并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全面记录,对学习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教师通过了解数据和分析,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监控,为自主学习的评价提供依据,同时教师也获得了后续教学中重点和难点的数据信息。

(2)智能识别。首先,视听说课程中,口语练习对于教学来说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学习平台支持智能识别功能,能够在学生口语练习结束后即时做出评价,可以既高效又有效地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反馈,节约课上时间。其次,学习平台监控学习过程中的交流,识别学生讨论的主题相关性内容,并记录占比。再次,平台支持人机互动,识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性疑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或获取学习过程中需要的信息。

(3)多种沟通反馈渠道。支持学生反馈,学生互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记录学生互动和评价,为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小组沟通协作,师生答疑解惑提供支持。同时,平台需支持问卷、访谈等功能,为教师搜集数据,优化教学提供服务与支持。

(4)多维度智能学习评价。学习平台评价多元化,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并提供多种量化数据,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安排而设计出阶段性学习评价和整体性学习评价,同时支持教师设计的多个变量的成绩计算。

(二)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智能教学模式

1.课前学生自主学习

上课前,教师将代表教学目标中听说知识和技能的微课或慕课等形式的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学习。另外,给学生留一个需要小组活动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在语言交际和小组协作的过程中培养素质和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经历两个步骤,个人学习和小组交流,整个过程在学习平台记录。知识技能学习结束后,学生在平台上进行相应的练习,平台智能系统记录信息并分析数据,教师在课前即可通过数据分析获取教学重点和难点信息,并设计安排课堂教学活动。

2.课上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

课上,由教师主导,根据课前收集的数据反馈进行教学安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之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对课前小组任务进行小组展示。小组展示后,各小组之间要互评,教师一方面要对小组表现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也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3.课后训练,巩固新知。

课后,学生需要在学习平台进行后续训练,巩固知识和技能。之后,也会收到下一课的学习任务,进入新一轮的学习过程。

4.学习评价

学生的学习评价由两个部分组成:自主学习和学业成绩。其中,学习过程的评价由学习平台数据和量化计算决定,具体包括:课前自学数据、小组交流、小组汇报贡献数据、课前课后视听说练习数据、平台测试数据等。所有数据均来自学习平台的智能系统。学业成绩属于终结性评价,在学期末取得。

四、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本文探讨并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智能教学模式,该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改变了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和任务,势必要求教学生态和学习评价模式随之变化。该模式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探索,在应用中优化升级。期望本文提出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贠丽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多媒体网络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8(7):69-71.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技术研究,1997(1):35-43.

[3]刘清堂,何皓怡等.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9(9):13-21.

[4]韩智玲.“互联网 +”时代下基于建构主义的高校英语课堂改革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69-74.

[5]刘德建,杜静等.人工智能融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J].开放教育究,2018(4):33-42.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互联网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