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感悟

2019-12-10 09:00邓彩凤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火力发电电能境界

邓彩凤

池莉说过: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结合自己的上课经验,发现讲课也是如此。

一、第一阶段:是被动接受外在事物的过程,中规中矩,规范法度

因为平遥中学是我的母校,所以刚毕业的我很快就适应工作环境,差不多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跟着听闫老师的课。一听就听了三年。自己还专门买了优秀设计教案。那时候的我把閆老师的课和这些教辅资料完全视为宝典,主要以闫老师的课为模板,基本上是照搬闫老师的教学方法,再把资料上有的闫老师没有讲的全部都加上去,就害怕丢掉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学生机械地听课、记笔记、做题,自己很少能激发起学生的思维,课堂管理非常严格,就怕学生提出个问题自己答不上来,特别害怕出现课堂意外,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对待学生导学案上的习题是一题不落,课堂时间不够就占用自习课的时间也要讲完。

二、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一阶段是主动否定外在事物的过程,这是一个带有批判性认知的过程。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求新求异,大胆挥毫。这段时间我开始琢磨,开始学会对比,对比老教师的课和各种搜集来的教学设计,分析他们在知识处理上的不同之处,从而选出自认为好的一种来给学生上课。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多,这一阶段我能够根据中等偏下学生的水平确定教学进度,并初步掌握分析、讲解知识的多少和难度,自己能够独立设计教案,掌握重难点,但课堂交流还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分析,学生自我领会。优等生控制着课堂的发言权,决定着教学进度的快慢,学生之间很少对话,情感交流与合作关系比较薄弱。

在对教材的处理上也开始求新求异,大胆挥毫,其实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根本没有认真研读过教材和教学参考,没有深度挖掘每个内容的存在意义及作用。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执着眼于对这一节内容的解读,而忽略了对整一单元的解读以及课题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必修一《化学能与电能》这一节,在平遥中学青年教师大奖赛中只得了三等奖。其实是安慰奖,参加就有奖。当时我对于火力发电这块内容的理解就是觉得它起到一个导入的作用,而且还很哕嗦,很枯燥,总觉得没意思,完全没有意识到“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一热能一机械能一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当时只是为了贪图吸引学生的眼球,就用了电视剧《寻秦记》中的短片进行的导入,直接展示铜锌原电池,让学生进行验证,就得出了原电池的概念及工作原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再比如《氯气》一节,我大肆讲毒气弹的发展史,过多地补充与教学主题无关的拓展材料,成功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了,或者与生活联系紧密了,但是化学思想方法没了。

那时候我特别信奉那句“教无定法”,其实我是曲解了教无定法的含义了。完整的句子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就是我们的教学首先要有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的一般法则,这个法则具有普遍意义。教无定法,就是说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教育条件,我们应该结合具体实际,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要有个性化的东西。贵在得法,就是说通过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够把普遍的规律与个人的实践与风格结合起来,完成了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即符合普遍规律又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方法和风格。三个层次遵循一般一特殊一一般的过程,是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三、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是一个主动地接受外在事物的过程。随着讲课多了,听师父们的教诲多了,参加的培训多了,开始慢慢学会研读教材和教学参考了,渐渐感觉到课堂教学还是得求真求实,稳健平和。也渐渐地理解了平遥中学“问题引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真髓,明白“导学展评练”五个环节的作用。一堂好的课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言行要大大减少,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要成为问题的引导者,探究的参与者,反馈信息的搜集者。以学定教为基本原则,互动成为课堂的一大特征,学生之间自然交流,师生之间智慧对话,教材文本只是师生挖掘对话的素材。这样的教学“平淡出效益”“愉悦而深刻”。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学生课堂”,才是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课堂,也是衡量教师是否真正优秀的标准。这是我努力的目标。

第三阶段在对教材的处理方面也高了一个层次,能够正确地解读教材,在对教材内容熟悉后能够跳出来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审视眼前的独立教材。我觉得首先要完成高一到高三一轮的教学后才能有这种跳出来的能力。比如同样的《化学能与电能》,从整个章节来看,第一、二节是一个连续的课程,都是从能量角度来分析化学反应。而且火力发电的重点是让学生分析火力发电的利与弊,从其能量利用率低来引出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这个时候我才稍微理解了教材中火力发电背后的意义。我觉得要达到第三重境界,必须要经历第一、二重境界,先对教材有个简单的了解,再尝试着用新的素材代替原有的内容,经过不断地更新,慢慢地教师自己对教材就有了独特的感受,有了一定的对教材相关材料的沉淀,再回到课本教材,才会有深刻的感受,明确其价值和意义,实现了教书的人和编书的人之间的心心相印。

四、终极阶段(目标):随心所欲,不逾矩

其实我们都知道,教学的最高境界,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遥远的未来的努力方向。随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说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我用这个来比喻教学,希望在遥远的未来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意识和自己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机融合,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武侠小说里常常提到武林高手的“无招胜有招”。

猜你喜欢
火力发电电能境界
韩国8座老旧火力发电站停运1个月 保持待命状态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闪电潮汐转化仪
火力发电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成效研究
可输出电能的椅子
第11讲 电能与电功率专题复习
最高境界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