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晨间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合作能力

2019-12-10 10:02周玲玲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晨间合作能力户外活动

周玲玲

【摘   要】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充实幼儿的情感体验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让他们在户外活动中体会快乐,感受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合作能力对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创设户外活动情境,激发幼儿合作兴趣,有意识地传授合作交往技巧,使幼兒乐于活动。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晨间;户外活动;培养;小班;幼儿;合作能力

随着十九大“立德树人”目标的不断深入,对幼儿园教学来说,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就目前幼儿园教学工作而言,对幼儿合作精神的培育薄弱。幼儿阶段属于知识和智力方面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充实幼儿的情感体验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让他们在户外活动中体会快乐,感受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合作能力对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新教育理念,正确的理念是行为的先导

培育幼儿的合作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首先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目标,把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教学策略,先使幼儿对“互帮互助”有一定的理解认识,让幼儿接受团结合作等方面的教育认知和正确引导,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总之,培养幼儿户外活动的合作能力,首先需要影响幼儿的观念和认知,然后在从活动中去调整态度和行为。

例如,给幼儿讲《拔萝卜》的故事,进行渗透教育,让幼儿在倾听教师讲故事中体会什么是合作。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用温和的语气问孩子:“你们听说过拔萝卜的故事吗?今天让我们来听一听好不好?”在教师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是谁在拔萝卜?他们是怎么拔萝卜的呢?”故事讲到最后,教师提问:“他们拔出来了吗?他是怎么想到办法的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向故事的主人公学习,向他们一样学会团结协作。最后主题回转,由此及彼,由“拔萝卜”回观到自身,让幼儿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是通过好朋友帮助完成的,最后点明主题即团结力量大,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应用。

二、创造户外活动情境,激发幼儿合作兴趣

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简单来说就是由教师创造一个生动的场景,使学生能够有所体验,并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生动形象的,能够渲染情绪,引起感情共鸣的场景,而这种场景能够使学生沉浸其中,并且让学生能够理解形象背后的本质道理,最后使学生能够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该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具有寓情于理,“润物细无声”的暗示效果。情境教学法是幼儿最为感兴趣并乐在其中的教学方式。在户外活动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合作带来的身心愉悦感,并细腻地体会到合作的成就和幸福感,共同体会成功与挫折,体会活动的乐趣和激情。教师注意活动要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否则枯燥乏味的活动会减少幼儿的参与度。

例如,在活动的开始,教师需要下一剂“猛药”,先让幼儿观看以往的活动视频,伴着悠扬轻快的音乐,待幼儿产生兴趣并想要跃跃欲试后,开始组织户外活动。在户外活动的时间里,教师将幼儿进行分组,每两人一组,做两人三足游戏。教师可以找两位幼儿进行示范,先由两位幼儿做好准备,蓄势待发,让他们感触到即将开始游戏的乐趣。一开始由于尚未适应,幼儿可能会摔跤(地板会铺软垫,不会发生摔伤状况),他们会产生挫折感,反而会让人愈挫愈勇。教师这时候需要正确引导幼儿,给予他们建议、力量、鼓励和信念。待幼儿找到游戏技巧,大家基本在游戏中不会出现错误,并敢于参加到活动中来。教师根据学生的适应和突破难度,慢慢地鼓励学生挑战更高一级别的难度特征,由二人组合增加到三、四人组合,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小班幼儿整体作为组合。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活动感受的交流,体会成功的喜悦和挫折的烦恼,增进同伴间的团结意识。

三、教师要有意识传授合作交往技巧,使幼儿乐于活动

在户外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幼儿想与小伙伴们一起玩,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们,当遇到意见相悖的时候,却不懂得怎么解决。幼儿阶段处于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幼儿在与父母亲人交往时,很少会遇见人际冲突,因为父母对幼儿充满满腔的爱意,即使发生了冲突,也是由父母解决,很少需要幼儿参与。如何平安度过幼儿的敏感期也是重要的一个命题,教师需要提供指导和合作技巧,幼儿合作关系的建立关系到幼儿今后自信心和性格养成等方面。

例如,当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想要找身边的小伙伴玩,而这个时候需要教师来合理引导幼儿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教师要教给幼儿用何种语言去表达,如“我看到你们玩得很开心,我想要和你们一起玩。”“我很喜欢你们,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可以让我参加吗?”让幼儿多加练习,能够流畅地互相交流,提升幼儿敢于交往、表达自己的信心。让孩子在户外活动中,在课堂讨论中,在日后的人际交往交流中,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更好地沟通,与同伴建立健康的友情关系。

笔者主要从创新教育理念,正确的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创造户外活动情境,激发幼儿合作兴趣;教师要有意识传授合作交往技巧,使幼儿乐于活动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培育幼儿合作能力的途径。先从理念方面进行点明,后两项主要是从活动方面进行调整,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讲故事中明确合作的理念,在活动中不断地加深对团结合作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在晨间户外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孝莉.试论幼儿园晨间体育区域活动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

[2]顾芳芳.托班晨间锻炼组织中的三部曲[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

[3]郑美玲.有效开展幼儿园晨间活动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

[4]邬亚萍.关于幼儿园晨间活动的优化探究[J].黑河教育,2016(05).

[5]刘为雯.《指南》精神引领下幼儿园晨间户外游戏开展的四大转变[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

猜你喜欢
晨间合作能力户外活动
对幼儿晨间播报的几点思考刁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实践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糊涂的我
无题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以“养植”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