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司良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在硬件建设、教师培养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使农村教育得以保持良好发展之态势,但是农村教育也一并存在一些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不可忽视。
一、真假课程表所掩盖的重大教育问题
笔者经过一年多的调查了解,通过微博、微信、报刊、电话、实地走访等途径了解到,全国广大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主课”挤占“副课”的现象,而且情况很严重,许多“副课”课程都被彻底抹去了。
虽然班级都张贴有课程表,但那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给领导看的,是一张假课程表,实际上存在着另一张真实的隐形课程表,只有任课教师清楚,学校领导当然也知道有这么回事。
这张隐形课程表的实质就是“主课”代替了所有“副课”。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考出好成绩,多拿奖金,利于晋级晋职。
校、局、县、市各级主管领导能够默许教师这种行为,并听之任之,目的都是希望学生“考得好”“出成绩”,所以都选择性地“看不见”,任其泛滥成灾,须不知这样做牺牲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和心身健康,损害的是国家教育事业和民族的创新能力!
以牺牲学生全面发展为代价,片面追求分数、升学率的自私自利的行为,绝对不是在培养学生而是在伤害学生,往往成绩越突出的科任教师对学生的伤害越大,不但不能表扬奖励还应严加斥责!但现实恰恰相反,我们都在集体谋杀和摧残学生!
应试教育功利性的本质是教师的利益私心使然,应试教育已经被证明是高分低能,严重制约国家创新能力发展的罪魁祸首,全国人民都应该站出来声讨之!
鉴于“去副课”的应试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巨大伤害,上级主管部们和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标准课程设置,开足上满所有“副课”,一经发现私自改变课程性质或把“副课”上成自习课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一票否决绩效奖励、评优晋级;全体教师可以向上级、媒体反映领导对“去副课”行为的不作为,借以引咎辞职或加以处分。
二、时间与欢乐都去哪儿了——减负任重道远
现在的学生白天在校期间只有课间操、午餐、解手的时间可以走出教室,其余都待在教室,就连早上、中午也有老师上课,根本没休息时间可言。
学生在校就像一群被圈养的动物,唯老师马首是瞻,完全失去了自由和欢乐。
放学回家,又要完成大量的家庭作业,一些学困生除了吃饭洗澡的时间之外,到深夜也不能完成作业,严重影响睡眠和健康。
学生的一天,无论在家还是学校,总有写不完的作业、试卷,没有休息、活动、玩耍的时间,时间全被老师和作业支配了。
调查发现某班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试卷各有三套,每套有20余张试卷,加上课堂作业和一本练习册,相当于有五六套试卷,想想都觉得害怕!
这种“圈养式”、“填鸭式”和“题海式”循环轰炸可能满足了老师对分数的追求,但残忍地剥夺了学生的快乐和创造力,远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是对教育自由成长的莫大摧残!
这里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班主任教两毕业班英语,平时抓的非常紧,早上背英语,课间背英语,中午背英语,放学后还要留堂背英语,晚上也要布置作业,不留一点休息时间。到毕业考试那天,两班学生将所有英语试卷、教材统统撕烂丢在走廊上,足足铺了1寸厚的一层纸屑!这是迟来的抗议、沉默的火山爆发,写就了满地的“愤与恨”“伤与痛”,师生情就此“碎了一地”!悲乎?真不知该教师当时作何感想啊?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道:“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美教授发现中国学生在美国都是学霸,但是到了研究生、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中就举步维艰了,比不了美国学生。
国内许多少年天才大学毕业后都寂寂无为……
这些道理和事实告诉我们应试教育害人不浅,它让我们的学生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厌倦了对学习研究的热情,人格方面呈现出不健全的畸形状态,长大以后成为高分低能、缺乏科研能力的庸才。
教师应该多学习、借鉴中外教育成功经验,践行素质教育新理念,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做时间的主人,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学校应该为教师和学生减负,将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并科学评价教师业绩和能力,不唯分数论英雄。
建议义务教育阶段取消所有教辅资料、试卷、考试与课外学科培训,让师生真正得到减负和解放,进发出生命原本的色彩。
三、家教的真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陪伴胜过一切教育。
可现实是残酷的,中国农村绝大多数年轻父母都在外务工,陪伴孩子的成长成为一种奢望,一种抹不去的伤痛,一种遗憾而无奈的缺席和亲子离愁。
留守老人大多解决不了留守儿童发自“心底的渴望”,家庭教育处于一种真空状态,使孩子的健康成长出现巨大的隐忧。
虽然信息技术发达,亲子通过微信视频常见面,但毕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心灵的“抚摸”是离不开视线的温暖和手牵手的亲近的。
四、师资建设与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双重老化,但又很难招入理想的大学生,原因是工资制度严重不合理,年轻老师的工资太低,所以现在的大学生尤其男生大多不愿意当老师,尤其不愿意去农村学校工作。
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呈现相对较快的下滑趋势。
与大城市、省会城市各种优势相比,农村教育已经显得十分艰难,无法与之抗衡,寒门难出贵子成为教育不均衡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几近崩溃,这对农村学校学生是极为不公平的,必然造成新的社会不公现象。
因此大力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是有效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当务之急。
比如改革工资制度,实行同工同酬;大幅提高农村教师各种福利补贴;提高农村教师进入门槛;让全国已退休的名校长、名师、高级教师到中西部地区支教,指导工作;分配、培养农村学校学科带头人,等等。
如果连广大农村教师都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那么中国教育的春天也就到来了,中国引领世界核心科技的时代也必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