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了20年的耳光应该打醒谁

2019-12-10 02:16张晓林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耳光体罚惩戒

张晓林

随着2019年7月10日上午河南省栾川县人民法院的宣判,一年来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常某打老师”案基本画上了句号。这一事件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和讨论还在持续发酵,网上各种各样的观点也是层出不穷。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这几天笔者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常某酝酿了20年的这记耳光应该打醒谁?笔者以为,主要应该打醒下列对象。

一、打醒教育立法部门

常某在20年前读书时被老师体罚,20年后反过来拦路报复老师,除了个人情感因素外,更多是因为法制不健全导致的。试想一下,如果当年就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教师惩戒学生造成何种后果须要承担何种法律责任,那老师一定会克制自己的行为。正因为法治的空白,才从客观上导致一部分教师惩戒起学生来肆无忌惮。与此相应的是这些年来出台的一些教育法律法规,除了不断增加教师的义务、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利外,对学生殴打老师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只字未提,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部分学生采用暴力手段报复老师的邪气。常某酝酿了20年的这一耳光至少应打醒教育立法部门,是该到出台一部详实具体、条款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师惩戒学生法”的时候了,也到了该考虑出台一部约束学生行为的法律法规的时候了。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听到社会反响强烈了、人们的呼声高了,派个人出来应付两句,等舆情一下去,又拖一天算一天,我们的教育真就没有希望和未来了。

二、打醒媒体

这些年来,校闹之所以愈演愈烈,与部分媒体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在见诸网络的历次校闹事件中,一开始,大多数媒体几乎都站在学生和家长一边,抓住人们普遍同情弱小的心理,尽情炒作。特别是一些小刊小报、自媒体更是兴风作浪、煽风点火,点燃了一部分低素质家长的暴脾气,把本来不大的一点火苗最后搞成了一片火海。而且,经媒体一次次炒作后,这些件事会像瘟疫一样从一地傳播到另一地、由这个家长传染给另一个家长……大家在相互学习和仿效中,闹腾得更欢了。因此,常某酝酿了20年的这一耳光应该打醒的第二个对象是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正是他们把本来每个孩子都很向往的校园宣传成了社会的对立面,把本来很和谐的家校关系变成了仇敌关系,把本来大家都很尊崇的老师宣传成了恶棍、把本来都能成才的孩子推向了毁灭……希望那些以博眼球为宗旨的媒体能被常某的这一记耳光打醒,从此在弘扬教育正能量上下功夫,那将是学校之幸、家长之幸、老师之幸、学生之幸,更是我们的民族之幸。

三、打醒领导

从最近网上流传的几则比较典型的校闹事件中可以看出,事态之所以一再升级,与学校领导“装睡”、不作为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杨老师体罚学生事件:她最初被勒令向学生家长赔情道歉、承担诊疗费;后又被罚扣一年的绩效工资,并列入“黑名单”;最后在县委、县政府的调查干预下“昭雪平反”。那么,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学校领导,网上被学生和家长披露出来的杨老师的优秀业绩——带出了多届市高考状元,甚至在出事之后所带班的中考成绩仍然是全县第一名,难道之前你们一无所知吗?为什么不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她?我们再来看跳河自杀的周老师体罚学生事件:连警方都认定周老师无过错,学校领导为什么还要让周老师赔付医药费、给家长道歉?说白了,这两则典型的事件反映了一部分领导的共同心态——把自己的乌纱帽看得比老师的命更重要。因此,常某酝酿了20年的这一耳光也应该打醒这样的学校领导,如果他们还像以前一样继续装睡,一次半次无所谓,次数多了,老师们总有一天会与其貌合神离或者弃其而去。

四、打醒老师

作为一个有着近三十年教龄的老师,笔者敢拿人格担保,爱惩戒学生的老师里边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负责任的好老师。为此,笔者感到痛惜,因为每次牵扯到此类事件中的基本都是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老实人。但不管多么痛惜,这都不是笔者为他们开脱的理由,因为国家明文规定教师是不允许体罚学生的,不管你的初衷有多好。所以说,常某酝酿了20年的这一耳光应该、也一定要打醒那些还抱着“不打不成才”的传统教育观念的老师,今后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策略。要明确认识到,今后只有用更新、更科学的理念和方式去教育引导学生,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才,也才能确保自己平安无事。当然,这一记耳光更应该打醒那些平时就不怎么敬业,还夹杂着私心杂念、带着个人情绪、发泄私愤体罚学生的老师,因为家长和学生对你有多憎恶,报复起你来就有多狠。

五、打醒家长

常某这一记酝酿了20年的耳光最应该打醒的是家长,因为在几乎所有的校闹事件中,主角一直都是家长而非学生。家长的个人修养和教养观念直接决定着校闹事件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最终的解决方式和结果。家长们在被打醒后一定要冷静地思考,去学校里闹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如果为了钱,就像那个被杨老师用书扇了几下的学生的家长,开口就要三十万,难道你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卑鄙吗?如果是为了发泄愤怒,你觉得这样做值得吗?如果是为了给孩子讨回公道,你觉得这种方式正确吗?……作为一名老师,笔者非常支持家长为了孩子的事情找校长、找老师。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管自己有多生气,都要控制好情绪,大吵大闹终归不能解决问题。从目前网上爆出来的校闹事件来看,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是坐下来谈,没有一件是在吵闹中圆满解决的,家长务必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同时,我更希望家长们能在这记耳光后,冷静下来重新定位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老师。如果孩子有问题,千万不要娇惯,现在在家里惯着他,一旦将来走上社会,他吃的苦头和付出的代价要比今天多得多;如果老师有问题,能沟通就好好沟通,大多数老师还是通情达理的。总之,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千万不能一有事情就暴力为先。

六、打醒学生

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还无法正确判断和理性处理很多事情,但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和价值理念,所以,常某的这一巴掌也应该打醒他们,让他们在十分理智的状态下好好反思自己,思考这几个问题:1.学校里那么多的学生,老师为什么不惩戒别人,却要惩戒自己?2.老师为什么不惩戒其他班的学生,而要惩戒本班的学生?3.老师为什么只惩戒现在带的学生,不追到另一所学校去惩戒已经毕业的学生?4.老师惩戒学生是为了管教还是发泄私愤?只有把这几个问题想清楚了,才能判断是自己错了还是老师错了。如果自己错了那就要接受惩戒,犯错误要付出代价这很正常;如果是老师错了,可以找机会跟老师好好谈,只要老师意识到自己错了,他就会改正。这样一来不是就把心结打开了吗?心结一打开,憋在心里的气自然就顺了,气顺了一切就烟消云散了。

总之,常某的这一耳光应该打醒的对象很多,也希望他们真被打醒了。只有大家都醒了,才能理智地反思自己,宽容地看待别人,然后放下恩怨,结成教育联盟,共同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营造出一片蔚蓝的晴空。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耳光体罚惩戒
忘却歌
教育惩戒,育人为本
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打错了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有些伤痛,爱也无法抚平
体罚容易让孩子精神失常
规范化的学校体罚:一种合理的教育方式
耳光是掌声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