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柏尧
下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页练习二第10题。
本题作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学中的一道拓展性练习,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错误率很高。笔者曾埋怨此题出现得过早,因为在刚刚学了“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后在练习二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题,而且解决此题的第1小题要用到括号,感觉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翻看《教师教学用书》,里面也未曾单独对它作出说明。在練习二的“编写意图”后仅仅是这样一段话:“练习二编排了10道习题。重在巩固、加深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练习形式多样,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面对第10题,笔者不知道该如何理解上面这段话,感觉这都完全不搭调啊。
苦于学生如此高的错误率,以及自己似乎认定的超范围、超前练习,笔者改变了以前的教学思路,把此题的练习教学放在学习了“括号”之后进行,因为在同样的第1l页中笔者找到了它的同类“兄弟”,也就是练习三的第2题。同时,翻阅《教师教学用书》关于练习三的“编写意图”:“练习三编排了6道练习题和1道思考题。用于巩固和熟练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技能,巩固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题目素材丰富、形式多样,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随后有对第2题的详细说明:“通过先按顺序计算,再列出综合算式,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括号的作用的认识。”在“教学建议”一栏,还有“要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为什么用上括号”。
通过对教材的研读,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将二者联系在一起。理由有三:
1.都是将几个一步计算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目标一致;
2.虽然形式不一——前者为并列的三个一步算式,后者为树形图,但实际操作方法可以统一;
3.后者为数字符号,前者为图形符号,相对于学生心智而言,前者的抽象性反而更高,学生更不适应。
出于这样的缘由,笔者整合了练习三的第2题和练习二的第10题这两道练习,并目.进行了教学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先出示第11页练习三的第2题,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
学生解答后进行反馈,从反馈中发现学生对前面几个方框中的计算没有问题,问题主要出现在列综合算式。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添括号。有的学生顺序先后颠倒等等。于是,笔者先让学生根据上面的题目列出几个一步计算的算式题:128+147=275,275÷25=11,320×11=3 520。然后让学生找找三个算式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从最后一个算式出发,思考3 520是怎么来的,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直接计算出来的,那么11是怎么来的呢?是275÷25得到的。那275又是怎样得到的呢?是128+147的和。接下去让学生根据最后的算式把前面的算式一个一个“搬”过来,并把前后顺序对接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列出了320×[(128+147)÷25]=3 520,但是还有小部分学生存在(128+147)÷25×320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学生对数据的位置还是模糊的。于是,笔者出示320×[(128+147)÷25]和(128+147)÷25×320这两个算式,让学生检验哪个算式与树形图所示的运算顺序是一致的?经过对比,错误的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把320×11变成了11×320了。通过讨论辨析,学生认识到前面的算式更能准确体现题目的本质,是更佳的选择。然后,教师又概况了解决此类题目的方法:把它分为四步解决,分别是列算式、找联系、搬算式、对顺序。
在总结四步解决法后,让学生独立解决第2小题。学生很快列出了(920+438÷73)×34=31 484,只有个别学生列成(438÷73+920)×34=31484。接下来,笔者出示第8页,练习二的第10题,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的正确率在90%以上。
回头想想,倘若时间更充裕一点,是不是可以让学生“倒”着来一次甚至几次?根据给定的综合算式写出几个一步计算的算式、根据给定的综合算式画出相应的树形图,这样的练习多做几次,学生对解决这类问题、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括号的作用是不是会有更深的理解?回顾这一教学过程,也让笔者脑海里产生了不少疑问。
1.如何解读教材?尤其是在《教师教学用书》不能给予你最直接的帮助的时候,我们将如何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处理呢?
教材是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呈现。我们要用好教材,首先,心中要有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清楚知道自己的教学目标,把教材作为达成教学目标的学材和载体。在教学中经常揣摩教材编者编写教材的意图和思路,经常翻阅《教师教学用书》,指导自己更好地用好教材。但是当《教师教学用书》不能给予我们最直接的帮助时,我们更需要用心揣摩教材,用心来理解课程标准,将自己的思想和教材的意图融为一体,实现对教材完美的使用,灵活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教材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没有教材或不依赖教材的课堂教学,就会失去内涵,失去方向,质量也就没有了依据、没有了根基。
2.我们常常讲整合教材。何谓整合?如何整合?可以有多大跨度的整合?这次实践究竟属于教材的整合还是教材的处理?这样做究竟有多大的价值?抛开这个角度,这次教学的价值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定义?
笔者认为在整合教材时,我们首先要读懂教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资源。读懂教材对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要读懂教材的情境,读懂教材的内容安排结构。在读懂教材后,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教材,吃透教程,弄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后再读读教材。这样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对教材的整合。
只有创造性地活化教材,使教学内容、练习内容更贴合学生生活、知识水平,更有逻辑性、趣味性、挑战性,更适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