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考”的实践路径及探析

2019-12-10 02:16程言峰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生评价价值取向

程言峰

摘要:“游考”是学校进行阶段性测评的一种新型表现性评价形式。它不仅是一种测评形式,更是一种价值引领。在游考实践中彰显趣味性,凸显融合性,渗透教育性,關照差异性,让儿童获取一种质疑自我、审视自我、寻找自我、发现自我、信任自我的独特成长经历,让学校在此基础上成为具有生命吸引力的自由成长空间。

关键词:游考 学生评价 价值取向

“游考”是利用“游戏”的形式,通过“游园”的方式进行阶段性测评的一种新型表现性评价形式。它是针对小学阶段(重点是低年级段)进行的一种面对面无纸化“考试”,在许多学校和地区也被称为“嘉年华”测评。

一、“游考”评价的价值转向

“游考”,不仅是一种测评形式,更是一种价值引领。在持续跟进的游考实践中,学校的办学目标会愈来愈明朗,课改路径也会越来越清晰。

1.由单项检测转向为知能融合

依据课程标准,每一学科知识都有其考核要点,知识考核固然不能丢弃,但儿童能力的提升更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先天不存在、后天必须有的东西。“游考”把“试卷模式”变为“情景模式”不仅仅是在形式上贴近儿童,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闯关、实践挑战等形式,由单纯的“灌输性”知识考核,转向生活情境中的实战演练。

比如,在数学学科“游考”项目设计中,我们针对一至六年级分别创设了与儿童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情境:“购物小达人”“导航助手”“巧算24”“七巧拼图”“创意设计”“旅游经费计划”等等。这些别开生面的活动内容,在检验儿童的综合计算知识、对方位认知知识、对图形理解运用知识的同时,更是考验了他们合理统筹、理性购物、实地辨向、现场设计等多方面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由千人一“面”转向个性张扬

纸笔评价,学生往往是人手一卷的“秧田”式应试。标准化命题、统一答案、统一考试……为了迎合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所呈现出来的答卷也常常是千人一面。然而,教育是从“人”出发的顶层设计,最终必然要回归到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人的个性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生命原本都可以拥有自己应有的定位,“游考”致力于让儿童选择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然后尽情地发挥自己独特的才华,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自己。

“游考”的许多学科采用了“必考项目+X”形式,“X”就是让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如六年级英语采用的“1+x”项目,“1”为统一项目——课本story time背诵,“x”为特长展示——或英文故事讲述,或英文歌曲传唱,或英文短剧表演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相应的考核项目。由“千人一面”到“张扬个性”,旨在引领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或挑战中学会内察自我,对自己的个性发展进行理性剖析,以培养、发挥、运用自己的长处,能够正视并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以阳光的心态、向上的热情、积极的行动去适应每一个成长的空间,并享受个性飞扬的成长乐趣。

3.由个体成长转向团队共进

“社会参与”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个主要方面,旨在引领儿童在社会化活动中学会责任担当,学会团结互助,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在对“游考”进行顶层设计的时候可以精心安排系列团队项目,引领儿童由关注个体的“胜与败”转向关注集体的“进与退”,逐渐培养“敢参与、勇担当”的小公民意识。

比如,一年级体育测评项目“编花篮”,二年级测评项目“毛毛虫”竞赛,前者要考核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后者更要考核团队间的组织分工,并在竞争性活动中促进团队间的互相配合……“游考”中的团队项目,使得小组中的个体有机组合,在团队配合中获得智慧的“再生”。伙伴们在集体受检过程中所经受的不仅仅是内心独自的胜败体验,更是作为个体在团队中协作创新、交融互助的一次挑战和考验。

4.由接受服务转向志愿服务他人

在“游考”项目的深度设计中,巧妙地将儿童的服务意识和公民素养的培养渗透其中,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由接受服务转向志愿为他人服务。升级版的“游考”现场有一群特别的参与者,红色的“志愿者”马甲是他们“特使”身份的最佳证明,他们彬彬有礼、热情洋溢,有的做教师现场评价的“助考官”,有的做疏散引导的“指挥官”,有的做复试指导的“参谋长”……这群特殊的“助考官”“指挥官”“参谋长”们由接受服务转向志愿服务他人,既是儿童们乐于奉献、团结互助的学习榜样,也是志愿服务、关爱他人的行动典范。

二、“游考”评价的基本特点

面试、闯关、游戏、互评……在团队中交流、分享、互助、激励,在竞争中观察、审视、反思、调整、提升,“游考”评价,是儿童身受检阅、获取提升的成长平台。“游考”让儿童获取一种质疑自我、审视自我、寻找自我、发现自我、信任自我的独特的成长经历。那么,“游考”评价有哪些基本特点呢?

1.提供激励情景,彰显趣味性

玩耍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中的儿童才是自然成长的儿童,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借助游戏,学员的头脑能建立起视觉线索,如果经历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吻合,学员的记忆将会非常深刻且与具体地点的所作所为恰当关联。情景式记忆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学员建立一种模式,能让他们快速且方便地回忆某个具体情形下应用相关知识的信息。课程改革的本质,是带给师生一种自然向上、精神敞亮的校园生活。游考评价中的“游园”和“游戏”为儿童提供了激励性情景,项目设计的体验性,连续通关的挑战性,协作共进的成功感,都彰显着浓浓的趣味性。

蓝红两色不一样“游考通关卡”,分别有男生款、女生款,关照了不同性别的儿童需求。“通关卡”以游艺宫形式标注了每个“考点”,每完成一项任务,“考官”会在对应的位置盖上纪念图章,给儿童以连续性奖赏刺激。“玩游戏”的考试妙趣横生,游考以其趣味性,不断引爆、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儿童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获取学习的经验,经历成功的欢愉,沉浸在求知和探索的幸福之中,乐此不疲。

2.促进交互连接。凸显融合性

儿童如同幼苗,他们的成长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教育的本质是给这些“花朵”以最适合的阳光、雨露、空气,让生长成为最大的可能。而以分数为硬性指标的“课时教学”“学科测试”往往只能依靠“知识周转”塑造出来“单向度”的人。“游考”致力于冲破重重藩篱,促进学科、学段、时空等多重连接,使之交互融通、合力育人。

“游考”最大限度地呈现时间、空间的弹性舒展。一般情况下,所有的“游考”项目只给考生一个总的时间,单项考核时间实施弹性设置,考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自由统筹,酌情选择应考“摊位”;“游考”的地点,可以在年段之间教室、廊道的综合空间,可以在学校大操场的开放空间,也可以在演播大厅、体育馆等封闭性空间,给儿童以“游”的可能;“游考”实施跨班级走班游考、跨年级交互服务,为参与者的跨界融合提供了可能。学生考官、家长考官经过自主申报、年段批准、助考培训,成了“游考”中师生沟通、家校沟通的粘合剂。考核内容以“综合项目”推进,不纯粹以学科划分,努力实现内容上的交叉融合。

3.注重过程体验,渗透教育性

“游考”对于学生、老师、家长来说都渗透着深刻的教育性。

对于学生来说,游考所提供的是一次次学习的经历,无论是个体的前期筹备、小组内的协作分工,还是与考官之间的现场互动,或者不合格之后的“绝地反击”,它引领学生认真研读游考规则,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表现,助力学生改进学习策略,渗透着深刻的教育性。同样,游考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最终的结果,对于执教者来说,可以更多地观察学生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的步骤或者过程。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场域之中,考官很容易发现学生在不同“考点”所呈现出的不同表现,进而对学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此背景下,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教育性不言而喻。对于经过“申请、面试、辅导”而荣升为“考官”的家长来说,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自家孩子”的表现,更是相当年龄的“一群孩子”的表现,能帮助他们更理性地对家庭教育进行反思和再定位。

三、“游考”评价的操作建议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质量观、素养观,尊重生命成长的本来方式,是学校评价改革乃至课程改革的应然追求。“游考”评价实施要和学校发展目标、课程改革目标、学生培养目标相契合,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深谋远虑,具有前瞻性、发展性、批判性。

1.与课程设置相关联,宜有“前瞻性”

顶层设计要有前瞻性。“游考”评价设计自身就要带有学校课程的基因,“游考”评价设计不仅是学校课程后期的“锦上添花”,而且在课程研发中是“与生俱来”的课程钥匙。我们进行评价顶层设计的同时,就要准确地知道我们的儿童需要学习什么,不仅仅是某一节课,或者某一个单元,而是一个学期整个学年需要达成的指标。这样,我们的“游园卡”其实就是一个引领学生达成目标的学习“地图”。活动筹备要有前瞻性。每次游考都要在传承中有所创新,针对上一年的活动进行反思,对需要巩固的内容进行强化,对学生已经完全掌握的内容及时进行更新,做到“逢考必有惊喜,再‘游另有收获”。另外,“游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可以按年级有序推进。早期的筹备工作需要细致精确,比如场地的划分、环境的布置、道具的筹备、人员的配置、评委的招录、游戏的设计等等,这一系列的早期准备至少要一到二周,需要班主任、科任教师等等多方沟通协调。

2.重在自我人格完善,宜有内生性

“游考”活动中要特别关注和呵护那部分“短板”儿童,在儿童已有的成长基础出发,把评价指向学生内在的意义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向善向上的成长力量,达成人格的自我完善。不是让他们当众出丑,而是培养他们既能心安理得地“赢”,又敢于不失尊严和体面地“输”。即便是暂时的“输”,也能正确审视自己,获取自信,卷土重来。“游考”中,允许多样选择,允许重复测试,允许向伙伴们求助,在这种氛围中,每一位个体都不是“看客”,而是“主体”。儿童在游考中获得的有考官面对面的激励性话语,有伙伴手拉手心相印的温暖安慰,这种“内生性”也是一张游园卡所无法完全记录的。

3.关注批判性思维,引领深度学习

“游考”评价的关注点不仅仅是学生对于某一学科的单项学习和某种基本能力,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学科素养诸方面的综合性评价,重视多學科的融合性学习能力,引领学生一步步掌握深度学习基本能力:掌握核心的学术内容、用批判性思维解决复杂的问题、协同工作、有效沟通、学会学习和发展学术见解。这样,尤其需要我们设计者走出对“游戏、游玩、游园”这种表面化的理解,深入研究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地设计“游考”项目,引领儿童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

如何考核决定着教育者的育人方式。以儿童的方式关照未来,用儿童的眼光审视世界,让生长与评价在校园里变得有滋有味,让儿童获得人的尊严、体现人的价值、满足人的期待、实现人的自由、表征人的灵性,唯有如此,我们的学校才能成为儿童自由生长的乐园。

猜你喜欢
学生评价价值取向
中小学“减负”的悖论与教材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促进班级管理
有效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