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创新社区教育路径研究

2019-12-10 01:17万天宇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习者居民互联网+

万天宇

(江苏开放大学 党委组织部,江苏 南京 210036)

社区教育是持续满足我国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继续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及全民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社区教育以其授课模式灵活、课程内容丰富、面对人群广泛、没有入学门槛等诸多优势,为学习者搭建充实自我、提升进步和增进能量的补给站。正因如此,近年来,社区教育逐渐在推动教育公平和终身教育的进程中扮演主力军的角色。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悄然来临,互联网技术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无疑为社区教育开辟了新的发展契机和前景。要想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创新突破,社区教育须转变教育模式,运用科学敏捷的互联网思维武装头脑,不断提升社区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互联网+社区教育”的战略走向。实现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与社区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教学模式改革向操作简便、交互性强、适用性广的移动平台方向发展,有效改变现阶段社区教育面临平台结构复杂、形式陈旧以及使用率不足的尴尬窘境,为促进社区教育持续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互联网+社区教育”的时代内涵

所谓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范围内,以社区居民为对象,旨在发展社区和提高其成员素质、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教育集合体,以促进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社区和谐发展为目标,是一种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的教育影响活动。[1][2]

“互联网+”即“互联网+传统产业”,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以刺激社会经济形态不断演化从而保持实体经济持久旺盛的生命力。“互联网+”的内涵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手段,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向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方向改造,在各领域创造出一种新的业态。[2]“互联网+”的本质在于将互联网经济要素同生产要素结合,立足实体经济生产力于创新力提升,推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同发展。“互联网+”将互联网智慧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强化实体经济创新力与竞争力,推进技术进步、效率提升以及组织变革,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形成更强健的社会经济新形态。[3]

“互联网+社区教育”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手段,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社区教育生态机制重构,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区教育之中,促生新的社区教育发展生态。互联网打破了时空桎梏,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受众参与度高、交互性强等优势,因此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推进社区教育创新成为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社区教育发展规律同“互联网+”有着极高的关联性,倡导互联网技术与社区教育渗透融合,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丰富课程资源建设,活化活动内容形式,打造一体化学习平台,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文明程度与精神境界,推进社区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社区教育的发展契机

(一)“互联网+”拓展了社区教育空间

单一的面授、体验式教学是传统社区教育最常采用的教学模式,其实施环境通常局限于活动室或教室。社区教育并非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而是一种灵活的教育,其综合性以及更强的相对独立性和灵活性也是学校教育难以完全代替的。正因如此,在“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创新驱动下,各级政府部门充分体现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探索建立起市民终身学习的网络平台,如终身学习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仿真模拟体验馆等,将学习场所由狭小的物理学习空间向虚拟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转变。

终身学习教育平台通过公平开放、互联互动、智能高效的软硬件环境支持系统,打造多方协作、共赢互利的生态圈,同时依托大数据分析支持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真正实现个性化“一人一册”。学习教育平台可设置课程学习、课程作业、在线交互、用户自测、成绩分析、专题研讨、援助专区、资源下载、用户管理、问卷调查、通知公告等各项版块,为学习者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交互式虚拟平台。数字化平台的广泛使用,特别是QQ、微博、微信、微视频、手机客户端、电子邮件等即时通信技术的广泛运用,充分体现了社区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催生了“互联网+”时代终身学习模式,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间互联互通的桥梁,真正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服务宗旨。

(二)“互联网+”丰富了社区教育受众群体

以前社区教育受众主体多为离退休人员,功能类似于老年大学,其形式传统单一、内容陈旧僵化、受众群体有限,影响力和创新能力受到制约。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介入,市民终身学习平台不断搭建与完善,网络学习资源日渐得以丰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丰富了社区教育的内容与手段,拓展了社区教育的服务链条和功能,大大增强了社区教育的体验感和吸引力,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职业背景社区居民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实现了从幼儿、工人、农民、大中小学生到耋耄老人的全面拓展。与此同时,社区教育在开展社区居民非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本”的工作理念,增设了职业生涯发展、职业教育、民俗技艺、现代服务、健康休闲、艺术赏析、作品展示等“线上+线下”内容体验,并将部分内容转化为多媒体课件上传至社区公共平台,极大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便捷化、碎片化的学习需求。

(三)“互联网+”实现了社区教育传播路径优化

传统社区教育模式多为面授示范体验,即依据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口耳相授、形体相传,通过线下学习体验进行近距离传授辅导。社区教育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开拓了线上学习渠道,即走上了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管理者通过课程发布、权限设置、用户管理、师资分配、在线监控、数据统计等多种途径为用户在线学习体验提供支持。将传统线下面授与现阶段线上教学有机结合,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双打思路,高效促进了社区教育传播路径优化。

社区教育通过精品在线课程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库架构、虚拟体验馆建立,创建新型传播路径,进一步推动了社区内教育资源的深度、有效的优化和整合。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间的数据转换和跨部门整合,保证了数据资源横向联动、纵向支撑及共建共享,多维度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保障措施。[3]部分省市开放大学先后建立了地方性学分银行管理平台架构,规范学分银行模式下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转换,为社区居民终身教育、全面学习提供良好条件。

(四)“互联网+”指引着社区教育师资能力发展方向

传统社区教育者队伍通常由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志愿者构成,主要承担了传授知识、讲解教材、评价学习效果、示范艺术课的任务,其功能定位多为传道、授业、解惑,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略显不足。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学习方式带来强烈冲击,这些趋势势必为社区教育者能力发展指明方向。[4]社区教育者自身用终身学习的理念启迪思维,拓宽专业知识视野,优化系统能力结构,拥有精湛的艺术表演能力,更要注重信息化教育能力的强化,更好地将学习者培养成为终身学习者。社区教育者在履行好知识传授基本使命和任务的同时,学习方法的传授、渗透、指导、转化尤其重要。社区教育者需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研究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模拟和实景情境创设,从实践操作中获取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引导学习者传播知识、研究知识、理论实践、发散创造。[5-7]

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教育创新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社区教育是如今大势所趋。面对呈现的新形态、催生的新思维,我们应紧扣学习者、教育工作者、学习资源、学习管理平台这四大基本要素,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通过转变思维理念、活化教学模式、拓展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积极探索社区教育的创新策略,为促进终身教育发展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转变思维理念

1.培养“去中心化”的理念。“互联网+”对社区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主要由于其多点对多点的交叉辐射循环传播模式,从而衍生出网络媒体环境多中心化、非中心化的两大显著特征。传统的管理理念下通常是以“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模式开展社区教育。[8-9]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该种模式被人们赋予了官方意识形态即主流意识形态的绝对主导地位;从教育方式角度来看,从事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或教学组是课堂的中心,向社区居民单向传递主流价值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社区居民可以依托网络媒介汲取学习信息,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束缚,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学业,由此形成了一种学习者自我指导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具有完整学习体验的新型学习范式。[10]网络媒体将传统的“一点对多点”向高效的“多点对多点”传播模式进行转化,逐渐消解教育者意识形态和教育方式两个层面长期占据的中心地位的同时,也彻底扭转了传统主流价值观,实现了由被动变主动、由主导变引导、由灌输变互动的理念转变。[11]

2.树立“分享”的理念。“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背景下,社区教育被分为诱发关注、激发兴趣、主动参与、引发分享四个阶段。“引发分享”是“互联网+”社区教育区别于传统社区教育最大特征之一。[12]社区居民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代言人,自由地传递个人知识经验,分享心得感悟,塑造个人品牌。“互联网+”构建的新模式强调将中心向居民本体转移,突出信息获取、搜索、分享这三个环节。[13]由于社区居民常态化获取信息、搜索信息以及分享信息,社区教育将彰显“网络社群”倾向,通过不断地聚合扩散以产生传播倍增效果。由此,居民可以轻松获取并分享学习资源信息,社区教育便可实现从有限向无限、由宣传到舆论、从闭塞到开放的形态转化。

(二)活化教学模式

1.以居民为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传统社区教育多数是以被动的服务为主,通常根据提前确定好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提供相应教学资料,但往往造成滞后性、短期性,特别是居民教育需求提出后,社区教育工作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选择设计课程,短时间内量体裁衣难度较大,长时间心理上难免产生疲倦懈怠。[14]“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教育思维理念转变,教学模式也应当与时俱进。社区教育应当将中心由教师转向社区居民,为广大居民提供个性化、针对性、不间断的教育服务。社区居民按照个人节奏、步调、进度采取个性化学习,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要素越来越向居民倾斜,教师也实现了由主导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化,辅助功能一直持续跟进至课程结束,增进居民终身学习的福祉。

2.分层分类实施教学,有效发挥网络社群效应。现阶段,管理机制散乱、居民规矩意识淡化、教师教育理念狭隘直接造成社区教育服务乱象丛生。依据社区居民兴趣、爱好、行为、目标分层分类,理清乱象。第一,居民形成了一种高聚合形式的存在——社群,“互联网+”视域下,居民属于某个社群或正处于搜寻社群的状态,“网络社群”正是社区教育的天然分类。第二,由于接触资源、接受信息存在差异,社群居民地位存在不平等性,同一社群内需求形成的差异化也促使了社区教育的天然分层。社区教育正是要掌握分析“网络社群”特性分层分类实施教学。

3.改进情境体验,获得居民情感认同。传统教育思维习惯于浅层次根据社区居民定位,通过提供课程满足其功能性需求,忽略了居民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不可避免地弱化了居民情感认同的获得。社区教育要基于“互联网+”视角情境重新设计规划课程内容,改进居民学习情境,努力将社区教育从功能至上向注重学习体验进行转变。

(三)拓展学习平台

1.以网络社交媒体创新载体。新兴的信息时代,互联网逐步成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社交媒体也越发受到居民们的青睐。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平台活跃用户近年来只增不减,其种类涵盖广泛,具备了网络社区教育良好的基础效果。社区居民可根据个人喜好和特点,自主选择平台获取相关资源,从而有效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第一,精准定位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地位与作用。网络社区教育的推广下,多元化、个性化、碎片化信息资源逐渐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消解。基于这种现状,社区教育工作者应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改变自身角色,变主导为引导、权威为探讨。第二,教师针对教学热点内容,发起相关探讨话题,并配以音频加以解读,吸引学习者关注而后自觉主动地进行点赞、评论、或转发,打造课程专属朋友圈。第三,教师应综合课程教学计划,合理使用平台设置议题、开展引导舆论,培养学习者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引领课堂走向,及时回复实时交互。

2.抢抓移动互联网阵地创新途径。2019年2月,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最常用的上网渠道之一。[15]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互联网结构。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用户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下也得到空前扩张,其凭借操作简便、成本低、实时性强、覆盖率广、功能强大的优势,在具备“互联网+社区教育”要素的先行条件下,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碎片化的学习需求。[16]第一,事先做好居民的学习需求分析,秉持路径规划完整、教学资源便捷、导学思路明晰、参与灵活方便的原则,将兼顾教育培养连续性和学习行为碎片化特性作为平台涵盖的必要功能。第二,增加教育工作者与学习者平台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将传统课堂答疑辅导、评价反馈融入网络教学中来。第三,充分挖掘平台的新功能,将时事新闻、逸闻趣事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提升教学即时性和趣味性,创新性地引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关注度,有效激发其热情、激情与兴趣。

3.拓展开发APP创新空间。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各类APP方兴未艾。要联合相关公司研发社区教育专属手机客户端APP,或可在在线教育类APP中增设社区教育模块,进一步拓展社区教育覆盖面,同时也为后期大数据挖掘提供技术支持。[17]第一,突出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设计,以简单直观的大字体、大图标为特点迎合中老年用户需求,课程界面以实用技能、兴趣喜好的学科为主,构建“学科—专业—课程—章节”的树状结构,层次分明,注意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从而提供给用户直观、便捷的使用感受。第二,教学内容以微视频、图像为主,辅之以相应的文字,迎合碎片化学习需求,促进理解,加深记忆。第三,设置答疑解惑板块,分别解决用户技术问题和教学问题。为充分保证用户APP活跃度,定期收集分析用户数据,持续改进拓展课程内容。

(四)实现资源共享

1.履行好“连接”任务。社区方面要各个社区教育环节中,充当好中介者、代理人的角色,通过完成“连接”的任务创新教育资源供给优化配置机制。社区“连接者”应努力寻求达成战略伙伴关系,谋求在更多方面的合作提升,将原本呈分散、孤立状态的个人与群体整合并共同纳入管理,引领资源配置新理念,构建一体化社区教育工作体系。现阶段社区教育资源的建设要注重构建多中心、多元化、多途径的机制的同时,更要强调资源本身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达到多元化、多层化、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2.切实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水平。作为“连接者”,社区需进一步加强广泛领域合作,理清各主体间的功能定位,创建角色并赋予各组织角色定位,保证不同的利益群体间能够有机融合。因此,社区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培养沟通协调正式、非正式关系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成本与风险分析预见能力。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目前建设推进的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有效地突破了组织界限,建立和优化多方协同治理的机制和体系。

3.构建完善共享机制。枢纽型组织是指带领集结某一类别、某一性质或某一领域利益群体实现共同发展目的的行业型社会组织。枢纽型组织应当兼具合法性、权威性、代表性和示范性特征,社区正符合这四大特征。社区应当借鉴汲取枢纽型组织建设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开放平台等制度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注重资源的汇聚、链接和整合,在资源联动、项目联办、优势互补等方面形成合力。依托公共组织背景下,社区更加会得到政府的扶持和认可,通过整合和优化各类社会资源,从而构建纵向业务指导到底、横向资源流通到边、全覆盖的先进体系。

(五)动员多方参与

1.政府加以监管。社区教育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全民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终身教育建设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地方政府的整体形象。一方面,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撑,加强项目指导,为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对新媒体创新发展加强内容监管,最大程度避免有害信息侵扰,促进网络社区教育健康开展。

2.学校提供支持。作为中坚力量,各地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是社区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为社区教育创新提供强大助力。其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经验,是我国现阶段网络培训教育的主力军,利用当前优势,将社区教育与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发展融合,保障教学质量,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3.社会实现推广。目前,在政府主导和学校配合支持的大环境下,“互联网+”社区教育进程中社会力量的参与比重有所欠缺。适度引入发展更新较快的互联网企业,通过战略合作、技术支持、资金保障、群体共享,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进一步扩大两者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猜你喜欢
学习者居民互联网+
石器时代的居民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