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的动因及规范

2019-12-09 02:06祁小雅施雨婷杜丹阳
智富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

祁小雅 施雨婷 杜丹阳

【摘 要】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水平居高不下,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费用从而带来净利润的大幅增加,而且能帮助企业提升偿债能力、筹资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计量模式变更的现状和诱因动机两方面入手,结合三木集团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变更前后的财务状况比对情况,对上市公司会计选择变更动机展开了深入探讨。同时透过会计选择变更的表象,发现国内上市公司自发性会计选择变更并非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目的,而是存在盈余管理、高管薪酬、融资需求等特定动机,导致会计信息失去了可靠性与真实性,最后据此给出规范会计政策变更的建议。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环境更趋向于公平化透明化,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变更其房地产计量模式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和指导,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变更;诱因动机

一、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现状

会计政策变更指的是企业在面对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由于会计政策的变更会涉及企业的成本费用、盈余、税收及信息质量,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利润表的数额,从而影响企业短期内的利润,这也是为什么上市公司为了扭亏为盈或摆脱ST處理,而通过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一大诱因。然而变更会计政策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以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计量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例,要求其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且企业能从中取得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企业一旦由成本模式转变为公允价值模式,不得再次转为成本模式,因此在现实中能够主动并自愿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上市公司微乎其微。据不完全统计,在2016年度内,16%的上市公司采用了一次会计政策变更,到2017年,却有高达92%的上市公司在财务年度内采用了三次及以上会计政策变更。这一对比表明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来灵活调整会计政策,从而进行盈余管理。

二、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成因

近些年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是愿意采用成本模式,因为成本模式操作方法简单可行,处理成本较低,公司业绩也不会因房地产价格的波动而受到影响。但就处理方法而言,成本模式的处理和一般的固定资产处理十分类似,需要计提折旧和摊销,需要计提减值且不得转回,这样会使房地产的账面价值随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少。而在经济上行的背景下,大量的市场需求必然使得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这就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有较大误差。

而当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时,不需要对其计提减值准备,而是要根据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确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采用追溯调整法对期初留存收益进行调整。这样不仅会减少企业的费用,而且会使企业资产价值随着房产价格的上涨而持续上涨,从而使得企业净利润的增加。在实际会计实务中,不乏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摘掉ST帽子以确保公司上市资格,而将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以降低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与提高每股收益。

三木集团是由福州市经济建设总公司改制而成的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2月11日,三木集团董事会发布会计政策变更公告,宣布从2012年起,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并对2010年和2011年的财务报表进行了追溯调整。在使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后,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由68775.74万元增加至71134.64万元,增加了2358.90万元。净利润由变更前的345.58万元增长至变更后的636.33万元,增加了290多万元,增幅高达84.14%。同时,三木集团的会计政策变更也极大地改善了公司各项财务指标,不仅带来了报表层次上短期的巨额收益,也增强了企业偿债能力与融资筹资能力。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经济动机

(一)真实反映会计信息

由于经济状况、客观环境的改变,企业原采用的会计政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已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当下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状况,因此企业需要适当调整会计政策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二)税收动机

这可能是企业通过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最明显的动机了,特别是目前我国的税法体系还并非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因此,很多企业就会千方百计地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以并达到上述优惠条件,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三)契约动机

1、操纵利润。

对公司价值的估计是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盈利状况预期的综合反映,同时也体现了该公司在社会中的认可度。出于大多数投资者是理性人的假设,公司现金流入量越稳定,投资者对公司越具有信心,则公司价值越高,反过来,盈余起伏不定的公司则会让投资者感到更多的未来不确定性,降低投资者信心,从而导致公司价值的降低。因此,为了增加公司价值,管理层会试图熨平报告盈余的波动性,让公司盈余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2、管理者的薪酬动机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管理层和股东所有权分离的形式,即管理者的绩效、奖金与企业净收益密切相关。由于这层代理关系的存在和公司的薪酬发放制度,管理者会追求绩效和奖金的提升而对企业的利润信息进行调整,即适当使用能让其在职期间收益出现暂时增长的会计政策来操纵他们的报酬水平。

(四)资本市场动机

l、规避市场管制动机。

目前,尽管我国的资本市场被逐渐放开,但企业的上市、配股、交易及退出等市场行为仍受到政府管制。如我同政府有关部门规定上市公司连续3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达到10%,其中每年不得低于6%才有配股资格;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公司的股票就要被特别处理,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就要受到ST处理被暂停交易等。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圈钱配股、免予特别处理或摘牌等目的,往往会选择变更会计政策使利润达到预期的目标,以满足政府对配股或上市管制的最低要求。

2、追求大市场动机。

一个企业所在的市场越大,就意味着有更多筹资、投资和获利的机会,资本市场是当前最大的市场,因此,上市成了众多企业追求的目标。根据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必须具有三年经营盈利的业绩。企业为了达到目的,就通过变更会计政策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数据,以此获得上市机会。

3、稳定市场信心动机。

出于投资者是理性人的这一假设,收益经常发生剧烈波动的企业往往因经营风险较高而不被大部分投资者看好,这会导致此类企业骨架下跌,融资成本也往往较高。因此,管理当局为了向市场传递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信息,往往通过调整收入和费用等,从而达到公司经济收益的稳定增长的目的,即所谓的平滑收益行为。另外,公司也可能需要向市场传递绩优信息,从而改善公众形象,这些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得以实现。

四、规范变更行为的建议

(一)提高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企业需要定期对会计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建立严格明确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并鼓励员工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建议。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规的有力补充,也是企业实现会计目标的必要保证,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足,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加强违背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惩治力度。

(二)强化企业内外部监督,完善会计政策披露制度

从本质上讲,上市公司变更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方式是虚增利润,实际并没有资金流入,这就导致了股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相关企业的会计监督部门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其内控制度,职责分离,配合相关审计部分的监督,对外披露明确真实的会计信息。

(三)建立多样化业绩评价体系

股价无法全面反映一个企业真实的价值水平,过度关注报表层面的业绩信息会加大高管舞弊财务报表信息的动机,追根溯源还是我国经济市场对企业业绩水平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造成各大上市公司只追求显性经济利润而忽视一些隐性的经济衡量指标,如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公司治理结构在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协调度等。而如果缺乏对隐性经济指标的参考,企业很难给自己在同行业中定位,进而也就不能在长期竞争中获得优势。

同时,由于财务指标太依赖于会计报表而具有滞后性,而非财务评价指标更有预期性,更加注重未来的发展内趋势,因此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更有利于管理者明确企业的努力方向,便于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加大违规行为惩罚力度

只有不断加大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让公司意识到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后果的严重性,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行为。一方面,政府应该搭建更加公平透明的房地产交易平台,加大对会计信息操纵者的打击力度,营造出一个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公司财报审计机构的责任追究力度。在认定行政责任的同时,要启动民事赔偿程序,通过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来震慑财务造假行为。此外,要遏制财务造假泛滥,还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增加执法人员和提高执法素养完善执法体系,让财务造假公司无所遁形,让造假者难以蒙混过关。

五、后记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因此上市公司应该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慎用会计政策变更;对于投资者,也应该充分结合当前国家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态势,从而深入了解该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从而做出更加谨慎的投资决策;相关政府部门对合理运用公允价值作出正确引导,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为公允价值体系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只有各方携手才能从根本上规范上市公司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行为,共同营造出健康公平的资本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 褚红梅,李春燕.公允价值计量在江苏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运用现状[J].商业会计,2019,(13):30-33.

[2]葛家澍.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会计研究, 2009(5).

[3]冷琳.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三个疑难问题[J]. 财务与会计,2018(11):51-52.

[4]姜德杰,戎小红.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 变更的会计处理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9,(9):42-44.

[5]王博.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以乐视网为例[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7.

[6]徐先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经济动因 及市场反应研究 ——基于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经验证据[J].商业会计,2019,(16):9-13.

[7]崔玉卫. 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探析[J]. 商业会计, 2017(7):35-36.

[8]何佰钰.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对利润的影响 ——以蓝光发展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8,(36):328-329.

作者简介:祁小雅(1998—),藏族,青海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会计学方向。施雨婷(1998—),汉族,江苏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会计学方向。杜丹阳(1999—),汉族,江苏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会计学方向。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第18批科研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8C135

猜你喜欢
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适用范围研究
“营改增”后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涉税账务处理探讨
浅析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
中外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准则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