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破坏性实验构建实效物理课堂

2019-12-09 02:04陈文璋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

陈文璋

【摘要】本文论述运用破坏性实验构建实效物理课堂的策略,建议引入破坏性实验突破传统教学观念,改进破坏性实验条件引发认知冲突,开展必要破坏性实验诱发学生好奇心理,放手引导破坏性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意识,增强破坏性实验力度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措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水平,构建实效物理课堂。

【关键词】破坏性实验 初中物理 实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138-02

破坏性实验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器材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完成实验后器材不再具有原先设定的使用价值,甚至危害到操作者人身安全的一种实验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以安全为前提,大胆运用破坏性实验,满足学生成为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的心理需求,使其成为实验中的思考者,提升物理教学的趣味性,推动实效课堂的构建。

一、引入破坏性实验,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能够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化、直观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他们通过观看演示实验以及动手操作实验,充分了解物理现象中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积极引入破坏性实验,运用破坏性实验扩展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其在实验中不断反思,提升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回声”现象时,教师可运用破坏性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先要求学生关闭教室所有门窗,大声齐读教材内容,记下读书的声音,使其感受到声音比较大。然后打开门窗再次大声齐读,让学生记下此时的读书声,他们发现声音变小了很多。在这一实验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关闭与打开门窗时读书声音的大小情况,此时教师没有急于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而是故意为他们讲述响度、音调等误导性内容。接着,教师设计问题:在开阔的野外讲话为什么比在封闭的房间内讲话声音小?让学生开展“分别在室内和室外说一句话”的实验,亲身体验两种环境下的不同感受,讨论后归纳:声音的大小不仅与响度和音调有关,关键还在于声音在传播时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

这样引入破坏性实验,是对传统课堂循规蹈矩式实验教学的突破,能够强化学生对声音传播知识的理解,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回声产生的原理,明白反思的重要性。

二、改进破坏性实验条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虽然大部分教师都能够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是在操作破坏性实验时通常面临条件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改进实验条件,准备好充足的实验材料,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因此,教师在运用破坏性实验时,应严格要求实验设备与器材,及时改进实验条件,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产生冲突,诱发他们的探索兴趣,使其主动思考物理知识的奥秘。

例如,在教学《电荷·摩擦起电》中的“静电”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简易器材动手操作破坏性静电小实验——在潮湿的环境里发生的静电效果。教师先准备好验电器、橡胶棒、玻璃棒、丝绸和毛皮等器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拿出来,先使用毛皮快速摩擦玻璃棒使之带电,再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要求学生观察验电器的变化;再用丝绸通过同样的方法进行操作,让他们观察实验过程,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这个操作是为接下来的实验做铺垫,从而引出重点:往丝绸上蘸取少量的水,把丝绸变得潮湿,采用同样的方法操作,把玻璃棒在潮湿的丝绸上快速摩擦,然后让玻璃棒接触验电器。当两者接触时,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并没有打开,这充分说明玻璃棒上没有静电的存在。

这样教学,通过利用两个截然不同的实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一个是常规实验,另外一个则是破坏性实验,并向学生讲解和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主动思考,使其产生探索物理知识奥秘的兴趣。

三、开展必要破坏性实验,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不少教师总是反复强调“千万不能损坏器材”,他们认为完全没有进行破坏性实验的必要。其实不然,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与深化实施,越来越强调个性化与新颖性教学模式的运用。因此,要想让学生全面认识与体验物理实验,教师应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進行一些必要的破坏性实验,让学生对实验重新认知,并诱发好奇心理,给他们带来直观感受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学习“安全用电”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保险丝破坏性实验,为学生准备好实验器材:保险丝作用演示器、保险丝、小灯泡、电源和具有绝缘效果的导线等,组织他们分组操作实验。先把保险丝连接到保险丝作用演示器的接口上,将小灯泡添加到整个电路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每加入一个小灯泡后保险丝的变化情况,运用逐个添加的方式,直至保险丝无法承受最后烧断。接着,将具有绝缘效果的导线连接到保险丝作用演示器的接口上,这时要断开电路开关,保险器也是断开的,然后把小灯泡一个一个地添加到整个电路中,闭合开关,要求学生观察添加小灯泡后导线的变化,他们发现导线冒烟,甚至着火。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保险丝的特性与工作原理,使其充分认识保险丝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危害。

通过破坏性实验让学生充分体会带大电流情况下,如果不使用保险丝导线将会着火,使学生明白不能用其他材料来代替保险丝,要正确使用保险丝,从而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四、放手引导破坏性实验,培养学生的严谨意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虽然实验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验操作环节,仍然有不少细节需要注意,尤其是在破坏性实验中更是如此。对此,教师在运用破坏性实验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无论实验成功与否,学生都能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更多。即使学生在操作破坏性实验时失败了,但也是课堂教学中的积极的生成,能够让学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警惕性,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以“弹力”教学为例,在研究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原理实验中,弹簧松紧程度和拉力大小存在直接关系,学生先利用固有的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得出弹簧松紧程度和拉力大小之间是反比关系的猜想。当学生提出猜想之后,教师应鼓励他们自主设计和操作破坏性实验,改变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种类,把弹簧材料改变成钢制材料,一根弹簧的自然长度改变成三种规格,分别为:8.3厘米、16.3厘米和7.5厘米,弹簧的根数可以是一根、两根串联或两根并联。通过操作实验,学生发现弹簧材质不同所测出结果也不同,伸长情况也有差异,他们了解到弹簧松紧程度和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使其得出弹簧的材料不同,拉伸长度和拉力大小均不同,知道弹簧材料是影响弹簧拉力与拉伸长度变化的关键因素。这样将破坏性实验的操作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端正的探究态度,细致认真地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和动手实践,借此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思维意识。

五、增强破坏性实验力度,培养学生批判思维

要想构建实效初中物理课堂,适当增强破坏性实验教学的力度很有必要,教师可根据教学主题增加一些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特别是在学生操作实验时,要明白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以及使用的器材、仪器等,培养他们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同时,教师可以运用破坏性实验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邀请个别同学演示,其他同学提出建议,组织他们共同观察和学习,使学生在批判中进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在“杠杆”教学中研究“杠杆定理”时,教师先拿出剪铁剪刀,随机挑选一位学生上台归纳:L1>L2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方式比较费力,但是距离较近;最后拿出一个天平,随机挑选第三位学生上台归纳:L1=L2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方式既不费力也不省力。在整个破坏性实验中,台下的学生可自由发问,如:为什么剪铁剪刀比较省力而理发剪刀比較费力?天平无法时刻保持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状态,L1、L2和F1、F2是否始终保持不变?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生成的批判性认识,参与演示的学生被质疑后进行深化思考,借助实验现象反驳他人,一起更正问题答案。

针对上述案例,整个破坏性实验就是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和创新的过程,使其在批判和反驳中发现新问题,进而重新思考与研究,最终对杠杆原理获得更加科学的认识。

总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破坏性实验,是传统实验教学的重大突破,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还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批判和反驳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水平,进而构建实效课堂。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
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动力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小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试分析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打造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