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青林
【摘要】本文论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策略,建议教师重视教材编写意图的开发,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状况,想方设法创设探究情境,激活学习认知、引导合作交流等方法,让数学学习更深入,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活动 激活认知 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124-02
儿童的数学学习没有捷径。要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有较强的实效性,教师要引领学生投身于探究性的体验学习活动,让他们积极地观察、分析、思考、验证,让他们亲历知识形成的探索过程,从而得到丰富的学习感知,形成丰厚的知识表象,实现学习的突破。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学习思考更加深入,并让他们在数学知识的应用中享受快乐,积淀底蕴,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激活认知储备
探究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方式,它是学生深化数学学习的典型标志。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创设学习情境等,引领他们深入地学习数学。同时,还要盯住学生的认知基础不放松,并以此为源点,设计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思考、合作、分享等活动中助推学习的深入,助力数学认知的有效建构。
如,在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既有知识的唤醒,让他们有深入学习的底蕴,进而诱使他们去探究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奥秘,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新知学习不孤立。
一是温故激活。教学伊始,教师引导学生复习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知识,设计相关问题,引领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等因素去解决问题,并在问题解决中深化除法基本原则的理解,深化除法算理的巩固。
如:(1)要使下列算式的商是两位数,□中最大填几?432÷□,245÷□,857÷□等。(2)□÷4中,余数最大是多少?□÷8中,余数可以是哪些数?(3)竖式计算,并验算。432÷3,432÷5,432÷4,432÷9。
一方面让学生自主研究问题,让他们在复习训练中更好地回忆出相关的知识,使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算理得到强化,除法的基本原则得到巩固。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学习感悟,像“除数是一位数要先试看被除数的最高位……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知识得到强化,相关的学习经验得以唤醒,从而使学生的除法学习有根有据,思考也更加有序。
二是引导尝试。尝试是一种探索,它是有效数学学习的一种体现。为此,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之初,教師要依据教材中的情境图,灵活地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焕发出深入探究的欲望,从而促使他们去积极尝试、大胆实践。
经过尝试学习,学生会发现,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一位是不行的,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除数是两位数。经过这样的思辨学习,也诱使学生把除法的前后学习逐渐整合到一起,促使学生对除法计算算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学生还会自觉地联想在96÷32算式中,要把32看成30去试商,从而将除法前后的学习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从中能够看出,要让学生真正领悟知识,不只是需要教师的讲解,更需要教师找准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给学生一个直接观察、感知、分析、比较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探究体验中逐步抽象和归纳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本质属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地理解这类除法计算的算理,让数学学习更加理性,也更加智慧。
二、创设探究情境
优化学习情境创设是提高学习实效性的根本举措。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学生学情等要素,创设最为恰当的学习情境,像故事开篇、学习竞赛、游戏活动、学习悬念等,以丰富、贴切的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学习的不断深入。
如,在三年级《周长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最为详实的探究体验活动。另外,教师还要利用学习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学生对周长的朦胧感知,从而实现学习的突破,让学习更富情趣,充满活力。
一是设计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在动画中感知周长,在分析比较中领悟周长。教学时,笔者创设了蜗牛比赛的学习情境:给4只蜗牛编号,让它们在树叶上进行爬行比赛,设定的比赛规则是:每一只蜗牛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圈(起点都是蓝色的闪烁点,树叶的边线是红色的跳动线),谁最先回到起点谁就是冠军。学生在观察中发现,4只蜗牛的速度差不多,但是3号蜗牛却早就爬完了一圈,这个发现让很多学生不服气。因为3号树叶是最小的。
二是引导学习争辩。当学生对3号蜗牛获得第一名感到不公平时就是引入周长教学的有利时机。“大家都是爬一圈,怎么你就认为3号得第一名就不公平了呢?”问题引发学生的质疑,也促使学生对树叶一圈的再观察。学生在比较后发现,3号树叶的边线最短,其他的树叶的边线长度不一。最终学生意识到这种一圈的边线,就是树叶的周长。
蜗牛在树叶边线上爬行比赛的活动情境,不仅把教材中静态的周长知识动态化,还能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致;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观察蜗牛爬行路线中,发现周长的基本特征,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周长的概念表象。
三、引导合作交流
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是小学生有效学习的两大法宝。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个体探究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让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也要重视学习合作交流平台的搭建,以合作探究学习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学会倾听,学会分享,从而实现信息的交互,实现思维的碰撞,最终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知识,快速地建构数学概念。
如,在三年级《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灵活地挖掘千克和克所对应的生活素材,创设恰当的探究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拎一拎、掂一掂、比一比、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千克和克的存在,实现有意义的数学学习。
一是找准生活的连接点,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中获得初步感知。实践证明,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伴有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面对千克和克,他们并不陌生,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是非常熟悉的。为此,教师要抓牢这些有益因素,设计一些具体的探索、思考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称量面包、西瓜、桃子、南瓜等活动中对“千克”和“克”产生共鸣,并形成对应的概念表象,使得学习有趣味,更有灵性。
二是创设“掂一掂”活动。让学生在分组体验中,感受到掂一下文具盒、数学书都是很轻松的,相反去掂一下凳子、课桌、书包等,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轻、重”的初步感知。另外,再引导学生称量书包、凳子的重量,读出具体的数值,让学生体会到千克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感悟到千克的使用范围,从而让千克的建构得到进一步深化。
三是设计系列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深化千克和克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用“千克”和“克”填空:一只大西瓜5(克),小明体重28(克),一个桃子100(千克)等。再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争辩,使得学习向纵深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要设计好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感悟知识的关键所在,让学习真正得以突破。
【参考文献】
[1]李友林.小学数学“以大问题”引领学生探究学习的策略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
[2]顾美娟.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
[3]商福芝.引领学生开展有效探究——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12(9)
[4]朱学玲.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6(17)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