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这一物象比较李白与李贺

2019-12-09 02:07王慧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幽兰李贺楚辞

王慧

李白和李賀自古常被人们相提并论。唐人齐已《还人卷》诗即并称李白李贺云“李白李贺遣机杼。散在人间不知处。”严羽《沧浪诗话》云“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诗品》)。宋人姚勉《赠行在李主人二子》诗中说“李家自古两诗仙,太白长吉相后先”。元人杨维桢在《东维子文集》卷七《赵氏诗录序》中,以及张天雨在《铁崖先生古乐府》卷首中都称两人为“二李”。之后,明代杨士奇的《跋〈复古诗集〉后》中,清代冯班《古今乐府论》中都直接用“二李”代称李白和李贺。在当代的诗歌研究中人们更是从李白李贺各自所处的时代、出身、个性、遭遇,诗歌的意象、情感、思想、语言等各个方面来比较李白李贺两位诗人的异同。李贺作为一个继李白之后的具有浪漫诗风的诗人,在学习李白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和改变,因此两人的诗歌的确有许多的可比之处。而通过在电子版《全唐诗》中检索会发现,两位诗人的诗中都频率较高地使用了“兰”这一物象。在不同的诗中,“兰”又构成了不同的意象。两位诗人的诗中对“兰”这一物象的使用,形成相近或相反的意象,正好从一个独特的而又具体的角度反映了两位诗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从对物象源头——《楚辞》的继承和发展看

(一)《楚辞》中“兰”这一物象及其构成的语象形成的两类意象

“兰”这一物象的出现,在不同的文本中构成了不同的意象。事实上,中国之所以存在富有特色的“兰文化”就在于在漫长的历史中,“兰”被逐渐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左传》记录的郑穆公的故事中,“兰”就是作为一个个人图腾的意象存在的。郑穆公的母亲梦见兰而生下郑穆公,郑穆公取名为兰,最终郑穆公还“刈兰而死”。整个故事中以兰为象征的图腾充满了神秘的色彩。(1)类似的“兰”作为图腾的意象,在浪漫诗歌的源头《楚辞》中也有。屈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梦,贤而被谤、忠而被贬的经历以及他写的《离骚》的总体意境赋予了“兰”这一物象特殊的内涵,使之成为了象征美好追求的意象。李白和李贺的诗歌对兰这一物象的运用继承了《楚辞·离骚》中“兰”的多种意蕴,形成了以《楚辞》中“兰”的意象为源头的“兰”的诗歌意象。

(二)李白诗中“兰”这一物象

李白的诗中在提到“兰”这一物象时,所用的词语大多是“兰麝、兰若、兰芬、兰荪、兰蕤、兰芳、兰蕙、浴兰、蘅兰、庭兰、芳兰哀”等。这些语象都是《楚辞》中常见的语象:都是“兰”字和另一个芳草的名称的组合或者是“兰”字与表示“兰”的气味、颜色等美好特质的词项组合构成语象。可见李白的诗首先在用词方面就有很强烈的继承和学习的痕迹,语象的应用也是十分传统和保守的。即使是“孤兰生幽园”这样的句子,也只不过是《楚辞》中“幽兰”这一语象(物象)的活用。这些传统的语象的运用,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李白诗歌语言的自然,这正与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追求是一致的。在李白看来语言“雕虫丧天真”。

总之,从“兰”这一物象的角度说,李白的诗在很大的程度上继承了《楚辞》的“兰”的语象和意象,是比较传统的浪漫诗风。

(三)李贺诗中“兰”这一物象

从李贺奇特的语言的运用可以看出李贺的诗歌在语象上与传统的语象的源头与很大的不同。在语象上有很多的创新,很丰富的想象,很富有个性特点。他另辟蹊径、追求语言的峭拔,有的语象甚至有当代意识流光怪陆离、晦涩难懂的特点。这一点与《楚辞》和李白的诗歌的语象有很大的不同。

二、从“兰”为代表的物象所构成的意境的特点来看

李白被称为“仙才”“诗仙”,他的诗有飘逸若仙的特点。李贺有“鬼才”、“诗鬼”之称,他的诗有许多“鬼象”和幽冥的意境。卷390_49 【苏小小墓】具有十分典型的幽冥的意境“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作者把楚辞《山鬼》和南齐苏小小的传说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个荒诞迷离,艳丽而又凄清的幽灵世界。诗以“幽兰露”开头首先就给人一种阴冷、哀愁之感;“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几句仿佛是描写墓前的实景,但令人感到凄清虚幻的幽冥气氛;“油壁车,夕相待”是回忆苏小小的往事产生朦胧的光阴流逝之情;“冷翠烛,劳光彩”是笔锋的突转,仿佛鬼火一般使得幽冥的意境达到高潮,使得一切虚幻化,切合了写墓诗题。李贺其他的诗也多用“堕兰”,“衰兰”,“枯兰”,“凄凄四月兰”,“蜡泪垂兰烬”,“幽兰露,如啼眼”,“兰脸别春啼脉脉”这样的意象制造出精致细腻,幽森冷艳,纤婉奇丽,荒凉怪诞,寂寥阴沉的意境。

所以说来李白的诗即使是用兰这样纤弱的物象仍然具有博大壮美,雄厚超迈,飘逸浩渺的意境相对于李贺的诗来说有一种男性化的健美;李贺的诗则多为女性化纤弱,往往精致细腻,幽森冷艳,纤婉奇丽,荒凉怪诞,寂寥阴沉。

三、从“兰”这一物象所展现的主观精神和诗歌主题来看

李贺和李白都继承了传统的托物比兴的手法,他们的诗中都用兰花表达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甚至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和反抗的精神。这也是他们的诗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表现。李白和李贺都有济世报国的远大抱负,但是都没有实现这一远大的理想抱负,因此从他们的内心来说都具有浓郁的悲剧精神。在李贺的诗中常有“堕兰”,“衰兰”,“枯兰”,“凄凄四月兰”,在李白的诗中也常有“孤兰”,“空兰芬”,“兰交空怀思”,“蘅兰方萧瑟”等意象,这些都表达了他们不得志的抑郁和悲剧感。

从“兰”这个具体的物象的角度比较李白和李贺的诗歌,李白更多地继承了《楚辞》的意象,而李贺则从语象的角度更多地发展了《楚辞》。李白诗的意境博大壮美,雄厚超迈,飘逸浩渺,而李贺诗的意境精致细腻,幽森冷艳,纤婉奇丽,荒凉怪诞,寂寥阴沉。李贺的诗歌比李白的诗有更加浓厚的悲剧色彩和抑郁情怀。

猜你喜欢
幽兰李贺楚辞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气若幽兰》
幽兰
李贺 “宅”出千古绝句
绑架准女婿同伤共悲: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幽兰
爱过的人会殊途同归
都是QQ惹的祸
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
以《诗》释《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