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稚平 周君勃
2019年正值红色农信诞生90周年。自福建省联社挂牌成立以来,代代传承“红色农信”基因,独家实现营业网点“乡乡通”、普惠金融便民点“村村通”、电子银行服务“户户通”,已然成长为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的主力军。
金秋时节,在被誉为“红色圣地、绿色宝地、两岸福地”的千年榕城——福建省福州市,本刊记者对福建农信联社主任张镇雄进行了专访,就福建农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思考与做法进行了深入探讨。见面伊始,张镇雄主任就饶有兴致地为我们介绍了“红色农信”的悠久历史。1929年10月,古田会议召开前夕,闽西苏区政权创办了全国最早的红色信用合作社——永定县太平区苏维埃信用合作社。闽西成为全国农信人梦想起航的地方,红色农信在这里诞生,农信初心在这里永定,也是农信人多方探寻、魂牵梦系的祖地老家、铸魂圣地和英雄热土。从张镇雄主任言语间的挚诚,可以感受到红色农信诞生地的红色基因,是这位服务农信系统15年的金融老兵的荣光与骄傲,也赋予了所有福建农信人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主力军的使命与责任。
真抓实干,在管理中体现务实精神
乡村振兴,讲究的是实干。近年来,福建农信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工作总抓手,着力升级“三大工程”,助力新福建高质量发展。以务实的精神,在支农支小、扶贫扶绿等17项业务发展指标中位居福建省银行业首位。
升级客户建档工程,为广大农民刻画信用画像。为解决农户信用画像不完整、缺乏抵质押物等普惠金融的痛点、难点,福建农信运用自主研发客户信息建档系统,为广大农户建立普惠金融档案,全面掌握农户家庭生产经营、信用状况、偿债能力等情况,40多个字段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为客户精准画像,建立覆盖面广、数据真实、画像完整的农村客户大数据库。至2019年9月末,已实现精准建档351.53万户。贷款户数237.13万户,比2019年初增加15.22万户,增幅为4.58%;贷款覆盖面为26.34%,比2019年初提高了2.03个百分点。
升级信用工程,优化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福建农信建立“政府搭台、部门支持、农信主推、农户受益”的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创建机制,依托自主研发的客户评级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和预授信。以信用户评定为基础,综合考虑客户建档覆盖面、贷款覆盖面、不良贷款率等定量指标,及扫黑除恶、反洗钱、平安建设、打击恶意逃废债等定性因素,扎实开展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区创建工作。共评定信用户273.76万户,占目标农户总数的65.46%;信用村561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3.11%;信用乡镇257个,占乡镇总数的22.62%。联合地方政府成功创建多个“农村金融信用县”。
升级“阳光信贷”工程,为农信服务提供机制保障。福建农信在全国农信系统率先建立“阳光信贷”机制,实行流程、产品、申贷、授信、利率、监督“六公开”,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三大服务制度,实现授信全流程阳光操作。同时,采用网上申贷、电话申贷、微信申贷等便捷服务模式,实现客户申请贷款“零障碍”。设立7000余个公示牌(板)向社会公开授信产品、条件、流程、经办人员及监督方式。建立回访制度,聘请近1000名外部监督员,设置1500多个监督箱。
爱拼才会赢,在创新中落实普惠理念
国家普惠金融规划实施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近年来,普惠金融的深入推进遇到了不少阻碍。福建农信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农村金融市场无序竞争加剧、商业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农村抵押物处置难度大、信用环境有待优化等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银行以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为由,在县域金融市场进行无序竞争,通过打价格战、运动式授信等形式渗透农村金融市场,瞄准农信社、农商行的优质客户,造成对优质客户的过度授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金融杠杆,对稳定县域金融市场带来了不利影响,也对农信社、农商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造成较大的冲击。
但是即便如此,福建农信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的优势依然十分突出。一是,福建农信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地方经济,与农最近、与农最亲,地缘人缘关系紧密,产品更接地气。二是,福建农信实行“小法人、大系统”机制,可以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既能发挥“小法人”贴近市场、反应敏捷、决策迅速的优势,又能发挥省联社“大系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作用。三是,点多面广。农信社、农商行是当地网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实现“三通”,被誉为“家门口的银行”“厝边的银行”“身边的银行”“家银行”。
福建农信充分认識并发挥自身优势,迎难而上,大胆创新,在金融产品、担保方式、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中不断巩固和扩大农信的影响力。
创新金融产品。总结推广“打好特色牌、扶好小农户、唱好融合戏、组好工作队”服务乡村振兴四大系列、超110款金融产品,全力满足乡村振兴各领域、各环节的金融需求。在产品创新中,福建农信亮点频现。一是主动对接精准扶贫。在完成对全省45.2万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信贷需求摸底和信用建档基础上,推出“担保金·扶贫贷”“惠农宝·扶贫贷”“万通宝·扶贫贷”等一系列专项产品,发放贷款支持4.67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占全省银行业70%以上,满足贫困人口创业和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需求;二是打造福建农信“一路相伴”教育金融服务品牌,累计为18.5万名学子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市场份额逾八成,并通过福万通慈善基金会每年无偿捐助1000名以上贫困学生;与省妇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巧妇贷”,为妇女创业提供金融帮扶;三是在全省首创推出“农股贷”“福田贷”,纾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等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难题;结合闽东山海特色,推出“蓝色生态金融服务试点”,量身定做金黄鱼、金海参、军民融合卡等信贷产品。“农股贷”“福田贷”和“蓝色生态金融服务试点”分别获评2018年度福建省金融创新二类、三类项目。近期,福建农信还创新推出“万通宝·信用贷”“万通宝·小微贷”两项主打产品,有效解决三农、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创新担保方式。为破解小微企业担保难题,福建农信一方面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推出包括机器设备、应收账款、商标权、专利权等在内的组合贷款。如建瓯联社创新采用工程车辆+土地使用权抵押的“组合宝”贷款,为当地重点项目和企业带去金融“及时雨”。另一方面,福建农信加强与监管、税务部门联动,充分运用企业纳税评价结果,积极创新推出“银税贷”“银税宝”“税立贷”等多款产品,推行信用、保证等多种担保方式和优惠利率,让更多企业从中受益,目前已有20家行社开展相关业务,笔数为1101笔、贷款余额为24.24亿元。
优化服务方式。福建农信强化科技赋能,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稳步有序开展信贷系统改造优化升级,在全省农信系统推广使用客户经理掌上银行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强化建档、评级、授信三同步,实现“办贷移动化、档案无纸化、数据共享化、操作便捷化、服务综合化”,做到客户经理手持PAD,只需轻松一点,就能获取客户信息动态,并提供跟踪式、精准化的金融服务,打造客户经理“最多跑一趟”客户“一趟不用跑”的新服务体验。
党建引领,在细节中树立农信品牌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福建农信人充分认识到必须传承好红色基因,在党建工作引领下,从细节着手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长期以来,福建农信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互动协作,先后以金融助理、金融顾问、金融特派员、业务咨询员等形式,向乡镇、村居、共青团组织等派出金融服务人员,逐步形成了独具农信特色的“党建+金融助理”模式,实施了“万名金融助理驻万村”工程。
“万名金融助理驻万村”工程是关系福建农信长远发展的基础工程,通过聘任乡镇信用社主任、客户经理担任金融助理,开展驻村驻社区工作,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有效地对接普惠金融、民生金融、脱贫攻坚、创业创新、非公企业服务等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求,切实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社区的“神经末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受到了广大农户和党政部门的好评。
在党建工作引领下,福建农信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总思路,着力擦亮农信品牌。
坚持一个宗旨。福建农信坚持服务三农宗旨,贯彻“做小做散就是做未来”的经营理念,摒弃“赚大钱、赚热钱、赚快钱”的不可持续经营理念,树立“赚小钱、赚辛苦钱、赚大众的钱”的可持续经营理念,为百年农信行稳致远、基业长青奠定坚定的思想基础。
落实两个要求。福建农信深入实施差异化发展戰略,做到农村阵地寸土不让、城区业务每笔必争,着力做深农区、做强郊区、做活市区、做优社区,在“别人没想到”的客户群上下工夫、在“别人做不了”的产品上下工夫、在“别人覆盖不到”的渠道上下工夫,努力探索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转型发展之路。
客户经理“三得”。福建农信突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通过实施“三定”、新工招聘、同业引进等措施,切实提升客户经理队伍占比,强化营销团队阵容和力量。要求客户经理在开展服务时,要进得了门、聊得上话、送得出服务,成为业务拓展的行家里手和广大客户的知心朋友。
金融助理“四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福建农信自身实际情况,福建农信通过实施支部建在网点上专项行动以及优秀党员到村、社区挂职金融助理等落实,强化“支部共建、党员互动”举措,在全系统总结推广“党建+金融助理”服务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求金融助理开展驻村驻企驻社区服务要沉下心、要摆正位、要尽职守、要口碑好。
打造农信服务“五更”形象。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服务目标和价值追求,福建农信通过坚守宗旨、转变理念、坚强队伍、科技赋能等多措并举,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大局,着力打造更亲、更近、更实、更快、更优的金融服务,塑造“家银行·心服务”的全新品牌。
前行万里,不忘初心。相信有着“红色基因”的福建农信人,未来将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务实的精神,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靶向定位,精准施策,使金融活水更加顺畅地流向三农、小微民营等实体经济领域,为福建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和落实赶超贡献更大的农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