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拓展休闲型“农家乐”的盈利空间

2019-12-09 02:01郑媚丹
当代旅游 2019年9期
关键词:农家乐

摘要:根据“农家乐”所拥有旅游资源的不同,休闲“农家乐”的盈利模式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说,盈利模式相对比较单一。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休闲型“农家乐”应该通过整合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加强营销宣传、提升游客的切身体验等方式,让游客通过“农家乐”休闲,真正的融入和体验农村生活,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来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盈利空间。

关键词:休闲型“农家乐”;农家项目;盈利空间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开始渴望绿色环保、生态健康的慢节奏生活。在这种需求的冲击之下,休闲型“农家乐”在旅游行业中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休闲型“农家乐”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食品安全、景区安全、服务质量一系列问题。基于这样的情况,为提高“农家乐”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农家乐”的经营管理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须通过挖掘特色资源、精心策划、规范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其休闲项目更加多样化,服务更加特色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旅游市场推出更多农村特色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以此来提高“农家乐”的盈利能力。

一、我国休闲型“农家乐”发展现状

“农家乐”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具有特色旅游资源的乡村为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农家乐”一般通过利用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景观来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游客又可以在享受田园风光和特色美食中充分放松身心、舒缓精神压力。因此“农家乐”这种休闲方式受到了现代都市人的广泛青睐。一方面,规模大、发展成熟的“农家乐”利用自身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了包括采摘、钓鱼、观光、棋牌娱乐、度假住宿、特殊餐饮等各种特色服务,这些服务满足了不同人群对休闲旅游消费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规模小、服务项目单一的中小型“农家乐”受到自身旅游资源、经营者自身水平和资金的限制,发展水平仍然处于较低阶段。这些“农家乐”经营者往往文化水平低、创新意识较差、信息来源少,不能充分利用资源,这就导致他们的服务意识不足、吸引力不够、盈利能力较弱。

二、我国休闲型“农家乐”盈利现状

休闲型“农家乐”实质是通过整合“农家乐”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来获得收入,实现盈利的。除住宿、餐饮、娱乐等账面的资金收入以外,“农家乐”还可以通过游客的到来带来的潜在商机获得相关的其他收入,例如购买当地农产品 、特色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等。与此同时,还有在旅游业发展中资本投资带来的经济溢出效应,被用于协助发展或提供服务以产生收入。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休闲型“农家乐”的盈利模式相对比较单一,按照“农家乐”拥有特色旅游资源的不同、收益模型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小家庭作坊型、农村综合园区型、乡镇集团型、农业园区型这四种类型。

三、我国休闲型“农家乐”盈利现状改善措施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家乐”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继续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发新业务,并通过创新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全面增强“农家乐”的市场竞争力。总得来说,休闲型“农家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和改进。

(一)不断整合农村特色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销

目前,“农家乐”的服务内容相对单一,服务水平也层次不齐,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由于农村的对互联网营销平台、信息化技术的利用不足,大多数“农家乐”的项目开发和产品销售还没有形成系统。“农家乐”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经营观念的落后和特色旅游资源分散。因此,“农家乐”的定位应该是简单观光与度假观光的结合,并从多个角度整合旅游资源。首先,“农家乐”要探索和发展区域特色,“农家乐”管理人员需要将休闲活动从流行的棋牌、餐饮转变为具有区域特色的娱乐项目。其次,在利用地理资源方面,不仅要利用“农家”自家的农家乐景点,而且要整合当地旅游景点和当地区域文化景点,不断扩大游客的需求范围。第三,“农家乐”经营者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来加强“农家乐”的宣传。让不同地区的网民知道他们想要在旅游区访问的“农家乐”信息,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从而提高“农家乐”的盈利能力。

(二)注重用户的实际体验,让游客在“农家”充分融入其中

农家旅游不仅涉及观赏和享受,而且需要注重客户的体验。因此,“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体现农业的特征,还必须有自身的特色项目,以提升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与参与感。休闲“农家乐”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功能不同的休闲服务。农家乐应着重营造一种家庭友好的氛围,例如:推出广受欢迎的亲子项目、开设让儿童和青年人增加农业文化知识的项目。让“农家乐”客户真正参与到农村生活中来。

(三)推动创新,对于服务项目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农家乐”的规划和开发应基于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其中的地理资源和文化遗产,从景观、饮食和居住等方面挖掘农民的特色文化。当地经营者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建立旅游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开发特色旅游。这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可以让游客通过“品尝农村美食,居住在农村房屋,使用农具耕种、体验农村风俗”来亲身感受和体验农业文明和传统文化。

结束语

休闲型“农家乐”是一种立足于乡村,服务于城市并最终实现增加农民收入和收入的目标的产业。应通过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加大营销力度、整理旅游资源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从而拓展其盈利空間,增加农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余瑞林,陈慧媛,陈广平,等.湖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高星级农家乐为例[J].经济地理,2018,38(6):210-217.

[2]李熙妍,陈浩,江宏,等.安徽省农家乐空间集聚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94-100.

作者简介:

郑媚丹(1986.9-),女,河南禹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公共关系。

基金项目: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乡村旅游背景下“农家乐”的盈利模式研究》(编号:GZY201735-YB)。

猜你喜欢
农家乐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农家乐
基于星级农家乐评定标准的广西农家乐品质提升对策研究
苏州为农家乐谋发展
农家乐
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改变历史的一个支点
农家乐
爸爸的“农家乐”
“农家乐”如何翻译为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