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9-12-09 01:58许众威万云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4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大学生

许众威 万云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为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迫在眉睫。但是,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文章从建立职业生涯教育机构、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提高学生认知以及建立毕业生回访制度等方面阐述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只有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劳动者才能安居乐业。大学生是就业的主力人群,解决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党和政府、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大幅度增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关系到健康民生的构建。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但是,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善,严峻的就业压力甚至已经传递到了低年级,就业压力已然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之一。因此,运用科学理论,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和专业,了解自己的兴趣、才能、心理和体质等特点,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強就业指导迫在眉睫。21世纪,是变革的时代,处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职业生涯规划是强大的武器。高校应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做好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疏导工作,切实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教育就是对他们的职业目标的选择和怎样积累相关职业目标的资本直到实现其职业目标进行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践指导。人们常常将高校比作象牙塔,生活在象牙塔内的大学生,常常因为缺乏对外部社会的了解,不能根据社会的需要,适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行动计划,从而在职业竞争中容易处于劣势。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制定切实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并有意识的为之准备,才能更好的实现就业。职业生涯指导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真正地了解自己、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认识到自身的个性特质,树立适合自身情况的职业发展目标,从而规划自己的学习,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培养职业所需的技能。

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这是由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统招统分制度。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普遍推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使得统招统分的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双向选择就业模式的实行,把毕业生推到了市场前面,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高校毕业生面临诸多的就业压力,党和政府从国情出发,开始就业指导的酝酿工作。相应地,职业生涯教育理论开始引入到我国高校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高校也随之开展了一些就业指导活动,但是就业指导形式仍然比较单一,内容简单,而且就业指导的对象一般仅限于毕业班的学生。相比西方国家而言,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基础差。如何将国外先进的理念与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进行有效地对接,切实做好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然是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今,虽然有小部分高校开始将职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之中,从大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发掘他们的才能,使其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大体的轮廓。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规划理论研究滞后

职业规划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于欧美国家传入我国,引进的理论主要有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职业匹配理论以及职业锚理论等,但对于所引进的理论缺乏系统深入的消化和吸收,而且这些外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并不完全适应中国特殊的就业环境,很难用它们来指导实践。目前,职业规划教育还处在本土化的探索进程中,与我国国情相匹配的职业规划相关的理论还比较贫乏,职业规划的理念还没有在大学生中普及。目前,我国对大学生的行为以及心理相关的研究并不深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缺少基础理论的支撑。另外,我国仍然缺少面向广大大学生的大规模、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以及数据分析,国内的职业测验以及职业测评系统大部分是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这就使得职业指导缺乏实证的支撑,所得的测评结果不能对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专业师资队伍欠缺

与高校大学生相关的职业规划指导人员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机构,如猎头公司、人力资源公司、研究所等。他们主要是面向公司提供咨询和培训,而且收费颇高,一般大学生难以承担这样高昂的费用。另一方面,与大学生职业指导相关的机构是各个高校的主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部门。目前,不少高校把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当做行政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来做。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虽都设立了就业指导部门,但其工作往往局限于发布一些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而对于实质性的职业指导工作却并没有涉及。即使有小部分高校开展了职业规划课程,但其师资多是以辅导员为核心力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大批具有职业发展、人才策评、心理咨询以及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而我国高校普遍缺乏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相关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欠缺使得我国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不能得到全面有效地实施。

(三)职业指导不足,方法单一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普遍设置了相应的就业指导机构,可从整体上看,与职业指导相关的设施建设、教材投入以及人员配备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系统性比较差,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仅仅局限于毕业生群体的就业环节,而对于就业之外的环节比如职业、事业发展、学业等问题则缺乏指导和帮助。二是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讲授,方法单一生硬,而且往往也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个体性,难以给学生具体有效的指导,使得职业指导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学生缺乏主动性

大学四年对每一位大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是为之后的职业生涯阶段打好基础,做好准备的阶段。因此,科学规划大学生涯尤其重要。只有先确立人生规划、职业规划,才能科学规划大学生涯。但是,在我国,存在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设计普遍不重视的现象。比如有研究者对北京的经济、人文类综合重点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百分之六十二的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以及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33%的学生不明确,只有约5%的学生有明确的规划。对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的规划是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决定着他们大学四年学习的重点,职业生涯不确定会使其缺乏求学动机,目标与兴趣模糊不定,学生角色投入不足,学业成绩偏低,其结果就是他们在选择职业时盲目而行,个人状况与职业要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进而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主动性,这就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功能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中心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校相关部门的引导与帮助。学校应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中心,并逐步完善其功能。要将职业生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考核体系之中,使其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加以保证。

此外,要完善职业教育的相关设施,比如设备、场地和专业的测评工具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从而保证职业生涯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质量关系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过程是否贯彻落到实处,关系到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保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高校可从就业指导部门以及辅导员当中挑选优秀的老师,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强化学习和培训,将他们组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从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专业教师中挑选骨干力量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同时可面向社会招聘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促进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经常组织职业教育指导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进行有效对接,为学生就业和实习提供“第一手资料”,帮助高校及时调整职业生涯教育的方向。

(三)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大学生新的就业体制形成不久,还未建立起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这就要求高校工作者积极探索大学生职业指导方式方法,制定科学合理、贴近学生需求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完善分层次就业指导课程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一是开设与就业相关的课程。将职业教育相关课程列入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将就业方面的知识、技能、流程、方法的综合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就业教育。创新教育方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专门的辅导,以提高职业生涯教育的成效。二是举办就业专题讲座。学校可邀请就业教育专家、用人单位主管、政府就业主管部门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讲授学生关心的政策制度、就业形势、招聘条件等敏感议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相关的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要从新生一入学就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它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应贯穿于学生求学期的全过程。而且要针对各个年级大学生的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既要分出层次,又要相互贯穿、有机连接。低年级着重理论知识、就业理念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专长及兴趣,帮助学生对就业市场的状况进行了解,引发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自主性认识,结合本专业的职业定位,初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年级着重政策与心理指导、择业技能指导以及就业实践指导,帮助学生收集与就业相关的需求信息,重点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就业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便学生能更好地实现由“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四)促使学生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滞后,我国大学生对职业问题的认识普遍比较浅薄,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将“上大学”视为人生的最大目标,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将“上大学”视作今后从事某一职业的积累和准备阶段。很多人将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找工作。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更为深远,因为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大半生,大学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现在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要求他们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熟練的计算机和外语技能外,是否具有企业和职位所要求的特质,如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迎接挑战的能力等,也成为企业在招聘时所看重的因素。因此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就要有比较明确的方向,如果没有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指导,学生就很难明确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高校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以及进入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及早进行职业规划有利于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职业规划要求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客观环境确立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不断的收集外部信息,包括职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为实现职业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有的放矢,合理规划。通过将合理的职业规划付诸行动,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必将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可在求职竞争中占得先机。二是经过职业规划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的职业观念得到加强,还能促使他们树立更为长远的人生目标。在职业选择过程中能够经受住更多的挫折和打击,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尽可能发挥个人的潜能,实现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获得人生的成功。

(五)建立毕业生回访制度

由于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课程的设置与实际的情况会有一定的偏差,在当今的职业领域,发展变化才是永恒的主题,这就需要我们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通过对毕业生跟踪、回访调查,学校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了解最新的就业行情,而且还可以根据毕业生所反馈的第一手市场就业信息,对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课程体系做出相应的合理调整,使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评估、反馈、调整,克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只管闭门造车,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它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高校应当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建立职业生涯教育机构,制订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课程体系,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切实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使其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以及个人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劲松,李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科学出版社,2012.

[2]梁华,林明,毛方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吴小春,刘颖,谢宝国.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高校辅导员,2015(01).

[4]张文远,刘爱萍.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构建[J].文教资料,2015(22).

[5]韦修玲.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及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3).

[6]肖立哲,王雪原,武建龙,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设计[M].科学出版社,2011.

[7]朱颂.新形势下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策略[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机械优集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