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消费主义的危害:一方面,我们应保持高度警醒与有力批判。另一方面,学校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培育青少年理性消费观,在遏制消费主义上发挥应有作为。
当前,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以及消费主义的盛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出现了种种消费误区: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过度消费、“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超前消费、用了即扔的一次性消费、为了面子的攀比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等等。在这些非理性消费现象的背后,实质是消费主义在作祟。消费主义的盛行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如何帮助青少年有效应对消费主义带来的危害,就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亟须破解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及危害
消费主义诞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二战后流行于日本、欧洲,之后在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下迅速扩展至其他各国。那么,何谓消费主义(consumerism)?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消费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1]。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则指出,消费主义主要表现为“将大规模的消费、高水平的生活视为经济体制的合法目的、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个人生活的根本追求”[2]。综观国内研究成果,多数学者将消费主义视为这样一种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它通过对物的过度占有来满足人的无穷欲望;它把消费作为人存在的目的与价值尺度,并赋予消费以象征、符号等特殊含义。
消费主义推崇“消费至上”“生存即消费”“消费即价值”“消费即目的”“更多更好更高消费”……消费原本是为了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但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消费被扭曲、异化,变成个体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具有特殊符号意义。消费主义把人生目的和价值定位在对物的占有和消费上,追求感官刺激与物质享乐,人的精神需求被遗忘,人性自私贪婪的一面被触发,人降格为“刺激—反应”的消费动物,丧失了人之为人的高贵品性,成为“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消费主义用消费来绑架人、用物质来奴役人,非但没有使人走向幸福美好生活,反而带来了意义丧失、价值虚无的严重后果。
消费主义对青少年的危害更甚。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三观”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总开关”,支配着个体的行为选择与人生的发展方向。一旦消费主义占据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他们就极易走向歧途。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由消费主义所造就的“消费社会”里。现实中,一些青少年为了能过上“精致”生活,或通过向父母要钱成为寄生的“啃老族”,或通过网络借贷深陷“校园贷”的泥潭,或通过坑、蒙、偷、抢等非法手段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此等怪象不胜枚举。在此“精致”表象下,隐藏的是虚荣、不安、焦虑,甚至犯罪。
面对消费主义的危害:一方面,我们应保持高度警醒与有力批判。另一方面,学校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培育青少年理性消费观,在遏制消费主义上发挥应有作为。
二、学校的担当与作为
较之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言,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这使得它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消费主义的盛行,学校在青少年理性消费观的培育中应如何担当与作为?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消费主义也是一种人生哲学和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是支撑消费主义的“元凶”,消费主义的盛行,实质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张扬。就此而言,抵制消费主义,要特别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人为何而生”“人生价值何在”等根本性问题。对上述问题的不同思考与回答,决定着人生不同的方向和道路。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塑造人的灵魂,发挥立根铸魂、固本培元的重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2016年,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所在。”2019年,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为此,思政课教师要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勤劳节俭的美德,培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从而帮助他们抵御消费主义的侵蚀,筑起牢不可破的思想防线。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思政课教师应该用青少年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向他们阐释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并依据此科学理论对消费主义进行深入分析、开展有力批判。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包含消费与生产、消费与社会发展、消费与生态环境、消费与人的发展等丰富内容。马克思主义消费观是合理的、适度的、绿色的消费观。只有这种健康的消费观才能促进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反之,若出现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等消费异化现象,则会造成社会风气败坏、资源耗竭、环境破坏以及人的片面发展等严重后果。
总的来说,学校和教师要通过思政课,一方面,帮助青少年培育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这一批判消费主义的有力武器,自觉抵御消费主义的侵蚀,筑起坚实的思想根基。
(二)挖掘中华优秀文化资源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輝煌灿烂的文化,积淀了优秀的文化基因,如天人合一、诚信友善、天下为公、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这种优秀的文化基因已融进民族的血液,使得中华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面对消费主义带来的诸多严重问题,我们应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挖掘相关资源,为医治消费主义这个顽疾觅得一剂“良方”,同时,也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由此,学校在培育青少年理性消费观时,应不忘民族“根”,高举民族“魂”,在中华优秀文化中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弘扬勤俭节约美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铺张浪费,可谓正当其时。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丰厚精神滋养。无论在古书典籍、诗词歌赋还是民间市井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踪影。
在我国古代,关于勤俭节约,《左传》中就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记载,唐代诗人李商隐则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千古名句,还有流传于民间的对联“勤乃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就艰苦奋斗而言,《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催人奋进,《孟子·告子下》中则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艰苦磨炼,还有清朝诗人郑板桥《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拼搏精神……
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培育、锻造的革命文化,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内蕴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不变基因。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保持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精神。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3]。据此,他提出了“两个务必”,其一便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孕育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仍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每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这一优良传统。邓小平曾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艱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4]。江泽民指出,全党全社会要“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5]。胡锦涛提出了包括“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在内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习近平总书记则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6]。
总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永不改变。面对当今盛行的消费主义,这些文化资源都是学校教育青少年的最好素材。学校要把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用优秀文化润泽人心;帮助学生传承文化根脉,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从而远离消费主义的侵扰。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消费主义还是一种异化的社会生活方式。马克思曾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据此,要矫正消费主义就要回到实践中去,在做中学。简单来说,实践就是参与、做和行动。倘若离开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而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这一个主渠道,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学校在培育青少年理性消费观时,要十分重视发挥实践的育人作用。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青少年亲身参与、体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从而切实提升教育效果。
学校应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建立实践活动基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掌握本领。可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以下活动:“个人日常消费状况”调查或访谈、“如何用好零花钱”主题讨论、消费知识有奖竞答、“我是小小记账员”实训演练等等。人作为环境的产物,其观念和行为深受家庭、社区、学校、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因此,培育青少年理性消费观,除学校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外,还需家庭、社区和社会的有力配合,构建立体教育网络。唯有如此,学校教育才会卓有成效。为此,学校应与家庭、社区、社会多方联手,实现全方位育人。如鼓励学生参与家庭储蓄、消费、理财、投资等事务,参与社区“消费者权益日”宣讲等活动,参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举办的“我是小小银行家”等体验活动……总之,应通过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学会科学规划、合理开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生产劳动作为实践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要组织学生参与一定的劳动实践,如到工厂、农场、田间、现代农业研学基地等进行体验和学习。为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学校可举行“我是劳动小能手”竞技比赛、“我身边的劳动之星”评选活动等。通过实践,让学生切身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增强劳动情感,树立“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实现价值、劳动获取幸福”的劳动价值观,珍惜劳动成果,从小养成崇尚劳动、勤于劳动、乐于劳动的良好习惯,进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除上述三个方面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应尝试开设消费教育专门课程,向青少年传授有关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重点是帮助他们厘清消费与消费主义的区别,不虚荣、不盲从,树立健康、文明、适度、绿色的消费观,做文明理性的消费者。
参考文献:
[1]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68.
[2]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海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68.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06.
[5]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45.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3.
[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朱美燕,浙江万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何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