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之我见

2019-12-09 01:57饶小婷
财讯 2019年26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影响建设

摘  要: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联系愈来愈紧密,全球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背景下,大中型企业管理层意识到必须在企业总体战略层面制定战略进行变革,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而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是越来越多企业进行变革采用的重要手段。国家、各大城市甚至各大企业,极力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发展,为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也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从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及作用、财务共享服务给企业带来的变化、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过程、财务共享中心对财务人员影响四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影响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及作用

(1)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

会计的发展目前已经经历了三次革命,分别是手工记账、会计电算化、财务共享服务,未来第四次革命可能是智能化。中国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虽然起步晚, 2005年中兴通讯成功建立比较全面的财务共享中心,证明中国企业有能力建设自己的财务共享中心,促进了财务共享服务在中国的发展。国家财政部在《企业会计信息工作规范》、《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中鼓励各大型企业进行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并加快财务共享在中国发展。

(2)财务共享服务的作用

什么是财务共享服务?财务共享服务一种将分散于各业务单位,重复性高、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进行整合或流程再造,使之标准化,移到财务共享中心进行统一处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各业务部门有更多时间能够执行具有高附加值的工作,全力支持企业集团战略有效执行。当前财务共享已经从概念成为了实践,越来越多已完成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企业从中获益,极大推动了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坚定了各大中型企业通过打造财务共享中心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降低财务运作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业财融合目的的决心。

二、财务共享服务给企业带来的变化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要求企业必须梳理企业各制度规定、各业务流程、各核算手册、各操作指引,并将这些进行整合、优化、统一,从而使会计核算、业务处理等彻底透明,有效地防止了舞弊,降低了财务风险,加强了集团管控;通过借助流程再造和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核算质量、满足经营需求;通过促使财务人员从基础核算向企业需求转型,挖掘业务潜力,提升财务价值,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支持。下面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财务共享服务给企业带来的变化。

(1)核算标准变化

未納入财务共享中心之前,各业务单位可能存在多种会计软件、不同会计制度、不同会计科目级次,不同科目辅助,从而导致多种核算结果、多种核算标准,企业集团层面分析汇总数据经常出现各种错误或问题,管理层决策缺少可靠数据支撑。财务核算等事务性工作移交至财务共享中心集中处理,采用统一核算手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核算效率及质量明显提高。

(2)管理方式变化

过去各业务单位负责自身财务核算,直接向当地管理层汇报,零星线条向企业集团汇报,与企业集团财务总部缺乏有效沟通;现在大部分财务核算工作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处理,与企业集团财务总部联系更紧密,能更好执行下发的财务管理要求,提供更专业的优质服务。

(3)人员结构变化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财务人员结构需要发生重大调整,由以往决策支持类人员占企业一般不会超过10%,管理控制人员不超过30%,交易处理类人员超过60%以上,变成超过70%人员负责决策支持和管理控制,只有不到30%负责交易处理类工作。故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优化了财务人员结构,节省了大量操作性财务人员。

(4)服务导向变化

未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对财务人员水平层次较高,以各业务单位公司制度和财务制度为标准确定各财务人员工作目标并进行绩效考核;但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中心与各业务单位签订协议,划分双方边界,明确彼此要求,互相监督,提升质量。

三、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过程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一般从会计核算集中为起点,通过整合、统一提供财务共享服务,推动财务与业务的融合,进而成为企业决策支撑共享平台。不同企业因业务类型、管理需求、核算水平等不一样,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目标也不尽相同。每家企业应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开展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工作,打造具有自身企业特色、符合自身需求的财务共享中心。本文结合自身所在企业情况简单分享对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过程的认识。

(1)项目可行性分析

考察标杆企业,对项目可行性分析,对内部资源评估,确定立项和项目启动,明确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目标,比如我们企业搭建目标如下:对各板块和子公司费用开支统一标准,杜绝不合理的开支;对全集团的资金统一支付,通过比对影像系统的单据、合同和审批流等,实现对资金地有效审核和监督;对各板块的业务审批流程重新梳理,确保各业务处理有据可查,有效防止舞弊,有利于集团作为股东做出各项决策;对各板块的预算目标进行更有效地跟踪分析。

(2)项目方案设计

组建项目团队,协调人力资源,咨询方进场后开始进行方案设计、业务流程改造、信息系统诊断、确定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覆盖哪些业务流程。一般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会覆盖总账、应收、应付、报销、费用报销、资产管理、资金管理、影像管理等业务流程。

(3)项目实施落地

完成财务共享服务系统功能图、财务共享信息化IT架构图、共享服务平台系统接口说明,确定财务共享的自助服务、流程平台、动态组织建模、影像管理、二维码/条码、知识库等关键技术能否支撑项目建设。对纳入财务共享中心的单位进行调研,梳理纳入财务共享中心各种业务流程运作场景,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则。项目团队根据前期工作准备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将标准和规则嵌套入系统,使业务系统的数据通过规则匹配自动导入财务系统,财务系统数据处理后,又将相关数据回送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及财务系统数据能实时保持同步。

(4)试点推广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对企业影响很大,企业一般是分期开发,逐步推广。企业集团通常会选定一些核算比较规范、业务相对简单、管理层接受程度高的业务单位率先试点。试点上线前,需对员工进行培训,组织人员进行流程和系统测试,通过后,系统第一期功能如费用报销系统、影像平台等先上线。提升人员技能和健全培训机制、壮大运营管理团队、完善信息化支撑手段,流程持续优化,逐步接入其他业务单位的业务,并进行系统第二期甚至第三期的功能的上线,直至实现整个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整体上线,完成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

四、财务共享中心对财务人员影响

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创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也是打开通向世界级财务管理能力对标的必经之路。财务共享服务是利用远程信息技术对会计核算实施高效的集中管理,通过标准化各业务流程,使标准、规则清晰透明,打通各业务系统接口并集成,使得会计数据的生成达到半自动或自动的程度,节省大量操作型的会计操作人员,是一种互联网+财务的发展趋势。

财务共享服务改变了“人盯人”的传统企业管理模式,财务共享中心搭建使得系统根据设定的规则和流程,实现了“平台管人”,大大降低了企业人为操控的可能性,为企业快速复制、规模化发展提供了风控保障。

由于财务共享服务提供的是可以标准化服务,财务共享中心绝大多数财务人员提供的服务也是基础数据,对个人发展而言,因工作容易被替代,未来发展受限。未来财务人员应该向战略财务、管理会计转型。转型为战略财务,财务人员必须高瞻远瞩,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分析,为管理层做决策提供各种支持或资源,普通财务人员很难转型成功。而转型為管理会计即业务财务,需要深入业务,利用财务知识将业务数据转换给财务信息,协助各业务单位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

五、结语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涉及到业务流程再造、业务系统的完善、财务运作模式的调整,因此是一个漫长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企业建设财务共享中心需要设定可行的阶段性目标,管理层需要对共享中心的成效有足够的耐心和合理的预期,并给予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虎,孙彦丛.财务共享服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饶小婷(1988.7-),女,江西抚州人,汉族,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共享、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中心影响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大数据时代集团财务共享问题解析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与实施
论财务共享中心制度及核心系统的构建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