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探析—基于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视阈下传统文化教育优化视角

2019-12-09 23:54高军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0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中华

■ 高军(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的颁布,不仅给广东高职院校带来了更多的改革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肩负着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和输送人才资源使命的广东高职院校来讲,面对新形势,面对各种文化冲击,如何在人才培养中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提高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注重素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做到德技并修,已然成为重要性十分凸显的课题。

一、价值分析—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与瑰宝,是国家的软实力体现和根本驱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底蕴,源远流长。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此,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阵地作用,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意义极为深远。

(一)符合党和国家政策要求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有益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大国精神,培育大国智慧,教育刻不容缓。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也都对传统文化教育提出要求,指出各级各地要深入研究、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见,加强对青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青年学生素质提升,符合党和国家政策要求,意义重大。

(二)满足湾区人文精神塑造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在“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高职院校,应认真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发挥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好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等人才培养工作,主动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为湾区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至关重要。

(三)实现人才培养素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次将“德智体美劳”五育上升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高度。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是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升青年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是教育青年学生“爱国、处世、修身”的重要手段,是培养青年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作为促进文化繁荣、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实践中要努力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努力提高人才素养,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输送满足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现状剖析—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现状

伴随全国美育工作的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越来越得到各职院校的重视,但是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单纯追求就业导向,造成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因为功利思想,形成重专业轻通识状况”“由于途径单一,导致难以达到教育效果”等等情况,致使传统文化教育无法与技术技能教育相呼应,提供不了职业技术技能发展所需要的文化素养,致使学生可支撑职业生涯发展的综合素质无法与业务素质相匹配,职业胜任力不足。

(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落后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属于通识教育,受过分追求专业能力提升的一些地方,采取不高标准要求,满足上级要求即可的态度,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实现路径规划。伴随教育领域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广泛使用,资源平台、在线授课等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接受,学生可学习的方式多样手段丰富。但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面,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存在教学方式方法过于简单的现象,往往停留在课堂讲授或文化赏析等课堂教学层面,很少进行传统文化实践教学,也没有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活动等课外辅助,无法提升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情,无法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应达到的理想效果。

(二)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党和国家政策的高度重视,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迫切需求,但是很多高职院校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无法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主要体现在“缺人、缺认识和缺能力”三个方面。“缺人”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有课无人上的尴尬境地,师资队伍短缺,无法满足传统文化教学正常开展;“缺认识”是指一些授课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认识不足,知识储备无法支撑传统文化教学有效开展;“缺能力”是指教师教学能力欠缺,无法将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手段运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中,执教能力无法保证传统文化教学做好做实。

(三)学生传统文化观念淡泊

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冲击,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忽视传统文化,甚至存在摒弃传统文化的现象,与传统文化“疏离”;缺乏文化自信,甚至存在文化自卑的问题,传统文化认同度不高。就高职院校而言,由于一些学生自认为来学校是学技术的,在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对物质利益的盲目追求,忽视综合素质提升,忽视传统文化素养,凡事讲究报酬,唯利是图,家国情怀等传统文化观念十分淡泊。

三、推进策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路径

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新时代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高职院校应该从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直面经济社会发展给高职人才培养带来的文化冲击,优化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构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和团队建设支撑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活动和教学质量保障传统文化教育”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粤港澳大湾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

(一)培养方案落实精神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范文件,优化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顶层设计、从源头抓落实,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统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突出岭南文化特点,突出岭南文化的底蕴优势和创新优势,具体实践过程以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发挥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作用,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围绕高职学生特点,科学定位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件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系统构建

各高职院校应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开齐开足传统文化课程,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积极搭建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发展能力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系统课程,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使学生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和“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进而落实立德树人,做到德技并修,实现全面发展。具体课程体系可以采取公共必修课程与公共选修课程结合,通识课程专门讲授与专业课程重点渗透相结合,第一课堂课程与第二课堂课程相结合等方式,构建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分期分批每年重点建设1-2门传统文化精品课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力保障,构筑好中华传统文件教育的基石。

(三)师资队伍精心打造

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传统文化教师水平。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逐步解决“缺人”“缺认识”和“缺能力”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发挥教师的模范引导作用,通过对教师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培养训练,形成一支熟悉文化,熟悉教材,掌握方法,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通过制度激励等措施,鼓励教师在不断丰富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同时,不断将所有、所学、所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实践教学,融入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不断用心、用功、用热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打造成集理论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金课”。

(四)学生活动扩大影响

学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技能、风俗典故,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活动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讲座,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而且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切实感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可以营造出人人参与、人人重视、人人有收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通过学生活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灵活的手段,是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精神的重要途径,可以让老师寓教于乐,让学生乐在其中。

(五)质量保障保驾护航

正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要有高质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必须有与之匹配的质量保障体系监督执行。为保证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深入优化,高职院校应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理论,结合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发展实际,按照质量保障相关规定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育督导制度,通过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行质量监测与评价,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流程,通过不断“评价—反馈—改进”方式,促进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稳步提升,通过质量保障体系为传统文化教育优化工作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中华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