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黑木耳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及生产效益对比分析

2019-12-09 08:11李江宇徐业强
食用菌 2019年6期
关键词:菌袋黑木耳食用菌

李江宇 迟 蔚 刘 斌 徐业强

(1北京当代科旅规划建设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3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201;4武汉化工物流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80)

黑木耳(Auriculariaheimuer)又称木耳、光木耳、细木耳、云耳等,因形似人耳,颜色为黑褐色而得名[1-3],是我国著名的食药用菌[4-5]。黑木耳味道鲜美,口感脆嫩,营养丰富,是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研究表明,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木耳多糖,还含有钙、铁等矿质元素[6-7]。黑木耳具有补气益智,润肺补脑,降糖减脂、增强免疫、防癌降醇、降低血液凝块、缓和动脉硬化等功效,是名副其实的保健食品[5,8]12,30。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营养和健康日益关注与重视,黑木耳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中国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之一,食用菌年产量占世界食用菌产量的75%,食用菌已成为继粮食、果品、蔬菜之后的第四大农作物品种[9-10]。伴随我国食用菌多年的发展,黑木耳已成为我国栽培产量仅次于香菇的第二大食用菌品种[11]。近年来,我国黑木耳产业呈现“北耳南扩”发展趋势,栽培模式也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对黑木耳产业现状分析、栽培模式及产业效益进行科学分析,对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黑木耳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1 我国黑木耳产业现状分析

1.1 我国黑木耳的栽培历史

黑木耳在我国栽培和食用的历史悠久,据记载,唐代苏敬等人所著的《新修本草》中记载了“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2]35。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木耳沮的制作方法[12]。我国是黑木耳栽培技术的发源地,黑木耳栽培技术经过了原木砍花法、段木栽培法、代料栽培法三个阶段。据考证,公元600前后我国唐朝川北大巴山及米仓山一带的山民采用“原木砍花法”栽培黑木耳[7]3。直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地培育出了黑木耳固体纯菌种,才开始采用人工段木栽培法进行黑木耳栽培[1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采用木屑、棉籽壳等替代料代替段木栽培法,代料栽培成为我国黑木耳栽培的主要方式[14-15]。近年来黑木耳代料栽培随着全日光栽培技术、小孔出耳技术、立体吊顶出耳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呈现多样化发展。

1.2 我国黑木耳产业规模现状

据统计(图1),自2014年以来黑木耳的栽培产量一直仅次于香菇,是我国食用菌栽培第二大品种,2014年产量达579万t[16],同比增长4.1%,2015年产量达624.69万t[17],同比增长7.9%,2016年产量达679.54万t[18],同比增长8.8%、2017年产量达751.85万t[11],同比增长10.1%。由此可见,我国黑木耳的产量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

图1 我国黑木耳产量统计

1.3 我国黑木耳产业分布现状

我国素有“南菇北耳”的食用菌产业格局[20],北耳即指东北的黑木耳,东北是我国黑木耳栽培主产区。据统计(图2)[16-18],2016年全国黑木耳产量679.54万t,其中黑龙江293.27万t,占全国产量的43.17%,吉林省产量为168.9万t,占全国产量的24.86%,东北两省占全国黑木耳产量68%。2017年年全国黑木耳产量751.85万t,其中黑龙江304.58万t,占全国黑木耳产量的40.5%,吉林省产量为154.3万t,占全国黑木耳产量的20.5%,东北两省占全国黑木耳产量的61%。由图2可以看出,虽然目前我国其他地区黑木耳栽培规模在逐步扩大,但主产区仍为东北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近年来,随着黑木耳全日光栽培生产技术的推广,以及黑木耳作为食用菌产业脱贫攻坚的主要品种,黑木耳栽培由东北到福建、云南,形成了“北耳南扩”的趋势[19],黑木耳栽培在南方地区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南方地区食用菌主栽培品种之一。

图2 我国黑木耳产业分布

2 我国黑木耳生产模式现状

2.1 短袋生产模式现状

短袋生产模式是东北地区从段木栽培到代料栽培转型发展形成的黑木耳生产模式[15]39。采用栽培袋规格为17cm×33cm[20],直立地摆全日光出耳,主要栽培地区在东北。近年来,随着黑木耳液体菌种的深入研究[21-23],液体菌种在黑木耳短袋生产中大量应用,东北地区以工厂化菌袋生产模式取代传统生产模式,已形成了黑木耳短袋菌包规模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黑木耳产业从粗放型向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发展。

随着黑木耳栽培技术、栽培模式的不断创新提升,黑木耳由平面栽培向立体栽培发展,大棚立体吊袋栽培由于其土地利用率高、菌袋集中便于管理、环境稳定受外界影响小等优点,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和推广,并成为黑木耳短袋生产中的主要出耳方式[24-25]58,40。目前该生产方式以东北为主,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如山西、江西、云南等地区都已在大力推广发展该技术。

2.2 长袋生产模式现状

长袋生产模式是浙江地区参照香菇栽培模式从段木栽培到代料栽培转型发展形成的黑木生产模式[15]38。主要采用规格为15cm×55cm栽培袋[15]27,主要出耳方式是支架斜立地摆全日光出耳,栽培地区在浙江等南方地区。随着南方各地区黑木耳长袋生产技术的不断研究与推广,长袋生产模式已经发展成为南方黑木耳主要出耳方式[26-28]。目前,黑木耳长袋生产模式主要以固体菌种接种为主,菌袋制作生产效率较短袋工厂化生产低。但由于长袋培养可堆码发菌,且菌棒培养料较多,单位面积内摆放量较短袋直立生产模式多,场地利用效率相对较高[29]。因此,短袋、长袋生产模式各有优势与不足,应因地制宜科学选择适宜黑木耳栽培模式。

3 黑木耳不同生产模式对比及效益分析

3.1 黑木耳不同生产模式对比分析

黑木耳不同生产模式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黑木耳不同生产模式对比

由表1可以看出,短袋生产模式由于菌袋较短,小孔出耳划口数量较少(80~160个);短袋直立地摆出耳菌袋排场密度与长袋斜立地摆出菇排场密度相同,为12~14袋/m2,约8000~10000袋/667m2。短袋立体栽培对场地利用率较高,每平方米可比地摆出耳多放菌袋4倍以上,栽培场地利用率高。从不同生产模式菌袋产量来看,短袋一般平均每袋产干木耳50~60g,而长袋一般平均每袋产干木耳80~90g。

3.2 黑木耳不同生产模式效益分析

黑木耳不同生产模式投入产出情况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短袋直立地摆出耳模式,袋量10000袋/667m2,每个菌袋成本约1.85~2.05元/袋,每袋产值达2.5~3.6元,扣除成本每袋经济效益约0.65~1.55元,经济效益达6500元/667m2以上。短袋吊袋出耳模式,一般一个大棚吊菌袋10000袋,每个菌袋成本约1.98~2.18元,每袋产值3.0~4.2元,扣除成本每袋经济效益约1.02~2.02元。一个大棚收益达10000元以上。斜立长棒地摆出耳模式,摆袋10000棒/667m2,每个菌棒成本约3.15~3.45元,每棒产值约4.0~5.4元,扣除成本收益0.85~1.95元,折8000元/667m2以上。

表2 黑木耳不同生产模式投入产出

4 黑木耳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黑木耳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栽培品种,而全日光栽培技术设施投入不高,出耳管理相对简单,产品易于贮藏与运输,市场需求稳定等优势,已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脱贫攻坚的重要品种。黑木耳短袋出耳模式和长袋出耳模式在经济效益和产量上有所差异,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选择不同的生产模式。随着“北耳南扩”的产业发展趋势,我国黑木耳栽培技术必将南北融合,各种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将不断创新,促进黑木耳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菌袋黑木耳食用菌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会“变身”的黑木耳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德江黑木耳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固定菌袋插杆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白灵菇14种出菇方式的操作方法与优劣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