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9-12-09 23:54阮晓文顾维萍陈志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0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竞争力汽车

■ 阮晓文 顾维萍 陈志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汽车产业完成了“从无到有”和“从小变大”的巨变,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汽车产量仅为14.9万辆,占当年世界汽车产量的0.4%;而到了2018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连续10年蝉联全球第一。目前中国虽然仍然是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量大国,但是增速明显放缓,很多车企已经进入“寒冬”,在未来的5-10年内,一大批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将陆续淘汰并退出市场。

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是实现中国汽车强国的重要内容,本文将着重分析自主品牌汽车竞争力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提升竞争力的策略和方案。

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竞争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急需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和生产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与传统汽车强国相比,差距依然存在。自主品牌中涌现的吉利、长安、奇瑞、长城等汽车企业在整车设计、品牌建设、国际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我国汽车工业及相关行业在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方面与美、欧、日汽车企业相比,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汽车电池和新材料的研发,也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能在国际上引领的汽车企业还没有。[1]

(二)全产业链安全可控能力较弱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弱项导致了我国产业链受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汽车产业链可控能力仍然较弱。[2]在传统汽车领域,近年来,我国的自主品牌包括红旗、吉利、传祺等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并开始向汽车产业链的中高端发力。但是自主品牌汽车在整车设计、核心部件研发等方面仍然依靠欧、美、日、德等汽车强国的跨国企业。我国自主研发能力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

(三)中高端品牌有待突破

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尤其是中高档轿车领域仍处于艰难突破阶段,我国的中高档轿车细分市场基本上由欧美等品牌长期霸占,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垄断的优势会一直存在。[3]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及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文化秉性,决定了奥迪、宝马和奔驰等品牌在中国中高档市场如入无人之境,中国自主品牌要实现品牌突破,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便在国内市场上,我国自主开发的轿车产品,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也需要不断的努力。

(四)国际化能力不强

我国整车出口额,最好的成绩是在100万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我国的汽车出口量有可能持续提升。但是从出口的国家来看,基本上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品牌汽车的品牌美誉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汽车出口的利润额也较低。特别是我国在传统汽车领域,未能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这充分显示了我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薄弱的问题[4]。

三、自主品牌汽车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要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要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推进汽车产业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障碍,改革和出台新的制度和政策,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第一、要大刀阔斧进行机制和体制改革,在强化政府监管职能的同时,做好放、管、服的工作,要简政放权,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体系,给予汽车企业更大的自主权,要在税收和财政方面给予自主品牌企业更大的激励,要营造良好的汽车消费市场氛围,鼓励汽车消费,鼓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购买和使用自主品牌汽车。第二、要加强国字头汽车企业的改革,破除机制和体制的弊端,提升企业活力,加强自主品牌的发展等。

(二)大力推进法制化建设

要大力推进法制化建设,法制化建设是实现汽车产业管理现代化和汽车社会良性健康发展的必要策略和要求。我国要加大汽车法制化的进程,加强立法,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法制环境,要加快汽车技术法规建设,加强标准化建设、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要突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工作,要探索适合国情的汽车法律体系,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化体系。汽车法制化管理也是解决我国目前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多头管理问题的有效策略。[7]

(三)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放

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的程度,让自主品牌汽车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要分阶段分领域有序放开股比限制,鼓励外资企业更多的融入中国汽车市场,鼓励外资企业将新技术和新产品投放中国市场;要不断完善汽车企业退出机制,要极力解决目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努力营造自由、平等、竞争、有序、开放的市场环境,促进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竞争力。在中外合资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努力打破原来“以市场换技术”的依赖症,要坚持采百家之长,坚持自主品牌独立自主的发展。

(四)要加强汽车产业的创新建设

创新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自主品牌汽车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途径。首先,汽车企业已经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可采用以市场发展红利反哺技术创新的形式,努力提升创新的水平。[5]其次,政府要做好宏观引领,设立汽车发展基金,设立国字头创新平台,组建国家汽车产业创新中心,统筹创新资源,加强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建设。再次,国家要在财政和资金方面做好投入,通过财政的杠杆,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强技术储备体系的建设。

(五)要加强对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的支持

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时未来汽车发展方向,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要实现变道超车,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财政支持、技术储备、人才培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好规划和落地工作,要不断强化产学研体系建设,为自主品牌在新一轮的汽车产业竞争中赢得先机。

(六)要重视人才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汽车领域人才数量和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研发和技术人才缺乏,难以满足汽车发展需求。我国在人才结构、学历层次、经验积累等方面也明显落后于汽车发达国家。此外,我国在汽车人才教育方面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车辆工程为二级学科,在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受到限制。而且随着汽车发展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大,单一培养模式也难以满足汽车发展在新兴领域以及对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积极转变思想,做好人才需求、培养、吸纳、使用及保留等工作。要积极做好与高校联合培养、海外招聘、高薪聘请等方式,迅速在技术、营销、品牌等方面发力。要积极大胆的在汽车强国国家和主要的汽车市场设立技术研究院,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要大胆吸纳和培养东道国的人才,大力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东道国的认可,树立积极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在人才保留方面,灵活而适宜的激励机制不可或缺,要针对不同层次人才的不同需求提供有吸引力的差异性激励。[6]另外,还要加强对“一带一路”国家汽车法规的研究,总结各国对汽车在排放、环保方面的不同要求,从而带动“一带一路”国家在汽车排放、环保等方面的优化升级和标准逐步统一。对于国家来说,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要有顶层设计,要在高校和科研院校设立重大科研攻关课题,要加强高校汽车有关专业建设,要遴选和立项一批重点攻关项目,在政策上和资金上为企业和行业保驾护航,解决技术难题,要广纳世界精英,提升汽车产业研究院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七)做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

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从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世界各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均伴随着大量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而我国的汽车市场约有100多个乘用车品牌。随着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有相当一部分品牌将陆续退出市场,中国要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必须加快兼并重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实现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通过兼并重组来整合国内汽车业资源,将是实现我国汽车强国的路径之一,在“市场换技术”的模式行之多年之后,国内车企必须要通过自力更生,多元开放的战略,从依赖“中外合作”,转向更多的优势互补,纵横联合,做大做强,提高自主品牌汽车的竞争力。

四、结语

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在经济新常态和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面临重重困难,很多品牌“步入寒冬”,在新的形势下,自主品牌如何提升竞争力,杀出重围并成长为汽车界的“华为”是目前产业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自主品牌汽车竞争力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揽子的策略和方案,希望对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生产力学会2018年开放课题立项重点课题‘波特钻石理论视阙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路径的研究’系列论文(课题编号:JSSCL2018A007)。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竞争力汽车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汽车的“出卖”
日本竞争力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3D 打印汽车等
共享新能源汽车产业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