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发路 吕竑(山东英才学院商学院)
伴随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以及社会生活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城市群演进过程中的城市功能分化成为必然。城市发展的过程不仅表现为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还伴随着城市功能的分工与深化[1]。从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来看,四大板块(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持续分化,南北分化不断加剧[2];不同类型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间的竞争力和效率分化更加明显[3]。然而,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总体上看仍然较低,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城市群高于中部和西部;西部地区城市群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4]。
山东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口众多,农业基础扎实,工业门类齐全,经济基础好。在城市布局方面,整体相对均衡,城市间人口差距不大,2017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58%,已经进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阶段。
世界范围的社会化分工与协作,提升了经济发展的效率与水平,城市功能分化的状况的优劣与深刻程度,成为影响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GDP 角度讨论山东城市群规模分化状况。依据山东省统计局发布的年度统计数据,2018 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7.6 万亿元,名义增速5.2%,同比去年增长3835 亿元,实际增速6.4%。从全国范围看,2018 年全年GDP,广东省为9.7 万亿,江苏省为9.2 万亿,分别超过山东2.1 万亿和1.6 万亿,已经将山东远远甩在后面。从省内看,过万亿的只有青岛(12001.52亿),约八千亿的济南(7856.56亿)、烟台(7832.58 亿)差距不大,是第二梯队;六千亿量级的是潍坊(6156.78 亿);
约五千亿量级的是淄博(5068.35 亿)、济宁(4930.58 亿)、临沂(4717.80 亿);约四千亿量级的是东营(4152.47 亿)、泰安(3651.53亿)、威海(3641.48亿);约三千量级的是德州(3380.30亿)、聊城(3152.15 亿)、菏泽(3078.78 亿);约两千量级及以下的是滨州(2640.52 亿)、枣庄(2402.38 亿)、日照(2202.17亿)和莱芜(1005.65 亿)。莱芜已于2019 年初并入济南市。
数据显示,山东省城市群经济规模分化不十分明显,除了青岛之外的16 个地市,GDP 数值呈现依次递减的态势,规模差距不显著。
在21 世纪数据新闻实验室依据各地统计局数据整理的2019 年百强城市排行榜中,青岛、济南列1-20 名,烟台、潍坊、淄博、济宁、临沂、泰安、东营、威海、德州、聊城、菏泽、滨州、枣庄13 地市全部进入21-100 名,日照排在101 名。全国经济最强的五个省中,山东入榜城市最多,江苏13 地市全部入榜,排在第二位,广东21 地市中11 个入榜,浙江11 地市中8 个入榜,河南18 地市中7 个入榜。山东、江苏两省,省内城市差距不大,发展较为平衡,没有特别明显的头位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相比全国经济排名第六位的四川,只有成都一城进入百强榜,省内经济水平一城独大,作为省会的龙头城市表现突出;其他只有一城进入百强榜的省份吉林、云南、山西、甘肃、新疆也都是龙头城市一城独大的状况。
山东、江苏模式发展均衡,内部稳定,人口资源流动慢,但是没有强势省会和国内外其他区域展开竞争;四川等省的模式省会强大,一城独大,资源、人才流动快,但是有利于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显然,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两种发展模式中的城市都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然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城市竞争,山东城市群的发展模式是否还能够引领快速发展明显存疑。
世界上发达的欧洲、日本、北美地区,都是少量大城市创造了地区和国家的大部分GDP,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超大城市和城市群,具备在全球范围内聚拢资源和人才的能力,为地区发展带来了高效率和巨大的经济利益。
目前,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得大城市能够持续增加资源密度、产业密度和人口密度,城市的承载能力大幅增强,通往超级大城市的道路已经没有障碍。因此,城市规模分化程度不够,缺少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已经成为制约山东城市群发展的重大问题。
调查发现,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山东省财政厅2017年认定的支柱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018 年认定的主导产业集群,2019 年认定的支柱产业集群、主导产业集群,共35个,遍布各地市。其中:支柱产业集群8 个(济南新一代信息技术、烟台新材料、潍坊动力装备、淄博高端化工、济宁装备制造、临沂工程机械、东营石化产业、滨州高端铝);主导产业集群13 个(烟台果蔬加工和葡萄酒、潍坊诸城商用车及零部件、潍坊诸城现代食品加工、淄博医药、淄博高端装备、东营有色、东营石油装备、泰安建材新材料、威海新信息、德州禹城大健康功能食品、菏泽高新区医药、滨州新型化工、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7 个(潍坊临朐县铝型材、济宁金乡大蒜深加工、临沂临沭复合肥、东营广饶橡胶轮胎、菏泽曹县林木制品、滨州博兴商用厨具、滕州玻璃);先进服务业产业集群7 个(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济南历下现代服务业、临沂兰山商城物流、威海环翠区现代服务业、聊城烟店轴承商贸、菏泽天华电商物流、枣庄台儿庄古城文化)。
调查数据显示,山东城市整体产业结构偏重,多数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新经济、新兴产业规模小、占比低;新经济模式、新经济业态等普遍较为缺乏。科技、金融、高端服务业等城市群龙头城市必不可少的强势产业,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承载城市,山东城市群产业功能分化程度严重不足。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山东城市群产业之间的内部联系也较为薄弱,产业价值网络体系远未建立,严重影响了山东城市群的协同与协调发展。
山东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全省17 个地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如滕州墨子、邹城孟子、曲阜孔子,泰山文化、泉城文化、临淄齐文化、青岛海洋文化、梁山水浒文化、沂蒙赤色文化等等。这些各具特色的齐鲁文化资源都极大地影响过和影响着中华文化,也为山东带来了极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齐鲁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海岱交融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多元共生的齐鲁文化,孕育了以“山水圣人”为突出代表的多层次、多维度、多主题的文化资源体系,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和重要根基[5]。全省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157 处。“三孔”(曲阜)、“三孟”(邹城)、蓬莱阁及水城、名刹灵岩寺(济南)、临沂银雀山、金雀山汉墓群、潍坊汉墓石墓群、“十勿园”、德州苏禄王墓等都是著名的文化景点。曲阜、济南都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
自然旅游资源方面,五岳之首泰山、道教圣地崂山、佛教圣地千佛山,以及淄博、泰山岩溶溶洞,以大明湖和七十二泉获“泉城”美誉的济南,微山湖为代表的鲁西带状湖群。山东沿海多良港和海水浴场,青岛、烟台、蓬莱、威海等都是避暑胜地。
山东旅游地的显著特点是自然景观和文化沉淀的紧密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厚重历史、历代先贤、文人墨客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泰山更是联合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据山东省文化厅网站数据,截止2019 年8 月,山东省共有A 级旅游景区1281 个,其中5A 级景区11 个,4A 级景区222 个。
调查数据显示,山东城市群文化积淀雄厚,旅游资源丰富,城市分布广泛,文化旅游功能的分化现象不明显。文化旅游资源的广泛分布是山东城市群内部联系的基础,也为现代社会资源和人才加速流出的城市保留了连接世界的、持续发展的机遇。山东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的广泛分布,文化旅游资源的活化利用和深度开发,是我省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最佳突破口和最大着力点[5],也是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是一个重大的优势资源。
总体来看,山东城市群城市功能分化状况不够显著,特别是城市规模、城市产业集群方面,相对平衡,这一状况导致城市群外部竞争能力弱,吸引外部资源的能力不足,协同发展和整体优化能力不强,这不利于追赶现代世界级发达城市群的步伐。同时,山东城市群文化旅游资源的广泛分布,以及其围绕儒家文化的多维度、多中心、多主题的态势,有利于城市群的内部整合,城市群整体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拥有打造城市群文化世界影响力的基础。
必须全力做大中心城市,特别是聚集了全省政治、文化、教育资源的省会城市。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为基础,以雄安新区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枢纽的中国北方交通网络建设为契机,积极融入京津冀、环渤海国家发展战略,致力于城市“北跨”,早日启动黄河新区建设,建设济南-雄安经济走廊,在更大范围内利用资源、整合资源,进一步促进山东城市群的功能分化,以功能分化基础上的协同与协作为抓手,以济南为龙头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的分工协作中,全力提升济南的世界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提升山东城市群的竞争力。
促进城市群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分化,依据交通连接、信息连接、产业链连接进一步加速提高城市产业的专业化水平、效率水平,提升城市群产业集群的连接水平,从而通过产业分工和城市分化提升城市群的整体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动能,以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努力提升山东城市群的整体实力和世界影响力。
在促进城市规模、城市产业集群加速分化、优质分化的同时,充分利用广泛分布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多维度、多主题打在格局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与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群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激发新的活力、新的动力。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齐鲁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山东城市群的凝聚与整合,服务山东城市群文化软实力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