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相(江苏东方路桥建设养护有限公司)
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缓解企业技能人才短缺的根本举措,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师徒制培训模式是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提升员工岗位技能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新型的培训方式,对传统的师徒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有的企业开始放弃师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但是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师徒制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依然不能忽视。因此,很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探索新型培训模式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都不断总结师徒制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然后进行老方新用,不断赋予这种模式新的内涵,发挥师傅激励和约束作用,通过传帮带,延续优良的工作作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师徒制”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展开论述与分析。
就目前而言,“师徒制”培训模式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现着多方面的优势,师傅通过自己的经验传授,提升了技能传播的效率,有效弥补了以往培训存在的不足,满足了当前企业迅速发展的要求。
从师徒制培训现状来看,师傅的担任者都是高级技工、高级技师等,他们工作能力强,技能水平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掌握了大量的工作技巧,这是普通员工无法比拟的。在长期工作和学习中,他们通过大量的探索、学习、实践,拥有娴熟的基本技能,能够独当一面,主要通过具体工作表现出来。通过师徒制培训模式效果更加的明显。在现代企业师徒培训模式中,师傅与徒弟会签订合同,然后制定一系列规范措施,明确培训的期限、目标以及任务等,制定对应的奖惩机制,这样不仅会激发徒弟学习的动机,而且会提升师傅的责任感,实现良性互动,提升学徒的技术能力。师傅在具体指导徒弟技能学习过程中,会把自己掌握的技巧和绝活教给徒弟,大大节省了徒弟自己探索的时间,有利于提升实际的培训效果,有利于企业技能资源得到延续。
在长期的工作中,优秀的师傅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觉钻研技术,默默奉献,乐于帮助他人,通过自身行为,发挥表率作用,影响徒弟,在实际帮带过程中,师傅会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此同时,师傅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对普及和推广企业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师徒制培养的徒弟,有利于提升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具体师徒模式推行过程中,师傅扮演着多重角色,比如顾问、支持者等,这样可以提升师傅的责任感,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师傅在为徒弟提供专业指导的同时,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带徒经验,还可以帮助新员工提升基本技能,更快融入组织,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在人才培训方面,很多企业投入了很多的成本,但是实际的效果不明显。而利用师徒制培训,可以实现徒弟的脱产培训,让员工可以在工作中学习新的技能,不仅节省培训时间,而且可以降低实际投入的成本。并且师徒制培训模式更加符合企业实际发展,培训内容针对性很强,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这对技能人才匮乏的企业而言,比较实用。
为了进一步发挥企业“师徒制”培训模式的重要作用,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人员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从而弥补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升师徒培训的效果。
通过建立健全完善学徒培训制度,细化工作流程,确保学徒制培训有效落实。要明确培训目的、目标,要明确师傅和徒弟的资格条件,权力和义务,要明确拜师学艺的流程、要强化培训的跟踪管理,确保师徒制培训的落地性。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强师徒培训的考核力度,完善师徒培训的激励机制,确保师徒制培训的效果。要做好企业资源的整合,通过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方式,提升师徒制培训的效率。要及时做好师徒制的修订完善,确保学徒制的长效性。
在师傅选择过程中,企业要坚持能者为师的原则,要不唯身份、年龄以及学历,要求师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水平的操作技能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给徒弟传授工作经验和绝招,提升徒弟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求徒弟在工作中认真遵守企业的操作流程规范,保证在学徒期满以后,徒弟能够达到相应的专业技能等级标准。师傅人选可以建立师傅人选库,实行分级动态管理。根据师傅培训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的师傅。每年对师傅人选库进行一次综合评价,更新师傅人选及师傅等级。在徒弟选拔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充分结合各部门、各单位需求,选择有潜力、肯专研的员工作为学徒。具体可分为新进员工学徒、转岗适岗学徒以及推优拔尖学徒。师徒结对可以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充分征求师徒双方意见后由企业安排结对。
在完成师傅和徒弟结对工作以后,需要签订师徒合同,为以后培训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具体实践培训过程中,师徒合同要包括以下内容:明确师徒合同制定的宗旨,制定合理的徒弟培养方案、目标,确定师徒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做好日常培训考核工作,还要规定好双方的待遇和违约责任,企业需要做好师徒合同的监督,重点提升徒弟实际操作能力。师徒合同是保证整个师徒培训项目顺利进行的保证,因此,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合同内容标准,帮助师徒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师徒培训期限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从6 个月到一年不等,一般分为入门期、经验提升期、技能稳定期及期满4 个阶段。在具体培训工作开始以后,企业需要对培训的4 个阶段进行日常跟踪管理,形成闭环。要求导师要制定阶段、月、周培训计划,要有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回顾、检查与调整书面记录。学徒要填写相应的学徒日志,并有每个阶段的总结。培训台账按月交人力资源部门备案。企业要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并指导整改落实。
在培训期满以后,企业考核人员要对培训对象进行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在徒弟考核达到标准以后,企业需要根据规定,对师徒双方进行一定的奖励然后把考核成绩列入培训档案。对没有通过考核的培养人员,考核人员要根据合同规定,对师徒双方进行惩罚,徒弟需要重新培训,师傅取消相关津贴,年度考核不通过的移除师傅库并3 年内不得入库。因此,在完成师徒培训工作以后,企业需要针对实际培训结果,进行严格的考核,积极发挥师徒培训考核的重要作用。
为了满足现有师徒培训工作的需求,激发师徒带徒和徒弟学艺的积极性,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提升师傅的职业道德,让师傅乐于分享实际生产技能的经验,改变以往的传授模式。但是受到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有的师傅不愿意把自己的绝活传授给徒弟,害怕对自己未来工作造成威胁,并且自身权威和地位就会受到挑战,这对企业技能传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基于此,企业需要做好师傅思想开导工作,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对师傅进行激励,然后组织一系列竞赛,激发师傅带徒弟的积极性,提升师徒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为徒弟,需要认真虚心向师傅学习,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培训期结束,开展星级师徒的评选,通过企业评优、选优、职业技能评定等向星级师徒倾斜,进一步加强学徒制的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企业师带徒模式对技能人才培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要针对岗位设置情况,制定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师徒培训的目标,做好师徒匹配工作,做好师徒培训考核验收工作,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师傅和徒弟实际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