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三平,李宋堂
(楚雄州茶桑站,云南楚雄675000)
2017年,全州桑园总面积10 866.67 hm2,其中投产面积6 933.33 hm2,占桑园总面积的64%。除元谋县、禄丰县、武定县3个县外,其余7个县(市)都分布有规模不等的桑园。其中大姚县5 666.67 hm2、姚安县2 600 hm2、永仁县 2 333.33 hm2、楚雄市 40 hm2、双柏县 46.67 hm2、南华县 200 hm2、牟定县 20 hm2。
2017年,全州饲养蚕种9.2万张,鲜茧产量3 674 t、产值18 251万元,鲜茧平均价49.68元/kg。全州有养蚕户16 222户,户均养蚕年收入11 251元。
2017年州内现有的2户蚕种生产单位合计生产蚕种52.3万张,实现产值2 090万元。其中姚安天硕蚕种有限公司生产蚕种27万张,产值1 080万元;楚雄鼎丰蚕种有限公司生产蚕种25.3万张,产值1 010万元。
全州现有3户茧丝加工企业和1户丝绸加工企业。2017年全州共生产生丝460 t、丝绸面料70万m,茧丝绸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25 340万元。其中,云南海瑞茧丝绸有限公司(姚安县)生产生丝120 t,产值5 740万元;云南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大姚县)生产生丝160 t,产值7 600万元;云南永仁县赛丽茧丝绸有限公司生产生丝180 t,产值8 500万元;云南七彩丝绸有限公司(大姚县)生产丝绸面料70万m,产值3 500万元。
一是蚕茧生产规模继续扩大。2017年当年新栽桑438.67 hm2;饲养蚕种9.2万张,较上年增2 573张(+3%);全年鲜茧总产量3 674 t,较上年增73 t(+2%);鲜茧产值18 251万元,较上年增3 523万元(+24%);鲜茧平均价49.68元/kg,较上年上涨8.51元/kg(+21%)。全州养蚕农户16 222户,户均养蚕年收入11 251元,较上年增2 404元(+27%)。二是行业总产值增幅较大。2017年,全州蚕桑产业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45 681万元,较上年增10 179万元(+29%)。
依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实施66.7 hm2蚕桑优质高产试验示范园建设,全州蚕桑工作试验示范有平台、学有样子、赶有目标;通过桑、蚕病虫害测报防控和桑、蚕品种试验项目[1],为病虫害防控和科学选择推广品种提供了依据;管桑养蚕省力化器械使用示范取得实效,全年全州共推广使用切桑机196台、桑树剪伐机33台、机动消毒喷雾器385台、微耕机2台;省力化活动蚕台和纸板方格蔟推广使用面进一步扩大;在大姚县、姚安县、永仁县3个县组织实施33.33 hm2桑园间套种试验示范,间套种品种主要有大豆、蚕豆、马铃薯、花生、蔬菜,获得了产值1.2~2.25万元/hm2的增收,适宜本区域的桑园间套种技术措施逐步探索形成;另外,桑园养鸡、桑叶茶生产、桑枝食用菌栽培、蚕虫草等蚕桑综合利用实现产值285万元,成效显著。全州各级蚕桑业务部门采用户长会、现场会等形式开展蚕桑科技培训,全年培训蚕农42 478人次,培训在职蚕桑科技人员94人、辅导员85人。
2017年,主产县蚕桑科技部门积极做好项目的编制申报工作,争取到2017年省级农业发展专项-蚕桑项目资金606万元,较上年增150万元。其中,大姚县、永仁县各247万元,姚安县112万元。重点扶持新植桑园、小蚕共育室建设、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控、蚕桑科技培训、蚕桑新器具推广等项目。省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带动了部分县级财政、企业和蚕农对蚕桑产业发展的投入,为全年任务目标的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州级财政对蚕桑产业发展无投入,仅依靠省级农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由于多年未进行过桑园面积普查,许多荒芜、挖毁改种、交通以及城市等建设占用面积未能及时剔除,造成平均单产低,效益不高的局面。2017年全州投产桑园平均产鲜茧只有529.5 kg/hm2、桑产值仅为26 310 元/hm2。
蚕种供应渠道多,品种混杂,质量监管困难,用种安全存在隐患。
从业队伍不足,老龄化趋势突出,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从对鲜茧收购市场监测情况看,在蚕茧收购市场放开后,除个别主产县收购秩序总体稳定外,其余各主产县收购秩序混乱,主要表现为投机炒作、哄抬价格、争抢蚕茧资源等。收购毛脚茧、统茧及潮茧的现象比较普遍。“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按质评级、分等论价”等国家蚕茧收购政策在不良抢购中难以体现。不良的蚕茧抢购行为,让蚕农对“蚕茧质量是关键”产生质疑,进而重数量,轻质量,对蚕业发展不利。
4.1.1 桑园面积将继续广大、鲜茧及生丝产量仍会增加
在省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拉动下,加之部分地方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姚县、永仁县2个县会有面积不等的新植桑园;桑园面积的扩大,投产面积的增加,鲜茧及生丝产量也会随之增加。
4.1.2 从事蚕茧生产的劳动力紧张、蚕桑科技人员严重不足的局面不会改变
由于打工经济相对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较高,外出打工人员不可能大量回流;由于财政供养人员压力大,加之受编制等因素的限制,蚕桑科技人员也不会有明显增加。
4.1.3 蚕业生产比重继续向重点产区集中
2017年,大姚县、姚安县、永仁县3个县的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之和均占全州总量的97%,今后,楚雄州蚕业生产比重将继续向重点产区集中。
(1)州级财政应安排蚕桑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与省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基本匹配,形成扶持合力。
(2)组织开展桑园普查,核实面积,查清桑园立地条件和单产分类,为低产桑园改造提供依据。
(3)重视规划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桑园。以重点乡镇、重点村委会、重点村民小组为突破口,突出规模抓重点,集中连片上水平,推进全州蚕桑产业集约化生产经营。
(4)整顿蚕种供应和蚕茧收购秩序,确保用种安全和蚕茧收购秩序基本稳定,提高蚕茧质量。
(5)继续实施好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发挥技术体系建设的科技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