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亚军,余 飞,何其舟(通讯作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放射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炫速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DSCT)是一种近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它可直观显示患者组织内的尿酸盐沉积情况,为早期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做出更好的预警评估[1-2]。现本文选取我院收治189例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DSCT的临床诊断价值,具体如下。
189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年龄最大81岁,年龄最小44岁,平均年龄(54.5±3.1)岁。男、女患者分别为101例、88例。所收集患者资料真实有效,经过医护人员调查、仔细比对后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采用我院128排,双球管西门子炫速双源CT设备给189例患者进行扫描诊断,所有患者于医护人员指导下做好准备进入CT室。扫描的条件包括三个方面:(1)扫描参数:平均加权系数、阵矩、螺距、准直器宽度、卷积核值D分别为0.4、512×512、0.7、64×0.6mm、34s。(3)重建参数:层距、层厚均为0.75mm。(2)A、B球管分别为80kV/250mAs、140kV/125mAs;(3)重建参数:层距、层厚均为0.75mm。
把最终获取的三组数据(平均加权M120kV、80kV、
140kV)向工作站传输并使用程序(Dual-Energy GOUT)
来进行加载,并应用程序内的痛风软件、VR技术、轴位技术、矢状位以及冠状位重建等形式分析评估扫描部位有无无尿酸盐结晶沉淀,并做好对应标记。
在189例关节炎患者中,临床病理确诊痛风性关节炎共有142例。经DECT扫描检测出尿酸盐检测呈阳性136例,检出率为136/142(95.7%)。在136例各部位检出尿酸盐检测呈阳性患者中,踝关节部位、双膝关节、肘关节、双足部、足部合并膝关节分别为36例(26.5%)、13例(9.6%)、7例(5.1%)、51例(37.5%)、16例(12.1%)、13例(11.6%)。
在非痛风性关节炎47例中均未检出尿酸盐结晶,其中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肩周炎分别为13例、14例、10例、7例、3例。
数据调查指出,由于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导致近年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不断递增且呈现低龄化趋势[3]。痛风性关节炎晚期会严重损坏患者关节和功能,给患者身心均造成极大痛苦,影响正常的生活。为此,早期诊断干预是改善预后关键。
临床诊断痛风金标准为关节穿刺或痛风石内容物中尿酸盐(MSU)结晶的检出。但关节穿刺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容易损伤患者,引发出血、感染等各种并发症,导致该方法临床应用率低,患者接受度不高。痛风性关节炎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常规X线、MRI、超声等影响检测手段的检出能力有限,容易导致漏诊、误诊等情况发生,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X线仅显示患者关节骨结构改变、MRI检测时间长、禁忌多且费用高。超声检查仅适用于四肢关节检测。经多方面比较,与常规检测技术相比,DSCT更具优势。DSCT是一种先进的影像检测技术,操作简单,属于一种无创检查,近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DECT含有两个电压、电流均不相同呈约90度安装的X线球管,在扫描过程中可输出两种不同能量的X线,一次扫描即可获取两组能量不同的数据[4]。为此,可利用能量不同的X线对不同组织具有衰减差异的特点得出组织特性图像,这种特性图像可对组织成分进行更好的定性以及分析。同时,DEC对尿酸盐结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可非侵入性直观显示患者组织内的尿酸盐结晶沉淀情况,不但可以同时对多部位、多组织扫描,对于一部分非典型发病部位也可清晰显示尿酸盐沉积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虽然,对于受检者来说,DSC检测会产生一定的电离辐射,但大部分成像位置为不敏感外周关节且剂量微小,所有外周关节扫射总剂量与类平均自然辐射本底1~2mSv接近,辐射剂量在身体允许范围[5]。
结合研究结果中,在189例关节炎患者中,经双源炫速CT扫描检出尿酸盐检测呈阳性136例,经过临床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有142例,诊断准确率为136/142(95.7%)。结果数据说明:对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来说,采DSCT进行诊断价值极高准确率高。
综合上述,DECT具有其他影响检测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于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准确率极高。临床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把它作为早期痛风性关节炎鉴别重要辅助手段,以此提高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