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螺旋CT对原发性胃癌病灶的诊断价值比较

2019-12-09 06:06:4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7期
关键词:胃部原发性螺旋

陈 波

(临沭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 临沂 276700)

胃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常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由于胃癌早期阶段症状并不显著,发现时基本已进入中晚期,因此,对胃癌病灶的及时诊断至关重要[1]。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的临床诊断领域中,影像学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关于原发性胃癌,常见的检查方式主要包括螺旋CT和MRI核磁共振等,由于其优缺点不同,因此也会产生差异化的诊断结果、本文主要选取原发性胃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螺旋CT和MRI核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价值[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其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划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均为25例。研究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42~68岁,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1~6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出患者主要采取螺旋CT扫描法,配套应用造影剂和高压注射剂,其中,造影剂主要以欧乃派克为主,电离子浓度300g/mL,注射速度一般保持在3.0~3.5mL/s,在造影剂注射后对患者进行扫描。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主要采用MRI核磁共振检查法,选用美国进口的扫描仪对患者胃部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具体的扫描内容包括平扫以及动脉增强扫描,结合实际情况将设备参数进行合理设定,正常情况下。设备的层间距应保持在1.5~2.0mm,厚度要保持在135~160之间,在对胃部进行动态化扫描的过程中,主要采用LAV模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胃内病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主要包括胃内病灶患者、胃内病灶数量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SPSS21.0对相关参数进行处理,并采取t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经MRI核磁共振检查出23例胃内病灶患者,胃内病灶数量98个,对照组经螺旋CT检查出16例胃内病灶患者,胃内病灶数量65个,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

3 讨论

原发性胃癌一般是由于胃部组织恶变所导致的疾病,恶化程度较高,早期阶段由于病灶较小,因此很难被发现,具有转移和侵袭的特性,在患者出现胃部疼痛、上腹不适等症状时,表示病情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3]。对于原发性胃癌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为主,但均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原发性胃癌,必须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关于原发性胃癌病灶的诊断,主要以螺旋CT和MRI核磁共振为主,对于肿瘤组织,螺旋CT和MRI核磁共振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也在当前的临床领域中也进行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这两种检测方式的原理不同,因此也会产生差异化的诊断结果[4]。螺旋CT检查速度较快,患者的呼吸运动不会对微影产生较大影响,但对于分化情况较好的小胃癌检查结果不具备显著差异,因此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MRI核磁共振能够精准确定胃部肿瘤的脂肪变性、会死以及出血等现象,组织分辨较高,能够清晰、直观的对胃部硬化结节进行反应,相比于螺旋CT,优势显著[5]。

猜你喜欢
胃部原发性螺旋
为什么坐过山车时胃部会发痒
胃部爱情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科教新报(2021年50期)2021-01-06 17:47:35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胸苷激酶1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