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铭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 云南 昆明 650031)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非典型肺炎当中的一种[1],其主要是由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2],且小儿支原体肺炎常常会引发患儿出现鼻炎[3],中耳炎,气管炎,肺炎等。因此,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及时治疗十分重要,而由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潜伏期有2~3周,因此,可以借助临床的一些检测工具进行检测,以便进行早期的治疗。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方式为分组研究,并将病毒性肺炎患儿称为对照组,将支原体肺炎患儿称为观察组。同时对两组患儿进行X线胸片影像检查,具体见正文展示。
研究共选取50例于2015年8月到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儿25例以及支原体肺炎患儿2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同时实行随机数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分组。分组后,病毒性肺炎患儿称为对照组,支原体肺炎患儿称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年龄为3至12岁,平均年龄为(3.7±2.5)岁;男性13例,女性12例;观察组患儿年龄为4至11岁,平均年龄为(4.4±2.2)岁;男性14例,女性11例;两组患者在对比一般资料后,发现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在分组后,同时对两组患儿进行X线胸片影像检查,采用DR设备进行胸部正位像的拍摄,拍摄的内容主要分为肺部病变的密度,分布,形态,肺间质的形态,胸膜的形态,在拍摄后进行数据的记录。
将两组患儿的节段性实变,间质性改变,叶性分布实变影进行观察并记录。
对上述“1.3 观察指标”部分的两组患儿结果用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测算,采取(%)的方式表达两组患者节段性实变,间质性改变,叶性分布实变影,实施检验方式为:卡方值检验。P<0.05时,为上述结果统计学有意义。
经过检查后,两组患者的节段性实变在对比后发现其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间质性改变与叶性分布实变影两种检查结果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由于是属于非典型肺炎当中的一种[4],其常见的症状可以表现为剧烈的咳嗽以及发热等,其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5],病程大约为2~4周,并且大都会累及到呼吸系统[6],心血管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等[7]。且在临床上主要的检查方式为影像学检查,病原体检查。而在就诊的过程当中应当要与肺结核,细菌性肺炎以及肺炎衣原体肺炎等相鉴别。在临床上,应当给予及早的诊断和鉴别。目前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主要的诊断手段为X线胸片影像诊断,并且在临床上得到不错的运用。
在本文当中,对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儿25例以及支原体肺炎患儿2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采取分组对照的方式进行研究,并将不同的诊断效果进行最终的比较。并将病毒性肺炎患儿称为对照组,将支原体肺炎患儿称为观察组。同时对两组患儿进行X线胸片影像检查。
在X线胸片影像诊断当中,节段性实变是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影像特征,其可以运用于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当中。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患儿在采取X线胸片影像诊断后,对照组患者的节段性实变有4例,间质性改变有11例,叶性分布实变影有10例。观察患者的节段性实变有12例,间质性改变有7例,叶性分布实变影有6例。其中两组患者的节段性实变在对比后发现其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为此,可以采用节段性实变的数据变化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且X线胸片影像检查在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当中有价值。
综上所述,给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取X线胸片影像检查,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当中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在临床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