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卉
结合岗位要求,致力于为职业教育培养精准人才,教学模式也应与时俱进,思考新的想法和变革。职业教育是当今最贴合生产实际的教育方式,实践教学改革更是职业教育趋势蒸蒸日上的标志,对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努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大潮,努力为现代专业技术岗位培养高、精、专的技术人才。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学习任务四曲柄连杆机构的检测与维修中技能五更换活塞环内容是学习活塞连杆机构和相应的工量具的基础上而进行的一项实践技能。活塞环是学生在发动机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零部件,紧密联系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活塞连杆组的学习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因此本文根据《发动机机械维修》教材和《企业典型维修项目》岗位要求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习任务与岗位接轨,更加有效掌握更换活塞环的技能并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量具的能力。
(1)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学生已于上学期学习过汽车构造基础知识,对发动机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掌握,熟悉活塞环的基本结构,熟知实践课程的7S 安全原则。
(2)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对策方法。职业教育重视实践技能,倡导教学合一,在实践教学新模式中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关系,使学生学习的技能目标更加明确,,从而促使学生掌握更换活塞环技能,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结合教材与设备维修手册制定了任务单,整合了教材和维修手册的操作技术规范要求,让教学与岗位接轨。通过认知更换活塞环的技术要求,学生按此要求根据维修手册和技术参数要求正确使用工量具进行安装和更换。
(1)明确教学任务。了解发动机冒蓝烟的故障原因,掌握活塞环的拆装与检测操作流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更换活塞环实践技能,使其具有正确使用工量具的能力。
(2)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导入法,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提高学习兴趣;采用任务法,使学生带着任务听讲,让课堂知识成为必须;直观教学法的运用,使学生直观学习教师展示技能,确保学生的直观学习性;采用分组练习法,将本节课24 名学生分成四组,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设计思路和教学手段。根据《发动机机械维修》和《企业典型维修项目》设计的教学任务,在具有企业特色的工作室内按照岗位操作规范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辅。”情境导入-分析任务-实施任务-互评师评-拓展提高”的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分析任务”是前提,”任务实施,互评师评” 是核心,”团结合作”是精神。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向学生提供资源,使学生学习更有代入感,情境还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
利用职业学校学生对理论知识不敢兴趣,愿意动手操作的心里特点,基于本节课目标、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加上视频的观看让学生充满兴趣,线上线下一体化,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应用多种方法,如;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学习法及讨论分析法等。
(4)学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知识点。教师概括重难点,使学生体会学习方法的多样化,获得知识的多元化,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使每名同学都能展现出自己学习的成果。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有的放矢弥补自身不足。
在学生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主要采取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及分组合作法。
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通过汽车排蓝烟视频,引入实际故障,导入教学任务。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故障原因。这样的方法能通过现实故障说明课程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任务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障原因,明确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料和手机网络搜索,讨论、分析故障原因。通过分析活塞环出现的故障,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点,了解故障原因,明确任务。接下来进行任务实施,制定工作计划。学生分组制定活塞环更换计划,通过互评师评,鼓励成绩最好的一组。
学生按教师提供的资料与工具设备以组为单位制定更换活塞环工作计划。通过制定实习计划,培养学生做事有条不紊,有逻辑性的能力,通过自评互评,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任务评价,发放自我、小组、教师评价表,要求如实填写。自我、小组、教师三方面评价总结,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任务拓展,布置拓展任务,并提供给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学生课后按要求查找和研究拓展任务,按时按量完成。做到课后有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和丰富专业知识。
拆:先拆第一道气环——再拆第二道气环——最后拆组合油环
装:先装组合油环——再装第二道气环——最后装第一道气环
对环口:环口相互之间错开120 度,且环口不能安装在活塞销轴向方向(容易漏气,漏油)
在用游标卡尺检测后,如果气环背隙范围不在 0.50mm-0.10 mm 之间则应该直接更换活塞环组件。
全文以汽车发动机维修与构造课程中更换活塞环内容为例,探究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将不断切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实际,并且建立在校内外实训平台,双师型教师等教学资源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效果。教学改革无止境,创新实用永追求。教师应集中教学模式优势力量,全力以赴,认真设计好教学环节,力促优质教学模式进校园、精品资源进课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专业技术岗位培养青年人才,更好地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