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芳
(密山市中医医院超声室 黑龙江 密山 158300)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变很大,进而很多疾病不断提高发病率,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舒张压升高,损伤患者机体功能,具有较高的病程,难以治愈,不只是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容易产生左室肥厚伴心衰症状,并使病情加重,进而死亡率提高,不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对卒中、心肌梗死进行有效预防,并注意与哮喘类似的气喘、气促等症状,尽可能提早发现病情并采取有效诊治措施,使患者提高生命安全。在临床诊断该疾病过程中,大部分采用心脏超声检查方法,可利用有效、高分辨率、重复性诊断患者症状,十分便捷及安全,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本研究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的3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衰患者有关资料,对患者采用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衰的作用进行分析,现将有关情况进行总结。
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的3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衰患者有关资料为观察组,另收集30例健康人员有关资料为对照组,两组人员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感染、肝肺肾功能不全、贫血、外周血管疾病、有肿瘤病史及近期接受外科手术等患者。观察组中有18例男性,12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5~67岁之间,平均年龄(50.1±5.2)岁,病程在7~15天之间,平均病程(10.2±2.1)天,11例患者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9例Ⅲ级。对照组中有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在32~65岁之间,平均年龄(51.2±4.8)岁。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人员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都接受心脏超声检查,采用心脏超声设备,设置探头频率在2.5~4.0兆赫之间,患者保持侧卧姿势,探头置于心尖部位,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并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值。收集正向双峰层的两腔及心尖四腔切面舒张期血流频谱,并对早期及舒张晚期峰值流速比进行记录。由不少于两名的专业超声医生对超声影像进行查看,提出诊断报告。
应用SPSS21.0数据分析软件对患者有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形式表示患者有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形式表示,P<0.05表明患者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早期及舒张晚期峰值流速比等有关指标方面,心功能Ⅰ级患者低于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心功能Ⅱ级患者低于Ⅲ级患者,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上,心功能Ⅰ级患者比新功能Ⅱ、Ⅲ级患者高,心功能Ⅱ级患者高于Ⅲ级患者,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高血压在中老年群体中容易发生,是引发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高血压患者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因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强的外周血管阻力,增大了血容量使心脏加重负担,受病情影响导致患者心脏产生肥厚,进而心脏扩大,对心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是损伤心脏早期的一个主要表现,但不同患者的左室肥厚类型各有差别,胰岛素、甲状旁腺素、甲状腺素很多原因引发心肌肥厚,随着该病情的发展,一些患者将产生心衰,使病情加重,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早期发现并进行诊治十分重要。在临床中目前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衰疾病主要采用心脏超声进行诊断,可详细了解患者心脏情况,确定各房室腔大小,对血管变化及各瓣膜的活动加深了解,对病情诊断安全快捷,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在心脏检测项目中心脏超声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没有创口、操作便捷、安全简单等,不只是对心腔结构进行动态呈现,还可将心脏搏动及血液流动状态通过超声影像进行展示,进而判断心脏形态厚度及房室腔大小,尽早了解心功能。
总之,采用心脏超声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衰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