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战争中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关系及其影响

2019-12-08 23:39丰,刘
关键词:苏格兰人爱德华英格兰

王 丰,刘 明

(1.延安大学历史系,陕西延安716000;2.合阳县甘井镇中学,陕西渭南715305)

苏格兰民族独立运动是近年来英国政治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成为困扰英国的一个棘手问题,这主要由于从843年到1707年苏格兰一直是一个独立国家。这个国家在很长历史时期里曾与英格兰发生过一系列血腥战争,特别是在英法百年战争时期,尤为引人注目。探讨百年战争中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民族关系有助于理解目前苏格兰民族主义运动兴起的历史原因,为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提供借鉴。

一、百年战争前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矛盾

苏格兰人是通过盖尔人与斯科特人相互融合,同时受到盎格鲁-撒克逊人及挪威人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民族。843年,“盖尔人的国王肯尼斯·麦卡尔平在斯昆加冕为王,从而成为第一位苏格兰国王”。[1]12直到13世纪末,苏格兰一直是一个幅员辽阔、政权统一的国家,其疆域北至苏格兰高地,南到特威德河,西南至坎布里亚。到了1286年,这种政权稳定局面开始难以为继: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去世后,其外孙女不久也病逝了,王位就没有明确继承人。王位继承权转入亨丁顿伯爵大卫的后裔。大卫的男性后裔也已中断,三个女儿中长女玛格丽特的外甥是约翰·巴里奥,次女伊莎贝拉的儿子是罗伯特·布鲁斯。巴里奥和布鲁斯是两位实力最强的王位竞争者,他们背后均有一批贵族支持者。由于苏格兰的很多贵族在英格兰拥有土地,苏格兰议事会决定请求英王爱德华一世仲裁。野心勃勃的爱德华答应为王位之争做仲裁,但要求所有苏格兰贵族和王位候选人首先向他效忠,尊奉他为苏格兰最高君主。“在104名法官的协助下,爱德华详细审理了苏格兰王位继承权的诉讼。”[2]1292年11月,“由于巴里奥没有布鲁斯及其年幼的孙子(未来国王)有号召力,容易控制”[3]602,所以爱德华在贝里克宣布约翰·巴里奥为苏格兰国王。这时越来越多的苏格兰民众越过苏格兰法庭向英格兰王室法庭上诉,寻求公正判决,导致苏格兰贵族利益受损。1293年底,巴里奥应召到纽卡斯尔出席英格兰议会,为苏格兰法官辩护,但受到爱德华一世的激烈谴责,苏格兰人将这一举动视为对本民族的侮辱。1294年夏季,爱德华传唤巴里奥和其他十八位苏格兰权贵,要求他们提供英国远征法国的筹款和军事服役,这再次证明爱德华“不以人君而以傀儡对待巴里奥”。[4]203

为了摆脱英格兰的控制,苏格兰寻找外援以抵御强邻。1295年苏格兰权贵认为巴里奥无力抵抗邻国,让苏格兰的独立面临着严重威胁,于是他们剥夺了巴里奥的王权,组建了一个十二人的议事会,以他的名义统治国家,同时积极向外寻找盟友。作为英格兰敌人的法国看到了机会,决定支持苏格兰以抵抗英格兰,使英格兰腹背受敌,共同对抗英格兰。1295年10月23日,苏格兰与法国基于共同利益在巴黎签署了《奥尔德盟约》,盟约规定:“如果英格兰攻击苏格兰或法国中任何一国,另一个国家必须对英格兰发起进攻,以支援友邦,打击共同敌人;在与英格兰进行战争期间,只要苏格兰与英格兰作战每年超过4个月时间,法国将给苏格兰每年5万英镑的补助金。”[3]613此盟约激怒了爱德华一世。1296年3月,爱德华挥师北上,血洗了苏格兰的贝里克,又在邓巴击溃了苏格兰主力军,“有超过1,500名贵族向爱德华一世宣誓效忠”。[5]107巴里奥被迫放弃苏格兰王位,屈膝于爱德华,同时爱德华一世“自立为苏格兰国王”。[6]为了昭示政权更替,英王掠走了苏格兰的“命运之石”——斯昆石,放在英格兰国王的宝座下面,并下令销毁苏格兰一切遗迹和记录,以防苏格兰保存独立记忆。“在1296年以后的半个世纪中,英格兰人入侵苏格兰多达20次”[7],由此“引起了苏格兰和英格兰三百年断断续续的战争和几乎连续不断的边境袭击”。[8]113

苏格兰开始走上反抗侵略、争取国家独立的道路。爱德华一世任命的苏格兰政府要员多是贪婪无能之辈,英军烧杀抢掠,蹂躏乡野,苏格兰百姓痛苦不堪。1297年,在威廉·华莱士骑士领导下,苏格兰爆发了一系列起义,在斯特灵桥战役中华莱士击败了爱德华派驻苏格兰的指挥官瓦伦伯爵。在战斗打响之前,华莱士怒诉英格兰谈判代表,“回去告诉你们的人,我们此行不是为了苟且偷安,而是为了决一死战,为了报仇雪耻,也为了解放我们的王国”。[9]364到年底,苏格兰已将英格兰人赶出了国境。但在翌年7月的福尔柯克战役中华莱士经过苦战,仅以微小劣势惜败。对英格兰而言,“发动对苏格兰的远征不是太困难,但长期驻守却不那么容易”。[10]151这主要是因为英格兰军队苦于给养不继,只能撤退,听任苏格兰北方各郡留在当地人手中。1298年,苏格兰贵族向教皇卜尼法斯诉求自己的正当权利,希望教皇致信爱德华一世,停止压迫苏格兰。他们说苏格兰很早就是一个独立国家,特别提到亚历山大三世效忠英格兰国王,这是为他在英格兰领有的封地而效忠,不是为王位效忠。爱德华一世在给卜尼法斯的回信中说,苏格兰威廉一世对亨利二世的效忠视为完全臣服,英格兰对苏格兰拥有绝对宗主权。但他不提继任者“狮心王”理査和苏格兰国王签订的《法莱斯条约》,当时苏格兰以支付1万马克为条件,放弃了英格兰国王对苏格兰宗主权的要求。最后爱德华提醒教皇,“虽然他同意教皇仲裁,但不承认教皇是他们的法官”。[1]201303年,为了巩固英格兰在苏格兰的统治地位,爱德华第三次踏上征服苏格兰的道路。1305年,由于叛徒出卖,华莱士罹难。苏格兰被划分为4个区域,所有区域统归爱德华一世的外甥布列塔尼的约翰伯爵治理。

苏格兰的民族英雄罗伯特·布鲁斯继承了华莱士未竟之业,领导民众实现了苏格兰的独立解放。1306年,为了延续国家自由,不能在飞扬跋扈的征服者枷锁下苟且偷安,罗伯特·布鲁斯率众揭竿而起,得到了苏格兰贵族及教士们的支持,在斯昆加冕为苏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因此进行报复,杀死了布鲁斯的三个兄弟,没收了他们家族的土地。1307年,爱德华最后一次踏上了北伐之路,在征途中去世,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苏格兰之锤’爱德华一世安葬于此”。但是继位的爱德华二世放弃了这次北伐,退回伦敦。此后双方虽然仍有交战,但基本胜利已倾向于苏格兰人一边。其中最有决定性的战役是1314年6月23日进行的班诺克本战役。此役“八千多人的苏格兰军队击败了二万四千人的英格兰军队,”[11]班诺克本战役的胜利“促使苏格兰民族意识得到发展,使其直到近代还得以维持独立”。[12]然后苏军进攻英格兰北方各郡,占领了贝里克。苏格兰人在这场争取独立战争中所迸发出的强烈民族意识,在1320年苏格兰贵族代表上书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即著名的《阿布罗斯宣言》中表现得酣畅淋漓:“假如罗伯特·布鲁斯国王放弃他开创的民族独立基业,让我们民众及我们的王国臣服于英格兰国王,我们将立即把他作为我们的敌人赶走,推翻他的权利,另请能保护我们的人做我们的国王。只要我们还有100人活着,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臣服于英格兰。我们为自由而战,哪怕放弃生命也在所不惜。”[13]1322年8月,为了结束苏格兰人的劫掠给边境地区造成的混乱,约克议会批准爱德华二世“征收超过四万英镑的赋税”[9]422,以开展对苏格兰人的征讨。结果英王和王后伊莎贝拉险些在拜兰修道院被俘,这次军事行动一败涂地。1323年,英格兰与苏格兰缔结了为期十三年的停战协定。同年教皇和法国都承认苏格兰独立。1326年,新的法国国王查理四世面临着重新与英格兰开战的可能,就与苏格兰签订了《科贝尔条约》,答应“在和平与战争中向苏格兰提供帮助与建议,苏格兰则答应如果英格兰与法国开战,将派军队进攻英格兰后方”。[14]911327年,苏格兰利用英格兰政局动荡机会骚扰英格兰。在爱德华三世加冕的那个夜晚,苏格兰军队越过北部边境线包围了达勒姆城,出其不意地袭击了英军。渴望军事荣誉和复仇的爱德华三世积极备战,亲自率军搜寻苏军踪迹。英苏两军在沃河两岸遥相对峙,爱德华给苏军送去战书,要求在开阔战场一决雌雄。苏格兰统帅默里伯爵伦道夫答复爱德华:他布阵打仗,从来不接受敌人的建议。有天深夜,苏格兰道格拉斯勋爵率领200名壮士,突袭王帐,准备斩杀或俘虏爱德华三世,幸亏国王侍卫们拼死抵抗,国王的神甫和管家都为保护主人而牺牲了。爱德华在英勇抵抗了一段时间后,在夜色掩护下逃走。不久苏格兰军队撤回国内。爱德华第一次统帅大军出征,无功而返,“流下了羞愧的泪水”。[14]801328年,为了稳定政权,保持对外和平,在莫蒂默的控制下英格兰与布鲁斯签订了《北安普顿条约》,条约规定:英格兰承认苏格兰为独立国家,由罗伯特·布鲁斯及其后嗣统治,放弃对苏格兰的宗主权,两国边界与亚历山大三世时期相同。将“英格兰军队撤出苏格兰,苏格兰付给英格兰两万英镑做为补偿”[5]125;爱德华三世年仅六岁的妹妹琼被许配给布鲁斯的儿子大卫,以表示双方诚意。第一次苏格兰独立战争结束。

第二次苏格兰独立战争的爆发。1329年,罗伯特·布鲁斯去世,年仅5岁的儿子大卫继承了苏格兰王位。1330年,爱德华三世亲政后,废除了《北安普敦条约》,希望通过军事和外交的胜利,重建英格兰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曾称苏格兰国王的约翰·巴里奥之子爱德华·巴里奥获得了爱德华三世的暗中支持,带兵进入苏格兰,称自己家族才是苏格兰真正的王位继承人,苏格兰独立战争再次爆发。1333年1月,在约克议会上,爱德华三世宣布重启控制苏格兰主权的战争。为此,从1333年至1337年,英格兰以约克为陪都,将整套政府机关迁往北方,以便集中精力作战。1333年夏季,爱德华三世在哈立顿山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扶植爱德华·巴里奥当上了苏格兰傀儡国王。1334年,爱德华·巴里奥不仅向爱德华三世称臣,而且把贝里克、邓巴、爱丁堡和苏格兰东南八个郡的土地割让给英格兰王室,巴里奥因此受到苏格兰人的普遍憎恨。英军撤退后,苏格兰人重新效忠大卫二世,爱德华三世不得不再次出征苏格兰。苏格兰人吸取经验教训,撤入山区和城堡,与英格兰军队打游击战。1334年冬季和1335年夏季的大部分时间里,爱德华三世的“军队开始采取有意识地烧田毁舍、劫掠城镇和对平民的蓄意伤害的一种恐怖行为”,[15]不过这种恐怖政策并不能使苏格兰民众屈服。法国对苏格兰的支持是爱德华三世解决苏格兰问题的最大芥蒂。1334年6月,法王腓力六世把已经废黜的大卫二世及其妻子琼从苏格兰接到法国的加亚尔城堡,庇护他们在诺曼底生活。腓力不仅暗中支持苏格兰人继续进行反英斗争,还说,未来他与英王的任何谈判都必将考虑苏格兰国王的利益。“苏格兰本是贫穷之地,复数经英人夷为焦土,即使再度摧残亦只能烧去一座空茅屋,或几束麦柴把,而所得者或竟不过一张牛皮。”[16]“摘有名的百合花比采顽固的蓟更有利、更容易和更光荣。”[4]216因此,爱德华三世将腓力认作自己的劲敌,“苏格兰和法国结盟就成为触发百年战争的一个原因”。[17]

二、百年战争中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关系

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是苏格兰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337年5月24日,腓力六世宣布,因英王爱德华三世不断反抗和背叛法国王室,剥夺其对吉耶纳的所有权利。当年10月,爱德华三世正式向自称法国国王的瓦洛瓦的腓力六世下战书,宣布自己对法国王位拥有继承权,至此百年战争正式爆发。大卫二世夫妇不在国内期间,苏格兰的抵抗力量团结在年轻的罗伯特·斯图亚特和马里伯爵约翰·伦道夫周围。为了与法国作战,爱德华三世的主力部队被派往法国,对于苏格兰的控制逐渐减弱。1341年,苏格兰贵族召回国王大卫·布鲁斯。虽然国王的年龄和能力不能给他们很大帮助,但他提供了君主制的权威,国内士气大振。大卫坚守与腓力的同盟约定,不断骚扰英格兰边境,支援法国。爱德华三世最终于1343年同意与苏格兰缔结为期三年的停战协定。1346年,英军长弓手频频击溃法国骑兵,法国军队遭遇克雷西惨败。困守巴黎的腓力几乎陷入了无兵可用的窘境,他写信给大卫,以血脉与友谊等言辞,恳求大卫对英格兰进行更大规模的进攻,以帮助其越来越不利的战局。此时英国主力均在法国,国内空虚。为了解救英军对法国加莱的围城,大卫亲率12000人跨越国境进犯诺森伯兰,直抵达勒姆城,但是苏格兰军纪涣散,大肆蹂躏破坏。为了逼迫沿途的英格兰城镇缴纳保护费,大卫行军非常缓慢。英格兰菲利帕王后集结了一万多人的军队,交给珀西勋爵和约克大主教威廉·佐奇指挥。苏英两军在内维尔十字架发生激战,在战斗中英军大败进犯的苏格兰大军。四名苏格兰伯爵被俘,苏格兰最高军务官、宫务大臣和司厩长全部战死,苏格兰整个军队领导层几乎在一天之内被消耗殆尽。大卫本人面部中两箭,被英军俘虏,在英国度过了十一年的铁窗生涯。“国王大卫被带往伦敦,成为英格兰武装力量强大的最令人信服的证据。”[8]105苏格兰的圣物“苏格兰黑色十字架”也被挂在达勒姆大教堂,作为胜利的象征。由于大卫二世被扣押在英格兰,苏格兰出现了权力真空,英格兰领主们得以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至苏格兰低地。1355年秋天,因为法王约翰二世的军队不肯与爱德华三世交战,爱德华在冬天回到英格兰后,率军集中力量杀伐苏格兰低地民众,把他们的大部分财产付之一炬,以至于1355年12月被称为“燃烧的圣诞节”。1356年,爱德华三世洗劫了爱丁堡,用抚恤金的方式废掉了傀儡国王爱德华·巴里奥,直接控制了苏格兰。1357年5月,被俘的法王约翰二世和苏格兰国王大卫在伦敦相遇。此时苏格兰和法国双方战败,老同盟陷入休眠状态。英格兰也无力继续扩大对法和对苏战果,先后同两国签订和约。爱德华三世“同意以十万马克为赎金,释放大卫·布鲁斯。苏格兰国王交出所有大贵族的儿子,作为赎金的担保”。[18]7011360年10月,英法签订了《加莱和约》,约翰二世解除与苏格兰的同盟关系。之后二十年内,三个国家都处于休整期。

俘虏苏格兰国王容易,但征服苏格兰王国绝对没有那么顺利。1371年2月,大卫·布鲁斯去世,因膝下无子,王位传给外甥罗伯特·斯图亚特,从此斯图亚特家族开始统治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一直面临着来自南方强国英格兰的威胁。苏格兰的新国王罗伯特二世与法国重新结盟,但“他谨慎地将苏法同盟置于与英国现有的休战条件之下”。[19]苏格兰表面上继续对英格兰表示恭顺,暗中却在积蓄力量。1377年,军事成果显赫的爱德华三世去世,法苏双方立即签订了《文西内条约》。1383年,法王查理六世为了收回英格兰在法国境内的几块领地,许诺以四万金法郎和一千套盔甲为条件,使得罗伯特同意重新向英格兰开战。“法国海军上将约翰·德·维埃纳载运1500名骑士来援,协助他们入侵英国。”[18]741这是法苏在老同盟中第一次真正近距离的合作。1385年夏天,理查二世亲自率军进攻苏格兰境内的法国驻军,这支军队包括“几乎所有贵族、英格兰的全部方旗骑士和约一万四千士兵”。[9]571苏格兰人不肯迎战,把所有的牛群赶进山区和要塞,对乡村实行坚壁清野。当理查二世取道贝里克和东海岸进入苏格兰境内时,苏格兰人和法军取道西海岸,大掠威斯特摩兰、兰开夏诸郡,掳获大批战利品后,从容而归。这时理查已经进抵爱丁堡,沿途市镇、乡野无不残破,化为灰烬。有人向他建议,进军西海岸,截断敌军归路,报复他们的掳掠,但理查二世急于回国,享受平常的逸乐嬉游,不计其他。他在三周内撤回伦敦,军备徒然充实,却毫无建树。英国人虽然遗憾国王的懒散和轻浮,但保证了以后北方不至于经常遭到致命入侵。1389年6月,英法两国签订了《勒兰盖姆休战协定》,休战期为三年。苏格兰作为法国传统的盟友也安静下来,不再骚扰英格兰边境。1389年8月,风闻英格兰政局不稳的苏格兰人,违背此前的休战协定,大规模武力侵犯英格兰北部边境,在奥特本重创英军,俘虏了骁勇的英格兰贵族将领小亨利·珀西,致使英国朝野震动。英格兰贵族感到事态严重,政府花费1000英镑将他赎回。此后理查二世采取了支持苏格兰持异议贵族的传统做法对付苏格兰。1396年英法两国签订了二十年停战协定,百年战争第二阶段落下帷幕,此阶段以英格兰的失败而结束。

此后苏格兰政治形势比英格兰更为动荡。1399年9月,亨利四世建立了兰开斯特王朝,但法国始终认为“亨利四世是一个篡位者,执行与新王朝为敌政策,时常挑唆苏格兰人入侵英格兰北部边境”。[20]1400年8月,亨利在威斯敏斯特召集上议院开会。在这次会议上,贵族们自愿率领家臣,随国王远征苏格兰。亨利轻取爱丁堡,但他发现苏格兰既不投降,也不作战,耀兵三个星期后班师回朝,解散了军队。1403年,道格拉斯伯爵阿奇博尔德率领一万两千人,入侵英格兰北方各郡。在他回师时受到亨利·珀西的阻截,两军在霍梅尔顿血战。“苏格兰军溃败,道格拉斯伯爵和其他大贵族被俘。”[18]784亨利四世得到捷报后,派诺森伯兰伯爵传令不要收取俘虏的赎金。国王的意图是扣留苏格兰俘虏,借此签订英苏两国有利的和平条约,但他的政策激怒了珀西家族。珀西不仅释放了道格拉斯伯爵,还与这位善战的首领结盟,发动叛乱,反对亨利四世。不久珀西反叛失败被杀。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三世体弱多病,资质庸弱,施政虽无劣迹和弊害,但罗伯特的弟弟奥尔班尼公爵更有能力,执掌政务,颇有政治野心,意图灭绝国王的嫡裔,取而代之。公爵将王室嫡长子大卫投入监狱,饿死狱中。大卫的弟弟詹姆斯就成为奥尔班尼公爵夺权的唯一障碍。1406年初,罗伯特知道儿子处境危险,秘密送他登舟赴法国,托付给盟友保护。但是奥尔班尼公爵获悉了行踪,派出军队追击王太子。九岁的詹姆斯王子和他的几个随从被迫在福斯湾的一块大礁石上困居了一个月,才有船来将他接走。不幸船只又被英格兰人俘获,并向苏格兰索要赎金。奥尔班尼公爵拒绝支付赎金救回詹姆斯王子,风烛残年的罗伯特三世闻讯后悲痛而死,苏格兰政权落入奥尔班尼公爵之手。亨利四世因此更加清楚手中人质的重要性。“只要王子在英格兰,奥尔班尼公爵就会依附英国。如果他轻举妄动,正统继承人就会复辟,篡位者必定惨遭报复。”[18]790苏格兰幼主拘押在英格兰,苏格兰摄政不敢轻举妄动,英苏边境避免了大规模的军事对抗。

亨利五世继位后,“英格兰与苏格兰进行了谈判,英苏关系恢复了和平相处局面”。[21]3561415年,亨利五世取得阿金库尔大捷,行将继承法兰西王位的消息传到苏格兰后,苏格兰国民惊恐万分,预见到胜利的敌人已经在实力和财富上优于自己。法国盟友臣服后,如果自己孤军奋战,终将在劫难逃。苏格兰摄政虽然公开拒绝与英格兰决裂,但准许儿子巴肯伯爵约翰·斯图亚特率领七千苏格兰军队渡海为法国王太子效力;并“与法国签署了《路仁条约》”[22];在苏格兰东部的邓巴建立军事要塞,以防范英格兰的军队,法国王太子也“派了九千士兵入驻苏格兰”。[23]248亨利五世为了抵消这种援助效力,在远征途中带上苏格兰的詹姆斯王子随行,詹姆斯不得不下令国人不得为法军效力。但苏格兰将领答复道:“他不会服从被俘的国王,落入敌人的君主是没有权威可言的。”[18]818因此,这些军队在巴肯伯爵指挥下与英军继续作战。1420年11月,亨利五世在攻占巴黎和诺曼底之间的重要据点默伦后,亨利五世处死了一批帮助法国守城的苏格兰士兵,理由是苏格兰国王是亨利的囚犯和理论上的盟友,这些士兵参与反对亨利的战争,就是背叛国王。1421年3月,在博日战斗中由巴肯伯爵率领的苏格兰军队打败了英军,苏格兰骑士阿兰·斯温顿杀死了亨利五世的弟弟克拉伦斯公爵,多名英国贵族被俘,“英国入侵者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被打破”。[24]181法国王太子嘉奖巴肯伯爵英勇善战,指挥有方,并任命阿兰·斯温顿为卫戍长,卫戍部队的所有成员都是由苏格兰人组成。苏格兰军团逐渐成为法国王家军队的正式编制,并有多人在法国获得封地,因此苏格兰人热衷于在法国服务,不时有人加入法军,增强了法军实力。1424年8月,在韦尔纳伊战役中,由巴肯伯爵和道格拉斯伯爵阿奇博尔德指挥的一支六千名苏格兰精锐组成的军队全部战死。在这场战役之后,英国贝德福德公爵写道:“傲慢的苏格兰人遭到了最残酷的报应。英国人在战场上缴获了1700多件苏格兰人绣有纹章的罩袍。”[24]201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苏格兰人对英军的威胁,无力组织单独的苏格兰军队,但是小股苏格兰人的武装力量仍然留在法国对英军继续作战。1429年,由400辆向英军前线运送菲鱼的车队突遭法军和苏军袭击,尽管法军在人数上占有六比一的绝对优势,但英军押运部队沉着应战,将车辆排列成阵,弓箭手或立于车上,或站在车辆之间,成功击溃了法军和苏军的进攻。

百年战争后期,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尽管双方心存敌意,但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1422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病逝,不到两个月,法王理查六世也相继去世了,法国王太子立即宣称自己继承法国王位。此时苏格兰贵族正率领五千军队赴援法国。苏格兰人如果侵凌英格兰北部边境,就会分散英军在法国的力量,减轻目前处境悲惨的查理王太子所承受的压力。贝德福德公爵因此极力说服英国御前会议,释放囚禁的詹姆斯王子,并把国王的堂妹、萨默塞特伯爵的女儿嫁给他,从而形成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结盟。苏格兰摄政奥尔班尼公爵去世后,权力移交给其子莫达克。摄政莫达克才智庸劣、性情懒惰,没有能力治理王国,因此有诚意争取詹姆斯王子的自由。不久英苏两国签订和约:苏格兰必须支付四万英镑作为詹姆斯王子十九年牢狱生活的食宿费;詹姆斯王子必须禁止臣民效忠法兰西。这位温顺的囚犯在答应条件下重获自由。1424年5月,詹姆斯王子在斯昆正式加冕,称“詹姆斯一世”。铁窗生涯使詹姆斯一世羡慕英格兰君主的权力和地位,他回到苏格兰后努力加强君主地位。“在他十三年的有效统治期间,处决了第二代奥尔班尼公爵和他的两个儿子,粉碎了‘海岛勋爵’独立的企图,不断扩大王权。在这些过程中,詹姆斯一世杀了许多人,没收了大量土地。”[21]290在外交上,他重新确立了与法国的同盟关系,试图对抗英格兰。1429年,在解救奥尔良战役中,由达恩利的约翰·斯图亚特爵士率领的一支苏军与贞德率领的法军并肩战斗。1436年,詹姆斯一世把女儿嫁给法王查理七世之子,实现了苏格兰和法国王室的第一次联姻。1437年,詹姆斯一世被奥尔班尼公爵之弟阿索尔伯爵率领的一群贵族杀害。詹姆斯一世遇害后,年仅七岁的詹姆斯二世幼弱,国家陷入混乱。1445年,亨利六世娶查理七世的侄女、安如的玛格丽特为妻,英法苏三国继续维持和平外交。1452年,年仅21岁的詹姆斯二世将“黑”道格拉斯请到斯特林,亲手刺伤了他,国王的侍从随后结束了他的性命。“道格拉斯家族起来反抗国王,詹姆斯烧毁了他们的城堡,洗劫了他们的领地,将这个家族的主要人物赶到英格兰边界。他们在英国的支持下策划了一系列阴谋,使斯图亚特王朝不得安宁。”[21]290

1453年,百年战争终于结束了。在法国人的奋勇反击下,除了加莱外,英格兰在法国的领地全部丧失殆尽。7月,英军困兽犹斗,企图重新夺回加斯科涅,结果卡斯蒂永战役标志着英格兰在百年战争中落败。“法国大炮首次齐射,横扫英军阵营,长弓时代结束了。”[25]战败的消息传到英格兰,英王亨利六世的精神陷入崩溃状态。作为法定继承人的约克公爵在议会的全力支持下开始摄政。10月19日,吉耶纳首府波尔多的英国守军无条件投降。百年战争结束后,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爆发内战,英格兰进入玫瑰战争时期。詹姆斯二世利用有利时机,收复了英格兰人从历代先王中夺走的边郡。“为了获得苏格兰人的帮助,逃到苏格兰的英格兰玛格丽特王后允诺割让贝里克给苏格兰,苏格兰答应协助兰开斯特家族兴师复国。”[18]897为了和法王路易十一世做交易,玛格丽特以“两万金利佛尔的代价把加莱抵押给法国”。[21]3981513年,苏格兰人乘英军在法国境内作战之际,突袭诺森伯兰郡,此举违反了亨利七世和苏格兰詹姆士四世昔日签订的《永久和平协议》。英格兰萨里大臣在弗洛登战役杀死了大批苏格兰人。“苏格兰的一些上层人士——国王、3个主教、11个伯爵、15个勋爵和另外大约10000人在战争中被杀死。”[10]274留下了亨利八世之姐玛格丽特王后作为当时只有17个月大的詹姆斯五世摄政,在此后的二十年多年里苏格兰与英格兰保持了和平局面。1707年,苏格兰正式同英格兰合并,苏格兰王国在历史上从此消失。

三、百年战争对英国历史的影响

苏格兰和英格兰在百年战争中进行的血腥战争和非正规战争给英国历史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一)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联合是百年战争结束后两国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百年战争中,由于共同利益的需要,苏格兰与法国结成了同盟关系。“苏格兰是法国抗衡英格兰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随时与法国结成联盟对抗英格兰。”[23]12这样“法国就获得了一个在英格兰大后方进攻英格兰的前进基地,既可以从苏格兰南部直接入侵英格兰,也可以在爱尔兰挑起叛乱,使英格兰不得安宁”。[26]1741560年,苏格兰改革派领袖寻求英格兰军队的支持,在利兹击败了在苏格兰的法国守备军,苏格兰议会单方面宣布终止与法国长达265年的“老同盟”关系。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在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后继承了英格兰王位,即后来的詹姆斯一世,苏格兰与英格兰开始迈向联合王国,与法国的特殊联系彻底成为历史。17世纪末,英格兰和法国正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殖民争霸战争。由于安妮女王驾崩前没有子嗣,为了防止天主教教徒继位,英国议会选出信仰新教的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继承王位,这样避免了苏格兰走上独立道路。1707年,苏格兰和英格兰议会都批准了《联合条约》,两个王国终于以和平方式完成了合并,共尊一位君主,共有一个议会。这是英格兰阻止苏格兰与法国再度结盟的最佳选择,因为《联合条约》使苏格兰可以利用英格兰的海外市场,获得经济利益,而英格兰则获得了政治利益。“这种合并不是通过政治上的联合实现的,而是通过两国所共同从事的对财富、权力和开明的追求实现的。”[27]

(二)苏格兰在同英格兰的联合中保留了高度自治权

1707年的《联合条约》废除了苏格兰的货币及度量衡制度,但大部分苏格兰制度被保留下来,包括教会制度、法律体系和教育体制等,这透露出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妥协,也是苏格兰人经过坚持不懈斗争取得的成果,展示了苏格兰人的实力。宗教争端终结了苏格兰与法国的同盟关系。16世纪的宗教改革使苏格兰抛弃了昔日盟友,转而支持自己的宿敌,因为法国是天主教的大本营,它接受罗马教廷的领导,而苏格兰则追随加尔文宗建立起长老制教会,英格兰通过自上而下地宗教改革确立了安立甘宗,这样苏格兰教会和英格兰教会就同属于新教。目前多数苏格兰人是长老会教徒,长老制教会是苏格兰的民族特征之一。苏格兰保持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制度。早在1616年,苏格兰就建立了当时英格兰和整个欧洲都不具备的民族教育体系,如为每个教区设立学校,这套教育体制一直传承到今天。苏格兰教育的原则是“注重学术发展和强调机会平等”。[28]苏格兰教育体系中的公立学校所占比重超过英格兰,而且大学的入学率也高于英格兰。在高等教育方面,18世纪的英格兰只有两所大学,而苏格兰则有四所大学,这有效地避免了苏格兰学生被英格兰同化的危险。苏格兰还保持着独特的司法制度。苏格兰的法律制度与英格兰存在着显著差别。16世纪时,罗马法已在苏格兰站稳了脚跟,而在英格兰,罗马法则因早期英格兰的王室法庭的司法统一和议会活动而被排除在外,因此“苏格兰当时保持了且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一套与英格兰非常不同的法院体系”。[29]苏格兰法庭的法官代表了自治的政治权威,保证了苏格兰司法独立,法官们执行的权利无疑是民族性的。

(三)苏格兰的独立战争有利于民族意识的形成

苏格兰民族意识的萌芽到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苏格兰人经过长期独立战争的艰苦磨练,民族凝聚力逐渐加强,王国独立性不断巩固。”[30]“苏格兰人的民族意识是在与英格兰长期斗争的炼炉中锻铸成型的。”[31]1442年,一位苏格兰人宣称:“英格兰人的专横和残暴在全世界是臭名昭著的,这明显地表现在他们侵占法国、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和邻国的土地上。”[10]181苏格兰人将华莱士视作民族之魂,是苏格兰人反对异族入侵的伟大英雄人物。罗伯特·布鲁斯被苏格兰人尊称为民族英雄,与他有关的蜘蛛结网故事在世界范围广为流传。为了解放受压迫的祖国,面对爱德华一世的强大攻势,布鲁斯开始起义时遭受重创,不得不逃离苏格兰。在逃亡爱尔兰途中他看见加洛韦山洞中蜘蛛结网而受到鼓舞,决定东山再起,最后他成功了。“历史证明,无论英格兰打败苏格兰多少次,仍然无法通过武力占领苏格兰。”[26]174后来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联合没有抹除苏格兰人鲜明的民族性,时至今日,他们仍骄傲地称自己为“苏格兰人”。苏格兰的群山和贫穷塑造了苏格兰人坚毅、好战的性格,表现了比较强烈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

总之,在百年战争中形成的苏格兰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观念,在英国历史发展中不仅没有被英格兰同化,而且在国家地位中凸显了它的民族特性,这也是苏格兰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现代苏格兰民族独立运动是英国通过保留苏格兰具有高度自治权实现联合付出的代价。

猜你喜欢
苏格兰人爱德华英格兰
《剪刀手爱德华》(海报)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上
描绘孤独的画家——爱德华·霍普 下
回音叫早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完形填空两则
看病等
爱德华和玛米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