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19-12-08 18:21严建刚周词平李俊杰
云南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探查胆总管胆道

严建刚,耿 荻,周词平,李俊杰

(云南省陆良县中医院,云南 陆良 655600)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在西方国家,胆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0%~40%,且主要为胆囊结石;而在东方国家,其发病率相对较少,约为2%~6%,主要为胆总管结石[1]。胆总管结石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溶石、排石、开腹胆总管取石等。1974年,德国的Classen[2]及日本的Kawa[3]分别报道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991年Jacobs 等报道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这一手术方式。随着内镜和腹腔镜技术的日趋成熟,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念逐渐被外科医生所接受。我科自2007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11年开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现就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探讨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3月~2018年4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2 例。常规开腹组30 例,男12 例,女18 例,年龄34~72(50.5±10.1) 岁。均有右上腹疼痛史,有黄疸史者8 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例,高血压4 例,糖尿病1 例,既往上腹部手术史2 例。腹腔镜组32 例,男12 例,女20 例,年龄24~69(46.2±11.6) 岁。有右上腹疼痛合并黄疸病史9 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 例,高血压4 例,糖尿病2 例,既往上腹部手术史1 例。两组性别、年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消化不良症状。术前经彩超、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或CT 检查,提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或肝总管结石,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

二、手术方法 开腹组采用全身麻醉,取右肋缘下斜切口或右上腹经腹直肌纵行切口,长7~21cm。进腹后探查胆囊、胆管及结石情况,确定后解剖、分离胆囊三角,游离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切断结扎胆囊动脉,于距胆总管0.5cm 处结扎、切断胆囊管。将胆囊自胆囊床剥离,胆囊床彻底止血。显露、纵行切开胆总管前壁1.5~2.0cm,用石钳取出所见胆总管结石,若取石钳取石困难可在纤维胆道镜(Pentax) 下用取石网篮取石,取净结石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胆总管,胆道探子或胆道镜探查确定胆总管、左右肝管无残余结石,胆总管末端通畅后留置T 管,缝合胆总管切口,常规Winslow 孔附近放置引流管,腹腔引流管一般在术后2~3d 拔除。术后14~21d 行T 管造影,证实胆管无残余结石后,于术后4 周拔除T 管。如胆总管内有残余结石,术后6 周经T 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本组病例均行胆总管T 管引流术。

腹腔镜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取患者头高20°~30°,左倾220°体位。脐上缘作10mm 切口,将腹壁提起,插入发气腹针,确认进入腹腔后充入CO2气体造气腹,待腹内压力达到1.87kPa 后拔出气腹针。常规四孔法操作,首先脐部气腹针处用布巾钳将腹壁提起,用10mm 套管针穿刺,置入30°腹腔镜,在腹腔镜监视下于剑突下约2cm 偏右、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 右腋前线下2cm 处分别插入10mm、5mm、5mm 套管,分别置入电凝钩、抓钳,分出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确认胆囊管与胆总管、肝总管三者之间关系后,在距胆总管0.5cm 处用可吸收夹夹闭胆囊管并切断,确认胆囊动脉后夹闭并切断,仔细剥离胆囊床,电凝止血,取出胆囊送检。腹腔镜下常用的胆总管探查方式主要有两种: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取石[4]和胆总管切开取石[5]。本组中23 例经胆总管切开取石,暴露胆囊三角,探查胆总管,先穿刺胆总管抽出胆汁确认用电钩纵行切开第一段胆总管前壁,切口症定般为1.0~1.5cm,纤维胆道镜送入胆总管内,探查提肝内外胆道,用内镜取石网篮取出胆总管内结石及二级肝管内结石,留置T 管。镜下用4-0 无损伤可吸收缝线缝合胆总管前壁,常规进行注水试验检查胆总管缝合处有无渗漏。T 管长臂自右肋缘下锁骨中线穿刺孔引出,腹腔内均留置引流管于Winslow 氏孔,腹腔引流管一般在术后2~7d 拔除。术后14~21d 行T 管造影,若胆管内无残余结石,术后6~8 周拔除T 管;如胆管内有残余结石,术后经T 管窦道胆道镜取石[5]。

三、观察指标 观察开腹组与腹腔镜组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住院费用。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住院费用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果1、手术切口大小比较开腹组及腹腔镜组切口大小分别为(14.2±6.5)cm、(3.0±2.8)cm,二者计较异有缔计学音义(P<005)。

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开腹组30 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腹腔镜组术后并发胆漏2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2 者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

3、2 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住院费用比较2 组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随访结果 开腹组30 例获得随访;腹腔镜组32 例获得随访。2 组患者均随访6~12月,随访期内均未发现胆漏、胆管狭窄、残留结石的患者。

讨论微创外科已不单纯是注意伤口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更强调对人体组织干扰的生理微创化,还要注意特定情况下对心理打击的微创化。与传统开总管腹胆道探查手术相比,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切口长度是分开的3 个Toar 口的总和,最大的弧形切口隐藏在肚脐缘处,愈合后几乎可达到无瘢痕的效果,从而避免了切口瘢痕所造成的心理创伤。腹腔镜组术后无1 例切口感染发生,2 例发生胆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开腹组。腹腔镜组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体现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明显<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开腹组,因此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另外2 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无明显差异。同时腹腔镜手术住院时间短,加决了床位的周转率和使用率,有效地提高了卫生资源的利用率。LC 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等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然而有的胆囊结患者合并有胆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这是继LC 之后,腹腔镜外科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飞跃,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与不断成熟,专业医师操作水平的提高许多学者预言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将取代开腹胆道探查术(OCHTD),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常用的手段,LCBDE 将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规术式。

猜你喜欢
探查胆总管胆道
腹腔镜胆道术后医源性胆总管异物6例报告
早期护理对腹腔镜胆总管患者术后炎症应激的改善探讨
胆道出血6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B超在母羊早期妊娠和繁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胆总管结石,也许就是定时炸弹
胆道癌如何早发现
多尺度探查偷车案件的犯罪时空热点
未成年人吸毒原因探查:或因家庭或因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