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宇 王立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8日,第1版。这是党的十九大明确的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中,各项事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明确新目标、树立新理念、建立新模式、推动新发展,阔步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在发展全局中肩负着支撑和引领作用,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迫切、定位更高远、任务更明确,特别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坚定和清晰。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层面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进行了全面部署,制定了整体规划,尤其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面对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以5G技术为引领的第四次技术革命“鼓声渐隆”的时代浪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诸要素都已被互联网深刻影响,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中已显现疲态,出现明显的“滞后性”。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趋势,深入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实践路径,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来说,都具有明确且积极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信息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潮头”,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更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关键要素,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客观上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存在的形式,在主观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以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互联网充分契合、共同发展,才能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互联网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关键支撑技术,也是滋生第四次技术革命的肥沃土壤。在蒸汽、电力、计算机网络之后,第四次技术革命已经初现端倪,虽然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准确定义仍处在形成阶段,存在争论,但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基础技术却早已被确定,即互联网的5G形态。5G的意义是划时代的,它实现了多种有线、无线接入技术的演进式集成,具有高可靠、低延时、低功耗的优点。5G网络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4G网络的百倍以上,突出的特点就是“快”,也正是基于这种“快”,5G网络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第四次技术革命关键要素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都要在这条“信息高速公路”的连接下才能产生作用。由此可见,作为第四次技术革命基础前提的5G形态互联网,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力提升起着决定作用。
具体到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3次)统计,到2018年底,中国网络用户达到8.29亿,普及率近60%。其中,移动网络用户达到8.17亿,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的用户比例达到98.6%。(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2/t20190228_70645.htm。中国网民人数占全球网民人数的1/5。中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国,在网民数量、移动网络用户数量上均居于全球首位。但中国仍不是网络强国,甚至存在较大差距,在全球信息化排名中,中国位列70位之后。在网络强国的关键性指标上,中国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人均宽带大幅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受到制约,网络安全风险较大,城乡“数字鸿沟”明显,信息化驱动力不强等问题尤为显著。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我国的芯片技术长期受制于人,西方国家在芯片技术及制造设备上对我国实行科技封锁,刻意打压我国核心技术发展,导致在互联网核心技术领域我国始终落后于国际水平。“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3)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26日,第2版。
在这种背景下,发展利用好互联网信息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开展“互联网+”行动计划。2018年4月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诠释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就关乎方向、全局、根本、战略等方面的问题加以明确,对近期和长远的互联网相关工作,从战略层面作了部署。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新时代开展网络化、信息化相关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党在综合分析国际形式、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和互联网发展态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必有选项。
当今社会,互联网在互动过程、思维方式、生活形态、社会结构等层面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形式,促进了人类存在方式的进化。互联网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成为继陆地、海洋、领空、航天之外的第五主权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表现和延伸,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就意味着互联网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虚拟的存在,在互联网虚拟技术的支撑下,应该对其所蕴含的真实性有新的认识,只有对互联网自身虚拟与现实的对立统一有更深入的思考,才能从更深层次上去把握互联网环境下人类存在的演进形式和规律。
这种思考在互联网时代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从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路线及其所对应的实际应用方式来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在整体上呈现出从较强的虚拟性向较强的现实性转化的趋势。以通讯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过程为例,1G网络环境下,使用模拟信号技术实现了声音的传递,效率的提升是其最大特点;2G网络环境下,实现了数字化通信,以短信为代表的文本传输进一步提高了人类交互的灵活性;3G网络是一个关键节点,实现了高速IP数据网络,其具有能够实现如图片等数据形态传输的特性,促成了无线通讯与互联网的结合,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至4G网络,全IP数据网络得以实现,视频等以往依托于有线网络的功能,都在移动网络上得以实现。在这种技术条件下,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内容纷纷走向效率更高、更便捷的网络化。正是这种趋势变化,在客观上推动了人类行为模式的改变,进而在更深层次上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移动支付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表面上看,移动支付是人们生活方式的网络化,但这种改变也同时在金融领域产生了影响,既有规则难以适应新生事物,创新和改变就势在必行。诸如此类,社会生活网络化的点滴改变,最终汇聚成了推进人类历史前进的磅礴力量。
展望即将到来的5G网络时代,不仅仅是网络速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整体网络化解决方案的到来,是互联网与人类存在的全面融合,万物互联将是5G网络的理想形态。可以肯定的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互联网将是人类存在并延续的真实社会空间,具有明确的社会文化意义,互联网蕴含着文化、观念、社会、经济等诸多的人文要素,这些人文要素在互联网中的运动形式,有着区别于传统空间的鲜明特性,随之而来的是思想、文化、意识、观念等的传播形式更加丰富、融媒体特征逐渐显现,这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来说,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互生共荣,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适应人类存在方式转变客观要求的历史必然。
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开启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之路。内涵是概念所描述事物的本质特征,相较于注重规模、数量的外延式发展来说,对高等教育本质的关注是其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特征,其核心是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是一代代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志愿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继任者。立德树人自然而然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直接影响着内涵式发展的速度和成效。而作为立德树人实践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是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当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前提,首先应着力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首先要明确着力点在哪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关键是要把工作延伸到广大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4)倪邦文:《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新时代青年工作新发展》,《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第7页。与此同理,就高等教育而言,教育对象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该开展到哪里。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生而具有网络基因,他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和应用是融入灵魂和血脉的。服务于这一代大学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互联网作为核心要点,是应有之义。同时,从教育技术层面来看,教育现代化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它一方面大幅提升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速度,另一方面也对教育活动参与者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简而言之,在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导下,结合互联网促进人类存在方式转变的客观实际,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增长极清晰地指向了互联网。
互联网进入我国之初,就引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热度升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萌芽并快速蔓延,现已发展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领域,围绕其展开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成果日益丰硕,但同时也凸显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高等教育是中国最先接触互联网的领域之一,青年学生是中国最早了解、利用、宣传互联网的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互联网的关注,就是源于互联网对青年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空间,并且对这种“新空间”的探索一直持续至今,现仍在丰富和完善。大体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于互联网的认知,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概括。
从宏观上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互联网的社会文化属性,即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军事学等学科角度解析互联网,旨在揭示互联网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这是对互联网这一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生事物与传统生活方式结合过程的探索。这种探索,在宏观上为充分把握互联网的社会性、人文性及其发展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资料,也明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在时间与空间上面临的改变,有利于准确定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从微观上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是互联网的功能性,即对互联网上开展的各种具体活动的考量,它是以人在互联网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因素为基础,在此之上分析总结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模式及其特征规律。这从微观上完善了对互联网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特性和规律的认识,厘清了互联网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引导方法,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互联网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呈现形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可以从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四要素”理论出发,在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方面加以具体分析。(5)陈志铖:《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路探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四要素”的视角》,《高教学刊》2017年第20期,第63页。
一是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是行为组织者、教育引领者、信息发布者,在各个节点上都具有权威性。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中,这种状态发生了改变,基于网络信息的传播特性,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其主导地位和权威性不断弱化,“灌输”方式的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在高校网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被重新审视。
二是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影响。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客体指代的是受教育者,即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是纯粹的受众,处于受支配的地位。互联网对作为客体的大学生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主体间性”的产生。(6)罗红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透视》,《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年第4期,第13页。在互联网中,大学生在作为教育信息接受者的客体之外,有了成为信息发布者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可以被理解为处于一种主体性的地位,不能再简单地以“客体”去定义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三是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影响。介体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纽带,是教育主体将教育内容作用于教育客体,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具有承载和传递的功能,以及明确的指向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大致以课程介体为主要表现形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入,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形式开始涌现。例如,多媒体教学、慕课等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传统课程介体的形式。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产生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及时下最火热的短视频,在网络空间中构建了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形式。
四是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影响。环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提供的支撑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都处于环体之中,相互联系并产生效能。从这个角度讲,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的影响,都来自于其对环体的影响。这种影响,即是其对社会环境的改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这种影响和改变是迅速的,也是客观的,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在自然状态下适应环体变化所显现的滞后性。
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来审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也是基于这两种关系展开的。
一方面,是互联网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的是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凸显的是互联网的工具属性,将互联网作为工具、媒介、载体,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在这种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主体地位,互联网服从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模式。在二者的互动过程中,互联网的内涵属性被刻意压缩,其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客观性没有得到正确认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不大,致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跳脱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难以产生实质上的蜕变。
另一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互联网,探索的是青年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的变化及其规律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如何趋利避害,适应互联网,在互联网中继续发挥作用。在这种关系中,互联网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构成要素的存在环境,互联网成为了关系中的主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能动作用。在二者的互动过程中,互联网的系统性和客观性获得了足够的尊重,发挥着主导作用。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压制,不能根据自身需求实现发展,容易形成顺互联网潮流而为的被动局面。
这两种关系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互联网认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成为了二者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关系。此外的一些关于二者关系的分析,从特征上看,都可以归结到这两种关系上来。前一种关系,产生于互联网进入我国初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仍处于主导地位,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功能薄弱、影响力小,被采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后一种关系,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指数级发展,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存在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去主动适应互联网而产生的。
在讨论论证认知、影响,以及二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制约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是“滞后性”,这也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发展观念滞后。从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关系中可以发现,二者的共同特点是都将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来看待,都是将一个系统作为本体,在本位思想的指导下去驾驭另一个系统。在这种观念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或者长期被固定在“工具”或“环境”含义下停滞不前,或者被偏执地尊崇为发展因素的关键,导致发展重心不稳,难以实现突破。
二是思维模式滞后。在互联网时代探讨与互联网相关的问题,首要的是建立互联网思维,具体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要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发展进行系统的重新思考。这种思考的重点是新的站位、新的角度、新的价值追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传统思维模式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思维起点开始,就产生了滞后性。
三是理论研究滞后。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的确立,及其所包含基本要素的界定,都是源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即以固有的理论视角,去分析判断新生事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相连的,但二者在实践基础与理论诉求上也存在着客观差异,并非一成不变。对这种差异的重视不足,造成了理论研究与客观实际不能无缝结合,始终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
四是实践活动滞后。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个明显的特性,就是盲目跟从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互联网出现什么新态势就研究什么新问题。对层次深、周期长、投入大的规律性问题缺少耐心,缺乏前瞻性视野,形成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始终滞后于互联网发展的局面。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滞后性”瓶颈问题的破解,需要在重新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关系的基础上,以更超脱的视角看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存在和发展,将二者的发展规划设计进行有机融合,树立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建设、实践活动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快速的技术更迭,都迫切需要从更为系统的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问题进行凝炼,以期从更加科学理性的角度、有效的层面,规划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必须认识到的现实情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在现阶段仍是相对独立的存在,二者间的交互鲜有触及本质之处,仍停留在“结合”阶段,而非“融合”。量变引起质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广泛结合,带来了“滞后性”问题,破解问题的实质就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从“结合”的存量,走向“融合”的质变。这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联网两者自身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决定的,是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诉求。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理念的建立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既可以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又能够促进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构建了双赢机制。
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都是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程序纷繁的系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在探寻构建由两个完备系统融合而成的新系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质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作为一个“系统”,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层层分解,充分揭示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中各具体内容所处的地位、诸内容的关系以及各阶段的差异,建立科学完善的发展理论,进而推动实践。
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关注,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人的思想源于人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互联网作为新兴事物是真实的社会存在,其产生和发展对社会意识的形成过程有着深刻影响,对人的思想作用极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正是遵循这一理论,通过梳理互联网这一社会存在影响人思想的机理,以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结合后者的能动作用,探寻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设计二者的融合发展思路,推动二者的互促共进。
一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互联网自身的内涵本质来看,二者在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上是具有一致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关注的核心是大学生。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基础,“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和立身之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是围绕大学生的“人”来开展,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合格人才。互联网是服务于人的需求的,从最初的计算机开始,信息技术诞生的意义就在于提升人类生产生活的效率和品质。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社会人文属性日益凸显,技术发展路线也更加以人的现实需要为导向,对人本性的关注已经优先于技术性。据此可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本”,这是二者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二者之间存在着客观的相互需求。这一观点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出发来论证。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表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着重要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其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表现形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7)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21页。由此可见,生产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能动的反作用。当今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就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套用上述论证,即为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这一点已经由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的发展历程逐步验证。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对互联网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这一点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舆情管控、网络文化构建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上得到证实。在这种关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既相互影响,又相互需求,构成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趋势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在政策层面被明确提及。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随后,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都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这三个层次逐步递进,由此明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所需、理论所向、政策所指、工作所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进入理论视野绝非偶然,这既是理论诉求所指,更是实践问题所需,目的并非仅仅是提出问题,关键在于向现实回归。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引导理论研究。在融合发展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这就需要将二者统筹兼顾起来,充分考虑二者对彼此的发展诉求,找到发展效益的最佳平衡点。要从系统、要素、技术、文化、教育等角度着眼,在政策上出台具体措施,引导二者融合发展基础理论研究的纵深开展,进而全面推进二者融合发展的质量提升。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实践效益。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条件有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这是网络空间得以形成和人的网络行为得以发生的根本前提。具体到高校环境中,智慧校园是高校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也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更是质量提升的前提。结合国家正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机遇,高校应积极调动资源,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在硬件、软件两个层面上,建设功能完备的智慧校园系统,用不断的实践推动融合发展的进程,牢牢掌握住融合发展的主动权。
三是促进思维融合,带动发展融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指引着行动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必定会要求内容形式、话语方式、主客体关系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首先要引导教育主体与客体建立互联网思维,通过思维模式的转换,促进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思维模式的逐步融合。只有思维模式相契合,行动上才会步调一致,才能确保融合发展效果不打折扣。
四是推动内容结合,促进效果双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抑或互联网来说,内容都是关键因素。内容承载着信息,是载体属性的直观表现。只有内容上的融合,才能表明二者的融合发展进入到了实质性阶段。一方面,要推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数字化,拓展融媒体传播方式,使之能够适应互联网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意识形态工作有效手段,强化互联网内容的思想方向引导,规范互联网内容建设。最终使两项内容融为一体,以内容融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维护互联网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效果上的双赢。
五是实现目标同化,引领模式创新。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发展都从“人”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二者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归旨也在于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总目标的指引下,在二者发展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使二者各个阶段目标有机融合起来,实现目标上的同化。融合发展共同目标的树立,必然会激发对融合发展驱动模式的探索,进而形成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从国家层面上看,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是党和国家应对国际竞争的战略抉择;从社会层面上看,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正在相融,人类生存方式的网络化是大势所趋;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来看,在新时代命题下,内涵式发展是必有选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即是传统观念与现代思维的激烈碰撞,也是固有模式与新兴技术的交汇相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之间的认知、影响、关系不断发展变化,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滞后性”问题。破解这个问题,必须要建立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理念,这是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牢固的现实基础的。只要多维度地将这一融合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就可以在新时代中,高质效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共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