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权 平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已步入全球化发展阶段,全球市场和资源一体化促进了教育全球化的发展。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国际化悄然登上历史的舞台,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结构中最顶层的教育类型,在这种发展潮流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迅猛,特别是许多地方高校把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看作实现“后来居上”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纷纷将其纳入各自的发展规划中。同时,国务院于2015年10月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更加凸显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了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必经之路,“双一流”建设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来说,其发展难度进一步增大,发展必要性更为迫切。在薄弱的基础上找准着力点,在国际化进程中不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如何有效推进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当下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长期以来,学者们围绕着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从发展特征、未来趋势、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如,梁焱、张延成(2018)从理念的角度分析了新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指出新疆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仍处于朦胧的愿望表达阶段。(1)梁焱、张延成:《论新疆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的定位取向与阶段特征》,《民族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第71-78页。陈丽(2018)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应遵循的基本思路,如应坚持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并举、国际化教学内容应符合民族地区学生实际情况、要服务于民族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战略支点的需求。(2)陈丽:《“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12期,第194-197页。郎玉屏(2011)重点分析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指出要从培养目标、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升级。(3)郎玉屏:《民族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论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0期,第200-205页。而对于“双一流”建设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多数是以全国为研究对象,如谢冬平(2018)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分析,指出进入“双一流”建设阶段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目标是在世界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引领作用,最终实现向“长在中国的大学”和“化人”的转变。(4)谢冬平:《内涵、关系与走向:双一流建设的国际化与民族化》,《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年第11期,第6-10页。陆小兵等(2018)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30多年历程,认为“双一流”建设要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有机结合,实现效益最优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式发展。(5)陆小兵、王文军、钱小龙:《“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反思》,《高校教育管理》2018年第1期,第27-34页。梳理现有的文献可以发现,针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围绕着“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国际化两者的衔接进行的研究较为稀缺。因此,本文将以地处东北边疆民族地区的延边大学为中心,探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路径选择,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双一流”建设需求之间的差距,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自2015年起进入了“双一流”建设阶段。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高水平的国际化。因此,“双一流”建设的全面启动增强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迫切性。
“双一流”建设是继“211”“985”工程以及“2011计划”后又一重大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工程和高校改革顶层设计。(6)宋丹、曾剑雄:《以工匠精神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网络首发,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3.C.20190318.2245.004.html。与以往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战略不同的是“双一流”建设更加强调“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统一,其内在核心是建设一批主体性能与国际化有机结合的大学,并通过“双一流”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映本民族内涵的高等教育先进理念与办学模式,加强地区影响力,贡献于世界。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双一流”建设中必备的因素和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双一流”建设的成败。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也是“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共同的逻辑原点和重要内核。(7)陆小兵、王文军、钱小龙:《“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反思》,《高校教育管理》2018年第1期,第31页。大多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因地缘、交通等原因导致与国内其他高校的联系和互动较少,无法融入甚至引领学术前沿,对培养高素质人才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许多民族地区高校把突破口对准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来弥补吸收外部优秀资源的不足,确保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这种层面上来讲,对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长吉图”开发开放等政策的实施形成了国际化人才的大量需求,因这些国家政策更多地贯穿于广大民族地区,使得民族地区有了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发展的机遇。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框架服务、输送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迫使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必须快马加鞭,完成使命。
高等教育国际化能为提升民族地区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平台。通过招收海外留学生及派遣本国学生到海外高校留学,使国内学生了解他国的文化及教育理念,开拓视野。国内学生在与留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学习语言,弥补外语语言环境差的问题,并且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许多民族地区高校与海外高校进行交流时,因其民族同源性,语言相通,省去了学习语言这一大环节,使得国际交流效果最大化。如,延边大学与韩国、朝鲜的高校进行交流时,朝鲜族师生没有语言障碍,可以更加直接、深入地进行各方面的交流,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熟悉掌握国际规则的朝鲜族人才和掌握韩国语及朝鲜族文化、礼仪的汉族人才。同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包含着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步国际化。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往往需要巨额的资金,而民族地区高校恰恰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海外研修、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途径实现自身培养、提升科研能力、完善教学技能、拓展思维。如,延边大学经济学专业与韩国崇实大学金融学科合作,开办了中外合作办学。金融领域一直是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弱项,而崇实大学金融学科在韩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通过这一良机,延边大学经济学专业正稳步提升国内教师在金融领域的水平,效果较好。
大学背负着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及传承的使命,地处民族地区的高校更是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及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对于许多少数民族来说,人口增长缓慢、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困难。如,当前延边大学的许多朝鲜族学生通过与韩国留学生交流或去韩国交换、留学等方式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丰富了对朝鲜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这对传承朝鲜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是朝鲜族学生,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也学习和认识到了相关内容,由此也起到了弘扬朝鲜族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吸收他文化的优点。引入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或本国师生出国学习、文化差异性教学、国际交流活动、合作办学等活动本身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也是与他文化碰撞、融合、交织的过程,使传统文化在高校这一平台上得以继承和发扬。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外交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加深教育国际化层次,这既是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近年来,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国际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双一流”建设压力面前仍显不足,面临着诸多困难。
“双一流”建设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在科研教学的全过程中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相融合。但是,从当前民族地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来看,国际化理念和意识仍停留在表面上,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只是跟风,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流于形式。如大部分民族地区高校的网站中都有国际交流页面,但缺乏实用性内容;国际交流过于看中签署合作交流协议或人员交流的数量,而并非质量。此外,许多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对国际化的认识是片面的,更多的时候是把国际交流作为个人评职称过程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或个人发展的筹码,很少有以实现真正的“国际化”为目标的个人。同时,大多数民族地区高校缺乏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如在高校管理体制的改变、高校发展理念的转变、国际化潮流中如何保持和创新民族特色及地域特色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划和指导,使得高校急功近利,“功利性”国际化现象较为严重。
民族地区高校在进行对外交流过程中存在着地位不对称的现象。由于自身综合实力有限,导致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引进来”和“走出去”之间的比重失衡。国际交流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引进来”在整个国际化过程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多数以引进国外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为主,本土的教育模式和课程对外输出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移植或复制国外先进的办学体系,而这些又与民族地区高校的一些特性存在不符之处,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同时,由于民族地区高校不仅自身实力不强,所在地区大多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不容易打动外国专家进行常态化的交流。(8)魏艳、李景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部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6期,第53-55页。另外,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规模偏小、层次较低。有些合作交流的国外学校在本国的知名度和人气并不高,综合实力不强,学校规模也并不大。因此,对民族地区高校的所谓“拉动”“引领”作用并不显著。交流国家集中在东亚和北美地区,特别是韩国和日本的比重偏高。如,与延边大学有着交流合作的国外院校中,来自韩国的院校占61%,来自韩日两国的院校占77%。(9)根据延边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网站(http://international.ybu.edu.cn/jlhz/xyyx.htm)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这种情况会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样性,容易出现重复建设、交流内容大同小异的弊端。
对于右线隧道开挖后的承台受力,与左线类似,内力控制截面为XY截面Z向压力,在右线隧道掘进后1#承台变化量为-6.8%,2#承台变化量为0.66%;弯矩控制截面为YZ截面Y向弯矩,1#承台变化量为6.04%,2#承台变化量为-2.46%,由此可见隧道掘进引起的承台内力同样变化较小。
“双一流”建设要求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若想在开展科学联合攻关和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的过程中争夺学术话语权,就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后盾。而缺乏高端人才和高水平的中青年学者、缺少高水平科研团队是长期以来阻碍民族地区高校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明显缺少拥有组织规划重大项目的高端人才,缺少具有稳定研究方向和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学科和团队内部年龄断层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文科类学科中存在着无法形成团队、单打独斗较为普遍、海归博士无法及时融入学科和团队等现象。这也导致民族地区高校近年来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几乎年年流失学科带头人或者学术骨干。这对于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同时,对于地处边疆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族地区高校来说吸引高水平人才本身难度非常大,加上未能形成有效的培育和引进人才的机制。这种“先天不足”和“后天乏力”均导致对外吸引人才的条件不够优厚,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
“双一流”建设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要具备对外交流能力和一定的国际视野。由于我国存在教育贸易属性等问题,导致各种国际化资源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方高校及民族地区高校相对稀少,不具备一线沿海地区拥有的文化内涵合作条件。因此,民族地区的外语环境及国际交流平台相对不足,缺少国际交流机制和提升外语水平的载体,导致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外语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没有国际交流的经验。同时,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参与程度也普遍低下。学习外语的大部分动因是应付外语四六级考试和考研等考试,外语口语普遍不达标,很少有学生关注相关领域,在校园中基本看不到国内学生与留学生一起交流和沟通的场景。此外,相对闭塞的环境也导致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普遍对国际局势变化的关注度不高,缺乏国际维度的思维方式。
“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要塑造以民族特性和文化内涵为核心,并通融国际化的高校文化。(10)谢冬平:《内涵、关系与走向:双一流建设的国际化与民族化》,《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年第11期,第9页。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更是要反映出民族特征和独到之处,这是推进国际化进程的前提条件。最能反映这种高校文化的载体就是课程。纵观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体系,能够并举国际化和民族性的课程相对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许多外籍教师的课程很难接地气,本土化效应较差,部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缺乏通融。因学生的语言水平及沟通能力等原因,使得学生对外籍教师的课堂存在融入的滞后性,影响着课堂效果。同时,各专业间的界限过于分明,缺少文理交融的课程。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相关的课程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这些因素都阻碍着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无法满足“双一流”建设需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当下“双一流”建设中的必然选择和必要条件。要使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迈上新的高度,就必须从观念、制度、平台、课程、国际交流能力及师资等方面进行提升,而整个提升过程还要注重保持民族性。
第一,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待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照搬他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而是要从本国实际出发,适当地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authkey=gwbux。的指导下,要精准把握国内外形势,如我国具有步入了“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方式处于深刻变革的过程中、我国工业化进程已步入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等变化形势。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观念及其教育模式要迎合这些变化。若想迈向综合实力强的“双一流”高校行列,就要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为突破口,形成开放的适合于民族地区高校实情的教育模式。
第二,不仅要有一个国际化的观念和意识,还需要制定一个有效的国际化发展规划。如上所述,身为落后者、追赶者,要以国际化作为质量飞跃的突破口,这就需要一个中长期的、超常规的发展规划。制定规划一定要顺应国内外发展变化趋势。比如,西南地区要密切地关注东盟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变化,东北地区要密切地关注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化及亚太地区发展变动和走向。依据这些变化制定提高对外开放能力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格局的发展规划。同时,注重制定的发展规划要在全校师生范围内得到普及的工作。如,在对延边大学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师生对《延边大学“十三五”国际化水平提升规划》了解不多,这将影响树立国际化观念。
第一,营造国际化学术氛围。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的成长,都与良好的学术氛围息息相关。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学术氛围,是追赶重点高校的重要保障。因此,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学术氛围国际化的基础上。当前,我国高校国际学术科研与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国际组织与院校机构建立国际合作关系,由教师个人或研究团队开展基于主题或基于学科的合作研究的方式;二是建立海外分校、研究机构或合作办学等方式。(13)杨扬:《我国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的问题与对策》,《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5期,第108-114页。但对于大多数民族地区高校而言,因科研水平和底蕴起不到支撑作用,能够拥有全球范围人脉关系的人才极度稀缺,导致第一种措施不具备可行性,而第二种方式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如作为普通地方高校的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共同设立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其培养学生及师资队伍建设都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接轨,学术交流工作非常活跃。虽然民族地区高校在区域因素层面上与东部发达地区有较大差异,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借鉴万里学院的做法,推进特色化的合作办学,或利用对口单位的资源进行国际化交流。此外,民族地区高校要为教师积极争取出国进修、访问、学习、了解国外优势学科研究动态的机会。借助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等条件邀请国外专家学者进行教学、专题讲座、科研,条件允许时,可以和国外高校联合创建研究中心或实验室。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资金短缺是大多数民族地区高校普遍存在的“硬伤”。民族地区高校应积极拓宽融资的来源渠道,如将校友会和教育基金会等组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加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投入力度。同时,增强学科自我建设能力,以科研经费转化的方式加大学科建设的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科的壮大、建设质量和学科国际化的发展。对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产生的收入要进行科学规划管理,把资金集中使用于学科发展中。
第一,坚持实行“传帮带”机制。对于人才力量相对薄弱的民族地区高校来说如何充分利用既定资源至关重要。如,《延边大学“十三五”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要积极发挥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于2018、2019、2020年度,每年根据设岗学科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5人左右,高端人才梯队培育25人左右;借助延边大学“高端人才梯队培育”岗位,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新一代学术带头人。(14)《延边大学“十三五”队伍建设规划》,http://portal.ybu.edu.cn/oa/sys/xjwj。实行“传帮带”机制的最主要目的应是防止人才流失,要形成一种“学术金字塔”。通过聘请或返聘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使其成为“学术金字塔”的顶端,负责带领2-3位教授,帮助教授冲击国家级重点或者重大科研项目。同时,每位教授带领2-3位副教授和讲师,由硕、博士研究生形成“学术金字塔”的基底。使每一个人深入到科研团队中,依靠科研团队的力量获得各项科研成果,最终形成“谁都不愿意离开团队”的氛围。这才是“传帮带”机制应有的作用,将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提供人才储备。另外,应适当调整办公空间,以一个团队为基准使用一个办公室,形成一种“天天在一起”的环境,有利于团队的发展和稳定。
第二,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的许多学科,特别是文科类学科无法形成科研团队的重要障碍便是科研评价机制问题。文科类的科研评价机制中存在着不承认通讯作者、只承认第一作者的评价机制,导致文科类学者们在相互合作中实现双赢比较困难。因此,要适当改善评价机制,激励更多的协同作战,特别是国家级重点或者重大科研成果应承认通讯作者。同时,要承认科学研究的周期性,将考核周期定在3-5年,多鼓励基础性研究成果。对新进博士给予3-5年的缓冲期,吸引更多人才进入民族地区高校。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才能保证科研教学人才队伍的壮大,提高一流学科建设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参与度。
第一,要提升学生外语水平,实现国际交流及国际化发展的效果最大化。只有在外语水平达标的前提下,才能谈及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问题。民族地区高校要加大外语能力课程的比例,也可以单独对少数民族学生加设汉语能力提升课程。要重点培养或引进能够用外文授课的青年教师,特别是能够使用国际交流对象国家的语言来授课的本民族教师。适当引进外籍教师,创造相对纯粹的外语授课环境,提升学生外语听写能力。以往的经验表明,单纯依靠外语课堂的教学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必须配套多样的外语学习途径。如,延边大学经济学专业及整个经济管理学院有很多朝鲜族学生,并且从小就读于朝鲜族学校,韩国语水平较高。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把中外合作班的学生与朝鲜族学生混合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朝鲜族学生帮助汉族学生增强韩国语能力,汉族学生帮助朝鲜族学生提升汉语水平,并安排朝鲜族教师专门负责监督、指导,将这种学习团队申请并成立一个学生社团,切实提高学生韩国语水平。并不断加强学生对经济、金融等专业韩国语术语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尽管有“经济韩国语”“管理韩国语”“金融韩国语”的课程,但是仍需要学生在课外更多地付出和学习。因此,应由负责的教师选择若干版本的金融相关的韩文原版书籍,在朝鲜族学生的帮助下完成学习,让学生定期对书本内容用韩国语撰写读后感。
第二,要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的能力。国内学生与国外学生沟通交流时障碍较多,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之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一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间的隔阂不易被打破,双方间很难互相主动接近,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是如此。二是尽管语言能力达标,但因为缺乏国际礼仪的相关知识,容易出现误会,影响双方正常交流。因此,一定要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加大心理教育、国际礼仪教育及国际交流国家的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教育,普及交流国年轻人所向往的生活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国际交流与沟通中的困难和短板。
民族性是民族地区高校的重要属性,保持民族性是民族地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要坚守的原则。而这一原则要从课程建设开始,因为课程是直接体现国际化的重要媒介。民族地区高校要建立既有国际维度又不缺乏民族特色的课程。
第一,课程设置要适应国际潮流。民族地区高校需要通过课程教育来培养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应尝试打破学院内各专业之间的界限,甚至打破学院之间的界限、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界限,形成文理交融的趋势,为课程国际化打下基础。(15)彭蝶飞:《基于国际化视野的新加坡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及启示》,《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第9期,第116页。要在已有的课程中加入国际化的相关内容,如全球问题探究、国际案例分析、国际背景梳理等。让原有的课程更具有国际化导向。在核心主干课程中增加世界经济、文化、政治及语言等方面的要求,在辅修或专业课程中增加国际性或区域性研究,开设双语教学,针对全球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培养师生的国际思维。(16)邵光华、施春阳、周国平:《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12页。同时,要增添民族元素。如,在延边大学的课程体系中添加类似于朝鲜族传统文化、朝鲜族简史、朝鲜族文化礼仪、延边地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解读等内容的课程,并设置为选修课程,其中部分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使之逐渐形成民族化与国际化交融、文理渗透的独有的课程体系。
第二,要积极推进教材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应建立在教材国际化的基础上。民族地区高校要引进国外原版教材,重点将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带入课堂,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要紧随发展前沿,实时更新使用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同时,民族地区高校在选用国外教材时要与学生的发展阶段相匹配,特别是要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学习阶段,杜绝盲目引进国外教材。(17)张维维、李敏、肖瑛、李厚杰:《民族高校课程国际化问题与对策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6年第4期,第73页。最好是采取外籍教师和国内教师共同编写的教材,在某个原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和补充,通过这种修改版教材结合原版教材的方式实现教材国际化。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从理论和实践上均出现了井喷式增长现象,许多领域突破了零的现状。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水平上仍处于发展滞后的状态,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还没有充分发挥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在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未来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离不开国际化。因此,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因素,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必经之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应从国际化观念、学科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国际交流能力、课程建设等方面寻找突破口,主动应对。但也要注重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只有这样,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才能走上真正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升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与民族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