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诊断分析

2019-12-08 09:34:18沈丹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3期
关键词:管壁肠管阑尾

沈丹萍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 常州 213000)

急性阑尾炎是当前外科临床一类最为常见、多发急腹症。急性阑尾炎起病急且病情发展速度快,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性并发症,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需对此类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干预[1-2]。在近年来,超声技术在临床开始普及应用,该诊断技术具有简易、实时、便捷等优势,在阑尾炎临床诊断也开始广泛应用,当前国内外研究者也致力于探索与改进超声诊断阑尾炎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60例经临床诊断或经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纳入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或经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研究排除合并存在其他原发疾病患者,排除在检查中不配合患者。纳入患者包括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范围14~67岁,平均年龄(36.6±4.7)岁。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在2~32h,平均时间(18.5±4.1)h。患者于检查前均签署知情权同意书。

1.2 方法

纳入患者均进行高频、低频超声诊断,应用GE-7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仪进行检查,其中,高频超声的线阵探头频率设置10MHz~12MHz、低频超声的凸阵探头频率设置2MHz~5MHz。阑尾确定方法:与盲肠相连续,超声检查中探及盲端且没有发生蠕动。超声检查正常的阑尾表现:管腔通畅、张力一般,腔内或无内容物且多呈闭合的状态,可见少量气体、粪渣或其他液体,超声探头经加压后可见阑尾发生滑动且横断面扁化等。超声扫查方法:患者均行平卧位,低频超声探头沿腹壁的右下腹部进行多切面、广泛扫查,同时对患者腹部进行适当加压,协助其排空周围肠管内的气体,以便于观察患者阑尾大小、结构及形状。后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应用线阵式探头扫查。高频超声发现存在异常阑尾结构后,需观察其具体边界、位置、横断面、管壁厚度与周围组织回声状况等。

1.3 观察指标

以临床确诊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不同超声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PS20.0统计学软件包对研究涉及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各方法诊断符合率采用百分率形式描述,组间对比χ2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高频、低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情况

高频、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符合率相比两种超声单独诊断符合率更高(P<0.05)。见表1。

2.2 不同分型急性阑尾炎超声表现特点分析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下阑尾表现增粗,直径一般在7~12mm;阑尾轮廓清晰且管壁见增厚3~5mm,管壁各层次清晰,黏膜下层增厚明显,且表现为回声增强;超声显示管腔内存在少量积液、粪渣或粪石类的回声;横切面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呈腊肠征,加压未见图像变形。(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超声下阑尾表现增粗,直径一般在8~15mm,管壁厚度在1~4mm,管壁各层次清晰;阑尾腔内的回声分布不均,积液见斑点状脓性中等回声或见团状的粪石强回声;横切面呈圆形、纵切面多呈长管状,加压未见图像变形。(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超声下阑尾出现明显增粗,直径一般在10~18mm;阑尾轮廓不清晰且阑尾形态不规整;腔内回声分布不均并伴穿孔(连续性中断)等;肠管、髂窝处见积液,周围肠管出现扩张、管壁出现增厚,该处蠕动减弱、消失,在网膜脂肪组织处回声出现增强。(4)阑尾周围脓肿:超声下阑尾结构模糊,阑尾区间出现不规则的低回声或出现杂乱回声包块,阑尾边界不清且形态均不规整等。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当前临床常见的一类急腹症,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因此,临床必须予以及时诊断与针对性治疗,以避免因病情迁延引发粘连性肠梗阻、腹腔脓肿、肠瘘、门静脉炎等,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与生命安全[3-4]。且因急性阑尾炎病情多变,在临床诊断中也存在一定困难,研究显示,当前临床对急性阑尾炎误诊率达4.0%~5.6%[5]。在近几年来,超声检查在阑尾炎诊断的临床实践广泛应用,通过超声检查能降低对急性阑尾炎的误诊率。常用超声包括低频超声与高频超声,其中,低频超声的穿透力强,超声探查范围较广,便于对阑尾病变整体显示,在辨别阑尾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明确,有助于对临床症状相似的其他腹部疾患进行鉴别诊断,低频超声适用于对肥胖、腹部胀气及肠管扩张患者的诊断,但其对位置表浅且病变较轻微患者也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相对于低频超声检查,高频超声的分辨率更高,其增加了对局部阑尾组织结构的显示率,能清晰显示出病变阑尾的类型,对于症状轻微的单纯性阑尾临床诊断符合率的提升具有明显作用。而高品、低频超声联合检查是先应用低频超声探头确定患者盲肠位置,再通过高频探头定位阑尾,可结合两种超声检查显示结果进行病情观察与诊断。研究对纳入患者依次进行低频、高频超声扫描,结果显示,高频、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符合率相比两种超声单独诊断符合率更高。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高频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出阑尾的直径、管腔内状况及管壁厚度等,有利于明确急性阑尾炎类型;而通过高品、低频超声联用检查能有效提高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

猜你喜欢
管壁肠管阑尾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非绝缘管壁电磁流量计的权重函数仿真分析
水辅助共注塑弯管壁厚的实验分析
中国塑料(2016年12期)2016-06-15 20:30:07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2:53
管壁厚度对微挤出成型的影响分析
中国塑料(2015年12期)2015-10-16 00:57:22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5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6
双呼吸导航门控高分辨黑血磁共振序列冠状动脉管壁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