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学习共同体 实现家园共成长

2019-12-07 01:24杨亚丽
好家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共育育儿家园

文 杨亚丽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家长的出现,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养育孩子的任务被推给了祖辈,父母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祖辈又无理由地过度宠爱孩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日渐清晰地感觉到,幼儿园不仅承担着教育幼儿的重任,也承担着培训家长的责任。但面对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家长,如何有效地转变家长理念?如何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与方法?如何实现家园共成长?学习,显然成为一个很重要且必要的内容。为此,我园尝试构建了良好的共育学习机制,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学习、研讨、沙龙、分享等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家园共育,实现家园共成长。

一、转变家长育儿理念

要想改变家庭教育方式,理念的唤醒和改变很重要。只有家长理解并接受了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他们才能正确地去实践。

首先,我们通过家委会和家长一起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家长通过学习,基本了解和掌握3 ~ 6 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指导要点,让家长懂得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审视他们不断增多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其次,有了初步的学习后,还要让家长认识到,幼儿阶段的教育是着眼于幼儿未来发展的教育,并且家长对这一阶段的教育责任之重大。于是,我们在学年初开展了简约而隆重的“入园仪式”。我们带领家长共同承诺,做陪伴孩子的人,做影响孩子的人,做聆听孩子的人,做守望孩子的人,做和孩子共成长的人。仪式,简约而庄严,简单而隆重,让家长直观地认识到家长角色的重要性和无可替代性,从而达成一致的家园共育理念:教育是家园共同的任务;家园是一种伙伴式关系;家园共育,实现共同成长。

同时,针对个别特殊的幼儿家庭,我们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走访和沟通,要求家长明确: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要尊重并爱护每一个幼儿。此外,通过园部“悦心坊”心理咨询服务,随时接受家长咨询,了解幼儿的发展需求,在潜移默化中让更多的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二、提升家长育儿能力与智慧

家长的观念虽然转变了,但对于一些日常出现的问题,他们依旧会感到束手无策。提升家长的专业素养,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园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家长指导活动,让家长在互动中不断习得教育知识,提升教育技能。我们阶段性地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进校园,开设相关的育儿专题讲座,如《教育从懂孩子开始》《做智慧父母》等,让家长通过专题学习,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懂得在教育中要尊重、欣赏和接纳孩子成长的“不同节奏”。同时,我们让家长提出问题,让专家帮助分析诊断,给予建议和指导。如在一次讲座互动环节,一位小班家长提出“最近发现孩子时有撒谎”的困惑,专家当场就请家长描述了事情的经过,并就事件的情节给予分析和诊断,从中引导家长正确看待“撒谎”问题:3 岁的幼儿容易将现实中的和想象中的事物发生混淆,家长一旦发现,不要过于紧张,草率地进行批评,而应该及时跟老师沟通。一来不要对幼儿产生误解,二来要适时了解幼儿当前的想法、需要、兴趣和关注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专家的解答让在座的家长受益匪浅。

同时,针对幼儿入园后的一些共性问题,老师要适时介入,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指导策略,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如在小班幼儿入园后,家长对幼儿的进餐问题十分关注。于是我们就这个话题,在班级群中进行了研讨和学习。首先,分析出小班幼儿在进餐方面的两大问题:一是很多幼儿在园独立进餐,但回到家就依赖成人,无法形成持续的好习惯;二是挑食问题严重。针对此,我们与家长进行了“快乐进餐21 天打卡行动”。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打卡活动规则:每天坚持打卡,鼓励幼儿独立进餐;每天晚上安排固定时间,在班级群分享幼儿独立进餐的照片;各家庭配合完成每周的“家庭营养菜单”。坚持21 天后,小班所有幼儿都可以做到独立进餐了。通过活动,家长认识到幼儿习惯养成的必要性和家庭配合教育的重要性,懂得了在养成幼儿习惯的过程中要做到坚持和鼓励,教会幼儿正确的方法,不能包办代替。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学习育儿的方法与技能,我们还适时组织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以便让家长从幼儿的行为中发现幼儿的需要。如在一次区域活动的展示中,几名幼儿在“娃娃家”一起用积木打麻将,他们的表情与语言与各自的家长几乎一模一样;在“天猫超市”中,幼儿们分别扮演营业员、顾客等角色,他们竟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二维码”“支付宝”“微信”等字眼。这些都让观摩活动的家长大吃一惊。原来,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与此同时,幼儿日常生活中听到、见到的一切,都是他们模仿的素材。

这样的活动,使家长清楚地了解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好学、好模仿的特点,明确了家庭的生态环境和榜样作用对幼儿的巨大影响。为此,通过活动,家长意识到:家庭应创设健康的生活环境,以促进幼儿成长;家长可以在家庭中和幼儿一起玩健康、有趣的游戏;要关注幼儿周围的生活环境变化,加强学习,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三、拓展家园共育新成长

在与家长共同学习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一些家长进步十分明显。每次活动,他们都能够提供专业的建议,同时做出专业的评价。我们意识到,知识结构多样的家长,本身就是可以被好好挖掘的资源。那么,为什么不能用他们的所学与所知来反哺幼儿园呢?

以前,家长参与园所课程几乎都是在被动接受,要么配合带一些材料,要么配合完成一些作品。这些做法经常会使一些家长产生抱怨和不理解。但随着家园学习共同体的深入发展,基于我们对家长资源的认识与评估,我们大胆尝试让家长参与课程审议,共同为幼儿的生活和游戏服务。

我们让家长充分地了解主题活动的背景、实施方法和价值。如在“可爱的家乡”主题中,我们和家长们一起商议: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可以让幼儿了解什么?如何展现我们的家乡?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问题抛出后,立刻得到家长的积极回应:豆豆妈妈熟悉惠山泥人厂的工艺大师,建议带幼儿们去参观泥人厂;牛牛爸爸带牛牛游览过古运河景区,那里是无锡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景点,还可以带幼儿们远足南长街,了解古运河、清名桥、南禅寺等本土的景点文化。同时,南长街、南禅寺的美食也很有地方特色,可以通过游戏体验活动,让幼儿们感受家乡的美食文化……在大家的交流中,活动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家长们毫无保留地发表意见,贡献资源。在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下,主题课程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此外,我们让家长直接参与活动的实施过程,丰富了园所的活动内涵。如在一次“江南好声音”艺术节活动策划中,我们着重关注幼儿的才艺表演,组织部分家长一起商议幼儿表演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一名家长表达了想法:家长能否与孩子一起登台表演呢?家长的这个建议顿时让我眼前一亮:对啊!家长和孩子同登舞台岂不是一个很好的点子?既能展示家长的艺术风采,又能为幼儿积极参与表演做出榜样,还能增进情感交流,真是一举多得。于是,从那次活动以后,家长和孩子多次共同登上各种舞台,一起参与园所的教育活动。可以说,有了家长的参与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得到了补充,同时也拓展了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家园的共同成长。

自家园学习共同体推进以来,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家长、幼儿、教师的共同成长,以及由家长、幼儿园共同形成的教育合力。我们的家长,变得更理解、更积极、更专业了;我们的孩子,变得更自豪、更自信、更愉悦了;教师们也变得更自信、更轻松、更幸福了!

猜你喜欢
共育育儿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偷偷摸摸育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
育儿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