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走转改”让宣传报道更接地气

2019-12-06 17:25李威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走转改接地气

李威

摘要: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媒体工作者,我们最接近老百姓。“走下去、沉下来”扎根基层一线,聚焦民生热点,倾听百姓呼声,是我们践行“走转改”,努力让宣传报道更接地气的最好实践。这个过程让我们的心灵得到荡涤和充盈,同时也更坚信基层就是题材库,等待我们去挖掘发现。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深入基层蹲点拍摄纪录片的经历,在践行“走转改”工作实践中的收获作几点浅显的思考。

关键词:走转改;跟踪拍摄;接地气

在当今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下,各大媒体平台加快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可是,无论大背景下的传播体系如何复杂多变,无论宣传报道的形式如何创新,新闻媒体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贴近百姓生活,服务于大众,传播正确舆论导向的责任是始终不变的;新闻媒体把握社会脉搏,回应时代命题的使命也是始终不改的。新闻工作者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密切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达百姓的呼声和诉求,既是责任更是使命。

一、走基层:在记录中发现阐发主题

好故事来源于基层。走基层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内容上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广大群众在实际生活中的需求和期盼。因此,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获取新闻线索的最佳途径,再以“一沉到底”的倔劲,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故事,阐述更加深层次的问题。

新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它要求记者力争在第一时间就迅速进入现场。2018年8月的一天,我们在社区走访中得知:上海红旗五村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将于当晚撤掉小区原有200个垃圾桶,另行设置四个固定点位的垃圾投放箱。当时,“垃圾分类”是社会热门话题,这个“撤桶计划”是该小区迈出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的第一步,记录下居民们对于要改变这生活习惯的真实影像是一份责任所在。垃圾分类看似随手而为的小事,在这个有1500多户居民的老小区来说,会那么顺利开展吗?于是,我们决定在红旗五村蹲点拍摄采访。在将近三个月时间里,我们跟着小区居委书记的脚步穿梭在每家每户,一起和居民们“唠嗑”话家常。“脚勤、脑勤”的同时做一个“有心人”。

在采访中,我们记录下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矛盾心理、抵触情绪和接受并做好垃圾分类的过程,从中也在体悟居民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我们守在垃圾箱旁,拍摄环卫工人不惧脏臭挥汗分拣垃圾的情景,感悟他们的情感思想;跟踪记录志愿者们为了帮助居民们做好分类工作而尽心尽力尽责的身影,捕捉到了大量鲜活生动的、不可复制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用来自生活第一线的真实影像结构故事,既客观表述“垃圾分类”要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旧的生活习惯很难,又表明无论会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和挫折,我们一定要把这件“最难的小事”做好的决心。

当這部《最难的小事》纪实专题片,在全区垃圾分类推进会上播放,立即获得强烈反响也为全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经验。真实地记录这场观念的变革,于今是一段有故事的新闻,对于未来则是一页有血有肉有温度的历史。

二、转作风:在讲故事中改变工作作风

保持良好的作风是新闻记者基本的工作要求。对于以专题记录纪实报道的记者来说,更要做到放低姿态,俯下身弯下腰与群众心贴心的交心、谈心,加强宣传报道中对群众生活话题的关注。既从大主题切口,又能体现小人物的大价值;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讲好“人”的故事。

有位央视同行曾说:“当你找到一个事件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找到了一个大圆,就是这个事件本身。但是在这个事件里边,还要找到你要重点阐述、表达的方面。就是在这个大圆里再画一个小圆。你必须在这样一个实践中找到更加具体的东西,更加直接的东西”。我所理解的这里所说的“更加具体,更加直接的东西”就是“人”。在新闻事件中,通过典型人物,展开叙事,从而得出结论,折射出其中的道理与内涵。

前几年,在上海“五违四必”整治背景下,我们深入走访闵行区的各个村居,倾听民声进行宣传报道。我们用100天的时间驻守在电机五村蹲点拍摄,当时,摆在电机五村居委书记面前的是1159户居民有359个拆违点,每个拆违点都是居民利益。在每天的跟踪记录中我们发现:居委书记桑群是一位热心为居民排忧解难和用心服务有较深群众基础的居委书记。于是,我们选择跟随桑书记的脚步每天丈量小区,拍摄她敲开老百姓一扇扇紧闭的门宣传、沟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叫董阿水年近90岁的老人,他是1957的上海劳动模范。因住房紧张困难,家中搭建了违法建筑,在全家人强烈反对拆除时,老人却坚定的站出来表态:自己一辈子响应国家号召,要坚决支持国家建设。当他用颤抖的双手给我们展示他的荣誉证书时,我们抓拍到的这一组镜头,也成了片中最打动人心的细节之一,因为有这些人物让电机五村的拆违工作在赶进度的同时变得有温度、有情义。

我们在与拍摄对象近距离的接触中,让我们怀一颗真诚心静心沉入,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做一个真实的记录者,在城市发展、社会变迁中,讴歌社会和时代发展、弘扬真善美。每一个小人物故事的背后其实蕴含的是整个时代大潮的起落,注重对小人物的刻画、改变工作作风真诚倾听、讲好人的故事,让作品更加鲜活和有感染力。

三、改文风:以百姓文风话生活

改文风,就是改变使用语言文字的风格。文章的好坏不在于长短,也不在于华丽的词藻,而在于人们是否爱听、是否听得明白,不使用晦涩或专业性过强的书面语言,增强我们宣传报道的影响力。

在“走转改”实践活动中,央视启动《走基层》报道,推出了一系列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我们看到了央视在改文风中可喜的创新,新闻报道形式上的变化。《走基层》系列报道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是因为人们在新闻中发现,小人物的身影多了,老百姓的呼声大了,接地气的内容实了,随之而来的是媒体的公信力提升了。

“改文风是追求更是本分”,我们在创作中积极去尝试,尽量用个体语言展开叙述,用生动、朴实,甚至带着一些“泥土味”的语言,赋作品以亲和力和真实感。新闻因人而生动,我们基层记者要以“拜人民为师”的学习态度挖掘群众故事,说人民群众爱听能听懂的话语,在“走转改”中让自己接受锤炼。

四、铭记初心坚持“走转改”

有人说,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经过这几次“走转改”的历练,我感触到我们的镜头有温度,因为在这些宣传报道的背后,我们留下了脚印和汗水。作为新闻战线上的一员,要有吃苦耐勞、坚韧不拔的工作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今年年初,我台记者分批前往新疆、云南两地,对闵行区对口援建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深入报道。在云南山区,我们克服困难,每天扛着机器徒步爬山四五个小时,走访三县一区,对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先进人物和精准扶贫模式进行采访,用镜头记录贫困山区村民生活一点一滴的变化;回来之后又马不停蹄整理素材剪辑制作,如期完成任务。从这点来看,基层采访是一个需要靠毅力去完成“苦差事”;记者又是一个既要讲情怀又要体现责任的职业,又是一份只争朝夕思想上不能有半点马虎的职业。

上海导演赵青花了三年时间,拍摄纪录片《我只认识你》,该片讲述了一对生活在上海的老人关于记忆、关于爱、关于尊严的故事。为了能让性格腼腆的叔公表现的自然一些,这个女记者干脆自己一个人担任起导演、摄像、录音的工作,进入到老人日常起居生活之中,一拍就是三年,此作品的温度随着片子让人感觉慢慢流淌出来。赵青导演耐住了寂寞,投入在创作中,心安神定的做一个纪录片匠人,这种电视人的职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也是学会一种“寂寞等待”,在寂寞等待的过程中一边思考一边实践,扎根于最基层,捕捉生动细节、环境和人物情绪变化的瞬间,把作品的思想、作者的责任、社会的反响凝结于你的职业付出。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人民至上,基层是根。创作的思想和灵感往往是在“走转改”的实践中被激发的。回首“走转改”的实战经历,如今,我感谢在基层中蹲点拍摄的那些日子,这些“走转改”的实战经历,不仅给我的职业生涯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也让我感悟到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情怀、使命所在。最美的风景在基层,最动人的故事在基层,更能体现自我价值的请深入基层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下,我们新闻媒体记者更应该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在“走转改”的路上,发现、挖掘最美的风景,最动人的故事,做好新时代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参考文献:

[1]徐泓:《不要因为走得太远 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第106、107页。

[2]邓年生:《电视专题与专栏》第86页。

[3]龚学辉:央视《走基层》报道“改文风”的实践与思考。

[4]邓绍根:宣传思想队伍如何切实增强“四力”(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1030/c40531-30370301.html)

猜你喜欢
走转改接地气
故事细节语言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为南疆建言献策要“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