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每一个的教师承诺”研究报告

2019-12-06 03:47周伟
中国教育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班化班级家长

周伟

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是南京市小班化教学的价值追求。南京市同仁小学是市首批“小班化”教育示范学校之一。如何真正“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幸福每一个”?《面向每一个的承诺》应运而生。

一、内涵

为进一步加强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管理,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满足家长对小班化优质教育的期待,学校根据已有实践操作经验、存在问题以及在广泛征集学生、家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推出了“小班化教育教师十项承诺”,与家长委员会订立操作协议,向全体学生进行公布。具体内容如下:

××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师十项承诺

小班化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现代化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优质教育,其根本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使每一个学生在小班化教育的沃土上更健康、更快乐、更优秀,××小学全体教师向社会、向每一位家长、向每一个学生郑重承诺:

(一)、让每个孩子掌握一项体育艺术特长,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和优雅的品质。

(二)、为每个孩子制定阅读规划,使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三)、让每个孩子每学期做一次班级管理者。

(四)、让每个孩子每学期都能主持一次晨会或班会。

(五)、与每个孩子的家长每月有一次交流。

(六)、让每个孩子每月过一个自己创意的节日。

(七)、与每个孩子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面对对的交流。

(八)、让每个孩子每天都能得到一次同学或老师的赞赏。

(九)、对每个孩子的作业每天至少面批一次。

(十)、让每个孩子每节课发言不少于两次。

二、背景

1、小班背景:小班化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现代化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优质教育,其根本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小班化教育使学生可以充分分享各種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流、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

2、课改背景:关注人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应该关注每个人,关注的实质是关心、尊重、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十项承诺”正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承诺: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为每个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对每个孩子给予充分的肯定。

3、生本背景:我们常常感到,实施小班化教育,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他们有更多时间与老师交往,得到老师的个别化教育,能充分享受教育资源。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教师应该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服从学生的发展、需求,更新教育手段,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双方共同探索,发现规律,教学相长。每个学生应该享有老师同等的关怀。师生交流的机会增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因此,小班化的教学管理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管理。

4、校本背景:十几年的小班化教育实验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小班化教育的优势:课堂中,学生百分百地被关注,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近年来,学校各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活动中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学生百分百的参与,学生的表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地发展。

三、操作

(一)、让每个孩子掌握一项体育艺术特长,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和优雅的品质。健康的身心与优雅的品质会让学生受益终身。学校注重发挖掘学生的潜能,自主研发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炫舞同仁》、《油印版画》、《雀之声》。以社团形式开设:机器人、体舞、花式跳绳、架子鼓、合唱、足球、摄影等20多个项目。每周按课表进行活动。

(二)、为每个孩子制定阅读规划,使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学校以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为抓手,着力关注“每一个的阅读”。迄今为止成功举办校园读书节12届。学校建设读书长廊、快乐读书吧优化阅读环境,保证晨读、午读、课读的“三读”时间,每周三开展“读书晨会”,或交流感受、或推荐新书,定期开展“书香”系列评比。个别语文老师还就此申报市级专项课题《基于互联网+的“小读者群”的构建与运作》,有的老师坚持在班级开设微博“每天阅读三十分”……由于每个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背景各不相同,老师们分类指导,使各层次的学生养成愿读、乐读的好习惯。

(三)、让每个孩子每学期做一次班级管理者,这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重要举措。开展“我的岗位我负责”的德育活动。首先班级公布学生自己设立的各种岗位,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利用班队会时间举行竞选,中高年级提前一周准备演讲稿,从竞选的岗位、自己的特点、岗位的职责、打算怎么开展工作等角度来谈。投票表决,确定落实每个孩子的岗位。开始第一周,老师进行观察与指导,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四)、让每个孩子每学期都能主持一次晨会或班会。每周三安排15分钟“读书晨会”时间,每周五下午的班队会,班主任根据学校各项工作计划,整理出相应的主题,由学生根据感兴趣的主题自主申报。每周的“读书晨会”和班队会,由学生轮流策划主持,制作PPT,每学期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主持一次。

(五)、与每个孩子的家长每月有一次交流。每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小班人数的减少为每个月与家长的一次沟通提供了可能。接手新班的老师要在开学前一周家访,写下家访日记。学校每学期坚持开展“家长开放日”的活动,家长担任“一日观察员”,填写“一日观察反馈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家长学堂,家长甚至可以预约听课。每位学生都拥有一本家校联系本,架起了家长、老师交流的桥梁。

(六)、让每个孩子每月过一个自己创意的节日。这增加了学生童年生活的幸福感,激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升学生发展自我的能力。利用班队会下发创意征集问卷,学生展开奇思妙想,学校进行评选,挑选出56个有创意的节日公布,每一个节日的具体策划用招标的形式,由班级、班级中的某一小组,或学生自由组合承担,并设计活动标志和海报。这样就使得每个学生每个月都能过一个自己创意的节日。

(七)、与每个孩子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地点没有硬性规定,可分为课前、课上、课后,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和随机。有时是学习问题的沟通,有时是行为习惯的引导,有时是课外读物的反馈,有时是家庭生活的介绍。了解学生对教育的期待,更好地改进教学,更适应每一位学生。学生感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爱。

(八)、让每个孩子每天都能得到一次同学或老师的赞赏。赞赏能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自信,激发潜能,点燃学习的热情。课堂上,老师用鼓励、智慧的语言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批改作业时,学校流行着奖励小纸条,在漂亮的便利贴上写上贴心的鼓励之语。每个班级设置了符合自己班级文化特色的评比栏,形成人人争优秀的良好局面。老师及时在《同乐园》(家校联系本)上写下对学生的赞赏,让家长也获悉孩子在校的点滴进步;在期末评语中,用激励点燃学生新的学习动力。

(九)、對每个孩子的作业每天至少面批一次。课堂上,课堂作业当堂有选择地面批,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补救。课后,老师充分利用早读、午间、课间、自习课等时间在教室里当着学生的面,完成批改。教师能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知识的缺失情况,提供最有效的个别指导,还拍摄“一分钟解惑”系列微课,尤其对学困生提高学业成绩有极大的帮助。

(十)、让每个孩子每节课发言不少于两次。关注每一个学生,既要有全班互动的个别发言,又要有小组合作式的人人交流。为了对课堂教学进行客观、量化、显性的实证研究,我校自主设计的课堂观察表和评价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带着《个人发言和小组学习记录观察表》走进课堂,“学生座位及老师活动区域”用图例的的形式记下老师的走位,采用“正字记录法”统计学生的发言次数,以科学的态度诊断、调控课堂教学。

四、亮点

1、开发适合学生生长的课程

南京市教育局明确提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一样乐器,或学习书法、绘画,或爱好一项体育运动,为提高学生一生的生活质量打好基础。近几年,学校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与方法,并以此为载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努力为每个学生设计适合的校本课程。学校成立“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指导小组”,由外聘专家教师、教研员、学校校长、副校长组成,将必修课、选修课、微型课有机结合,根据学生需求,教师的经验、特长以及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开设了乒乓球、舞蹈、合唱、电子琴、书法、少儿装饰画等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项或几项体育、艺术特长,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让每个学生都承担一份责任

参与班级管理,一人一岗,让所有同学都有管理的岗位。每个人负责的岗位,职责明确。班干部并非终生制,每一个岗位,定期改换,改选后,原任干部留职的不得超过三分之一,每人担任一个岗位不超过2次。降任者并不意味着他不胜任原职,而是为了让他人也有锻炼的机会。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更增强了每个孩子的责任心。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并在此过程中提高管理能力。不仅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班级的凝聚力,而且能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小班化教育班级人数的减少为每个学生都能担任班级管理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架起家校和谐共生的桥梁

教育的很多方面都需要来自家庭的关注、支持与配合,因此,学校的主动沟通与服务机制也显得更加重要。“一主两翼”——小班化教育使教师与家长有了更多、更直接、更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小班化教育正在开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协调和配合的新格局,家校有效、和谐合作,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性、全面性和完整性,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长的快乐。

4、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校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激励每个孩子主动加入到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不断获得被赞赏的机会。

1)开展“读书班会”:每月的最后一周班会课,是单元主题阅读活动课时间,由读书俱乐部的各小组分别策划组织。小组成员自主分工,人人参与,交流本月阅读情况。

2)进行“读书论坛”:每学期,学校定期进行“读书论坛”。学生在论坛中与成人(家长、教师、作家)面对面,从孩子的视角与他们探讨阅读的感受,我们已经进行过的专题有“你喜欢马小跳吗”、“我也想做窗边的小豆豆”、“我眼中的黄蓓佳阿姨”等。

3)“我的节日我做主”:每一个由孩子们创意的节日,全校所有的孩子共同参加,每项活动都做到百分之百的参与,让学生充分体会节日给自己带来的无限乐趣。

这样的展示机会在课内、课外还有很多,参与过程中,可以不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自信心不断增强。同时,学校的学生只要每周至少参与一次各类展示活动,每月就会获得单项表彰的机会,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被表扬、被激励的机会。

5、让每一个孩子有同等的机会

如果没有教师智慧地引导,小班和大班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两种课堂都有可能成为几位优秀生的发言堂,而大多数学生都只能是成为“听客”“看客”。学校要求每一位小班实验班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使每个孩子获得一次又一次表现和肯定的机会,这样可以使孩子变得自信、大胆、活泼。性格决定命运,小小的举措,也许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一个人的生活。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中至少拥有两次以上的发言的机会,已成为每一个小班化教师的教学习惯。同时,教师明确了,比给予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表现自己的欲望,让学生在发言中得到自我的满足,以获得再次发言的动力,这才是最关键的。教师给予每个学生同等的机会与关注,使不同层面的孩子在各自的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

五、提示点

1、关注个体差异,践行承诺: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比如,我们分析发现,家庭环境、识字能力、阅读方法等方面,一部分孩子识字量不足或过低,造成阅读面比较狭窄、阅读品质不高,阅读情况不理想,而有些孩子的阅读品质已远远超过了同龄的孩子。因此,在充分了解和分析每个孩子的阅读情况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在书籍选择、阅读进度、阅读方法等方面制定全方位的两年阅读规划,利用好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2、关注年段差异,践行承诺:小学阶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也有所不同。低段学生活泼、爱想象、好动,中段学生独立意识开始增强,高段学生日趋沉稳,求知欲望强。因而十项承诺的在各年段的侧重点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如同样是表扬,低年级的孩子以小红花贴画、卡通图案等物质刺激孩子学习的热情,中高年段就可以以奖励做“一日班长”,奖励做一周领读人,奖励与老师一个美好的拥抱等精神鼓励为主。尊重年龄的差异,以各项承诺的落实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

3.关注学科差异,践行承诺:根据每门学科的特点,不同任课老师确保十项承诺的落实时,也是有所侧重的。比如音乐、体育老师侧重承诺一体育艺术特长的实施,语文老师承担承担二制定阅读规划的任务,德育组的老师发挥孩子的奇思妙想,策划创意节的方案,班主任老师安排学生轮流主持晨会、班会、管理班级等,这样有所侧重,确保十项承诺有条不紊地逐条实施。

4.关注硬件支持,践行承诺:

(1)成立“一个中心”:儿童阅读文化研究中心。教师在这里研究儿童阅读的特点,儿童阅读的兴趣,儿童阅读的资源,儿童阅读的策略等,不断促进学校阅读文化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提升学校阅读文化建设的品味。

(2)举办“一个课堂”:教师成长课堂。每月一次。包括艺术鉴赏篇、异域拾贝篇、书韵飘香等,教师们既是听者亦是讲者,定期将自己的学习所得与同伴分享,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底蕴。通过长时间浸润,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积极向上的氛围。

(3)创办“一个刊物”:悦读。读书月报《悦读》是师生妙笔生花的土壤,是学生作品展示的舞台。看着自己的作品成为铅字文,同学们阅读写作的激情更高涨了,渐渐地,学校出现了一批拥有专版专刊的“小作家”。

(4)开设“一个学堂”:“心灵握手”家长学堂。学校每两月组织一次“家长学堂”活动。形式多样:邀请专家、特级老师进行学生学习及习惯的辅导;“知心姐姐”报告团进行心理辅导报告;坚持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一次“家长联谊活动”等。新颖的形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南京市同仁小学)

猜你喜欢
小班化班级家长
班级“无课日”
家长错了
小班化的“化”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