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就当科学家是一种什么体验?或许来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10)班的谈方琳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就在不久前,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谈方琳火了。
在这个被称为“全球最强大脑”的聚会上,汇聚了全球65位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菲尔兹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谈方琳,是最年轻的参会者。
事实上,这是谈方琳第二次成为“最年轻科学家”了。去年她就已经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座上宾。据了解,谈方琳的父母都是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受家庭的熏陶,她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
她目前最出众的成绩,是她在读初三时所做的课题“斐波拉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借此她在“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和主席奖。而她的研究项目第一次建立了斐波拉契数列和贝祖数的联系,解决了贝祖数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计问题。
在论坛上,与大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激发了这个对科研执着的女孩的热情。她坦言:“虽然学习任务很重,但我仍然坚持做一些数学上的小研究。”
“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就像消防队一样,人员身影遍及世界各洲”。
这是日本外交官、联合国难民署首名女性高级专员绪方贞子,在讲述自己十年难民工作一书中写下的话。就在数日前,92岁的绪方贞子与世长辞。
绪方贞子于1927年出生在东京都的一个外交官家庭。她从1991年进入联合国难民署,在十年工作中,她处理了数起重大危机事件。其中包括1991年海湾战争后帮助从伊拉克逃离的库尔德难民,以及后来对卢旺达难民的援助工作。此外,她还领导了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科索沃和非洲大湖地区等地的大规模紧急救援行动。
也正因为她出色的谈判能力和对抗敌对派的能力,她被同事们称为“五尺巨人”。对此,她表示,“经常有人问我从哪里汲取能量,我经常想起我在营地、村庄、接待中心、棚户区遇到的难民。我坚信让我前进的是信念,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将流亡的恐怖与痛苦变成家人和朋友式的安全与团结。”
2000年从难民署卸任后,73岁的绪方贞子依旧工作在一线,致力于援助阿富汗、南苏丹等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