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2019-12-05 08:40曹艳静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9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专业课言语

曹艳静

[摘           要]  言语听觉康复技术,是近些年快速发展的一个高等教育专业,对培养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人才具有积极作用。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讲,存在言语听觉障碍的人数不少,相应的康复技术人才较为缺乏,需要加大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对高校来讲,应该认识到新时期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明确需要关注的教育重点,通过合理科学的手段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此作一些分析,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    键   词]  言语听觉康复;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182-02

言语听觉康复是个具有极高社会价值的新兴专业,对于帮助存在言语听觉障碍的人士摆脱沟通困难,回归正常生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对于高校而言,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合理的手段做好言语听觉康复教学,让学生能够成为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一、新时期培养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人才的意义

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属于一个小众专业,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大力培养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根据实际来看,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康复,另一个是听力康复。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听力障碍人数超过2000万,而语言障碍人群数量超过100万,这些言语和听觉方面出现障碍的人中,大部分都是先天性障碍,小部分是后天因素引起的。言语和听觉出现障碍,让他们无法与这个世界进行有效沟通,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这些人当中,有部分是可以缓解或是治愈,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人才的辅助。所以,对高校来讲,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就具备了显著的意义。第一,符合社会实际需求,能够造福大众。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生活,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人才。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人才可以帮助存在言语听觉障碍的人群恢复正常,这对社会而言,是极为有益的。第二,能够推动高校教育的进步发展。高校教育应该紧跟时代,体现时代特色,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创新。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就是当前时代所需要的,高校开设这样的专业,能够让高等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高校言语听觉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实际来看,言语听觉康复专业人才的就业率非常高,原因很简单,因为社会上缺乏这个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就业率并不能完全代表教学效果,从一些业界人士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来看,在工作实践中,一些毕业生还是会遭遇一些问题,这说明教育教学活动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经过综合性分析,可以发现,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教学活动实践不深入,学生的实操能力不高

言语听觉康复,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为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患,通过实际的工作来缓解他们的言语听觉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对学生的实操能力加强培养,让学生掌握各种康复技能。不过,根据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讲,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并不深入,往往是浅尝辄止,只是对实践操作的表面知识技术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并未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真正进行实践,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二)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活动同质化明显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这是教育活动所必须要关注的一个要素。早在几千年,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这就是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才能,进行针对性地教育。而这些年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立足于此开展教育活动。然而,从当前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教学来讲,面对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个体,教学活动处在同一个模式当中,即存在不同差异的学生,接受着同样的教学,这就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实际水平出现高低差异的分化。所以,为了让学生取得切实的发展进步,需要打破同质化的教学困境,体现学生的个体特征。

(三)课程融合不足,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受到局限

近些年,高等教育还表现出了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课程融合,也就是不同专业课之间相互融合,专业课与非专业课之间相互融合,通过课程融合,拓展专业教育的范围,在非专业课中,也能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培养,这样就构建起来了一个立体化、全面化的专业素养培养体系。针对言语听觉康复技术的教育教学来讲,课程融合不足的问题比较明显,一些教师还没有注意到课程融合的趋势,没有将不同专业课程进行相互融合,还是局限在单纯的科目课程教学中。这就会制约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让学生的能力素养也较为单一化,难以形成联动。

三、高校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专业教师,需要有所认识,然后通过有效措施对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教学进行创新改进,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形成更高水平的综合素养。

(一)多樣化实践强化学生实操技能水平

对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教学来讲,实践非常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需要通过多样化方式来进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实操技能水平进行培养。第一,可以借助VR技术来构建虚拟实践环境,引导学生实践。VR技术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信息化的虚拟环境,将现实情境真实模拟出来,通过可穿戴智能设备,便可以沉浸到这个虚拟环境中,实现互动。因此,可以通过专业人士,借助VR技术,构建一个言语听觉康复实践训练系统,将其引入课堂,让学生利用这个系统进行实践。在VR系统中模拟各种言语听觉康复的实践场景,让学生真实进行锻炼。第二,基于实践训练基地,展开实践教育。现如今,很多高校都在构建实践训练基地,给各个专业提供实践训练的场所。对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来讲,也可以在实践训练基地创设专门的言语听觉康复技术实训平台,购置相关设备,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实践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实操能力。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建设,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对言语听觉康复技术实践来讲,不论是VR虚拟实践,还是实践基地训练,存在一定的理想化情况。因为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或者是突发情况,这些在VR虚拟实践和实践基地训练中都很难体现出来。所以,还需要关注校企合作这个途径,引导学生进入社会进行实践,接触真正的言语听觉障碍人士,通过与他们的沟通,切实体会言语听觉障碍人士的痛苦,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层次化教学

学生个体差异是教育活动不能忽视的关键因素,要培养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人才,便需要将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出来,构建起层次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培养。具体来讲,首先,需要对学生合理进行层次划分。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基础水平好一些,有的基础水平差一些。从知识接受的角度讲,部分学生接受新知识较快,而部分学生接受新知识较慢。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知识接受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层次、中等层次以及高等层次三个不同层次。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层次划分,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层次的学生,要以言语听觉康复技术的基础知识为主,逐步过渡到更高层次的知识。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便可以减少基础知识占比,更多以发散拓展为主。最后,要设计层次化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切实考量学生言语听觉康复专业素养的发展进步水平,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

(三)加强课程融合扩大专业素养渗透范围

对于言语听觉康复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关注课程融合这个重要的方面,将专业课拓展到非专业课当中,让非专业课也可以进行专业素养的培养。同时,专业课之间也需要相互融合,让不同学科所对应的专业素养彼此综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具备更加高水平的综合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应用案例融合法进行课程融合。具体来讲,可以将言语听觉康复的相关案例引入非专业课中创设教学情境,以专业案例来辅助非专业课教学,这样可以拓展学习空间。通过不同课程的相互融合,就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四、结束语

培养言语听觉康复专业技术人才,是目前高校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形成认识,积极创新教学,既加强实践,也要关注学生差异,多措并举切实推动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静,沈晓丽,应志国.高職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浙江医学教育,2016,15(2):7-9.

[2]李妙.基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式教学:以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为例[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

[3]高薇薇,史波宁,陈淑飞.校企合作模式下临床听力康复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7):134-135.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专业课言语
文化强国背景下 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道德建设的思考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英语笔记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